為人妻為人母之後,每週都要為「上下兩代、全家出門」的時光找一個適合的地點。其實,我比較喜歡靜靜地、自己拿一本好書讀讀,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呀~~在 LINE 群組裡看到有同鄉分享:可以去各區的消防局參觀。心想這是多麼特別的一個機會啊!剛好家裡附近就有一個消防局。立刻用手機點開 Google 搜索:「新加坡 消防局 參觀」,YES!找到了報名網頁,透過 SING PASS(新加坡政府的 APP,等於線上身份證、進許多公用部門網站都要經過 SING PASS 驗證)進行登錄報名。參觀是免費的,開放時間只有週六上午 9 點跟 10 點兩場,每場約 50 分鐘。
初入消防局的劉佬佬 ~ 我的注意力便被那個三面建築物所吸引:中庭是一片大空地,右手邊有兩個「加油站」──給消防車與救護車的加油裝置。旁邊還有消防栓。兩台巨大的消防車就停在大空地中央,年輕、帥氣的消防弟兄們早已整裝待發、在等候我們。
Part 1:消防車構造介紹
先由消防弟兄介紹整輛消防車的內部構造。消防車裡可以坐6個人。當你面對車頭時,中間是水箱;水箱右邊是編號 1、3、5 的置物隔間,左邊是 2、4、6 編號的置物隔間。
- 編號 1隔間:放一個類似機器人的裝置。當消防人員不能進入火場(或條件非常危險)時,這個機器人可以先進入搜尋、搶救。
- 編號 3隔間:放置非常多的水管,配搭著不同接頭。
- 編號 5隔間:放的是不同帽子、衣服、毯子。因為火災成因多樣,有時現場可能有化學物質、有時有電危險,甚至傷患需要毯子暫時使用。
我們允許去扛那一條條水帶──哇,真的「非~常~重」。因為水帶本身材質很厚(Goolge大神回覆可能是聚氨酯等聚合材料),兩端接頭都是非常厚實的金屬,且水帶看起來超級長,真的不是一般人可以隨便駕馭。消防弟兄說交接班時,會一一清點這些物品是否正常歸位。 - 編號 2 隔間:是一些破壞工具。比如:車子著火時,消防人員必須把車子裡的人救出來,他們就會用這種破壞器材。你想想,要把車子的鋼板活生生剪開,真的是:臣妾做不到呀!真的不容易。所有東西都非常、非常大、又非常重。
我們平常所見到的「消防車」或許只是紅色車體+響亮喇叭,但實際上是複雜、精密、經過處處計算的系統。從機器人、破壞工具、水管、隔間,到水箱、車體、動力、消防員的裝備,每一件都是「使用時刻」必須可靠的。
Part 2:救護車與服務區域
旁邊停了一台救護車。消防弟兄告訴我們:在這個區域(年長者居多)救護車非常忙碌。救護車的規劃是 11 分鐘內到達事發現場,但因為路況或救護車不在區域內,有時候會超時。所以他們也希望公眾能體諒。這讓我對『預防』更有感:比起等待救護車來,事先做好家中安全、防範跌倒、防火、防電線短路。因為救護車忙碌是事實,希望從被動等待,轉為主動照護,永遠不要用到哩。
Part 3:消防裝備穿戴示範
接著,有一位消防弟兄示範穿上整套消防衣,預計在 1 分鐘左右完成。現場在他開始前,發出加油聲:「3、2、 1,go!」
消防弟兄先穿上吊帶防火褲、戴上頭盔。我注意到:頭盔上有帽披巾,戴上頭盔後就會用那帽披巾覆蓋。這樣不只防火,也防止有縫隙讓煙進入頭盔裡,使整個身體、特別是脖子,都能呈現密封狀態。然後他把防火外套全部穿上、拉上拉鍊,之後背起非常重的氧氣瓶。他戴上帽子與手套。我覺得一個細節:外套袖子末端有一個類似我們騎車時穿的防晒外套的設計,有一個洞,可以扣在我們的食指上,使整個手背都不會被晒到(或露出)太多。
Part 4:孩子體驗噴水
接著輪到孩子們體驗:拿起水槍噴水。之前我們拿的水帶已經很重了,現在水流加上水帶的重量與壓力……當水槍噴出水柱時,它變得非常筆直,有力。水槍的前端有一個頭可以轉:一種出水是筆直的水柱,另一種是「花灑」式。拉桿可以調整水柱的遠近。
一個小時下來,我相信大家受益良多,因為我自己就生平第一次走進消防隊,這種開放給公眾參觀的方式,真的非常的不錯!不管是警察或者是消防隊員,這種為人民服務的工作都是非常偉大的!深深覺得消防員很不容易,首先要有非常好的身體,因為不僅要穿上重達?公斤保護自己的衣服、帽子,還要扛很多的器材,總共有40公斤在身上,試想:有時候失火的地方在高樓層,要爬非常、非常多層的樓梯,而且遇到危險時,人的本能是會往後退,可是他們必須要克服人的本能,要往前衝!這是真的、非常不容易的!
最後我跟他們請問有事情發生的時候,他們是怎麼從樓上下來呢?(因為我找不到電視電影裡的那根可以滑下來的桿子),消防弟兄說他們是走樓梯下來的,因為之前發生有人從那桿子滑下來不小心腿受傷了,所以現在取消這樣的下樓方式,但有地方是用滑梯的,所以目前每個地方可能會不太一樣。
水火無情,他們都是每個家庭的孩子,咱們謹慎用火用電,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
*************************************************************************
備註:新加坡消防裝備(from Chat GPT)
消防+救援人員需攜帶的重量
- SCDF的消防員在一些激烈任務中可能要負擔「最多約 60 公斤」的裝備重量。包括穿著消防衣、呼吸器、工具等。
水管/消防水帶規格
- 在新加坡的消防安全/建築消防設計規範裡,關於「備用消防水帶」(standby fire hose) 的規定:其 內徑標稱為 63.5 mm(約 2.5 吋),以符合 SCDF 的接頭標準。
- 長度方面:該備用水帶標準為「30 m/每條」。
- 關於車上常見水帶種類/口徑:SCDF 在其 Facebook 頁面也提到,他們車輛常載「38 mm 與 64 mm 水帶」:10 m/20 m長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