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兒子是死刑犯》觀後感:發揮無私的愛或踐踏,都是人的選擇。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片中三個死刑犯的故事,

揭露了「人性」的複雜與撕裂。


主線的死刑犯A殺死了同窗好友,

而服刑多年以來,

一直都有母親的陪伴與支持。


第二個B陳昱安砍殺父親111刀,

生母也害怕親人慘遭毒手,

而求法官判決死刑,

除了辯護律師之外,沒有親人探望。


最後是社會矚目案件的C鄭捷,

在捷運無差別殺人導致4死24傷。

圖片來源:時報資訊預告片

圖片來源:時報資訊預告片

一、真正有罪的都是別人,不是自己。


A的母親每個禮拜都會探監,

但A從未向母親透露過事實(案情),

像極了一個不敢承認錯誤的孩子,

他在牢裡受罰,母親卻在外頭活受罪。


B的母親從來沒有探監過,

他或許有精神疾病,

也有破碎的家庭背景,

但這些都不是殺人的理由。

他看不見自己的錯,

只看見別人對他不好。

到了生命終點,

反倒是辯護律師在為他懺悔。


C的父母在鏡頭前跪拜,

向受害者家屬道歉,

父母始終無法理解到底哪裡做錯,

讓C一心求死,甚至拖人一起死,

面對受害者家屬卻不發一語。

那種「不知道錯在哪裡」的愛,

或許才是最沉重的刑罰。



二、情緒發洩也不該傷害他人。


最讓人難受的一幕,

是C的父母在眾人面前下跪道歉。

旁人的聲音卻傳來:

「別再假裝了」、「跪下來啦」。


在我聽來格外刺耳,

因為他們已經盡了為人父母的責任。

但在群眾的怒火裡,

似乎沒有人需要為言語負責。


這好比網路世界的暴力——

謾罵、羞辱、追殺,無需代價。

口口聲聲說著「正義」,

卻在情緒的發洩中,一次次重演「加害」。


似乎不用為自己的言行來負責,

這不是有罪的人,那誰才是。

圖片來源:時報資訊預告片

圖片來源:時報資訊預告片

三、愛與責任的邊界。


死刑是一種終點,

但對許多父母來說,卻是懲罰的起點。

愛一個人,若沒有界限,會成為縱容;

不敢愛,會變成遺憾。


有時,我們以為自己在「伸張正義」,

但其實只是在別人的傷口上踐踏。

真正的正義,或許不是懲罰誰,

而是學會在痛苦中,仍保有人性。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

這部片揭露了三種典型的情感結構:


1.共依附的母愛:

A母親以愛作為救贖,

卻讓罪的陰影不斷延續。


2.拒絕的母愛:

B母親以「懲罰」切斷關係,

是對傷害的自我保護。


3.羞愧的父母:

C父母背負社會投射的罪,

成為「被懲罰的無辜者」。


每一段關係都在問同一件事——

當人面對無法承受的痛時,

是選擇繼續去愛,還是選擇傷害。


三、結論


這部紀錄片讓我看見的,

不只是殺人與被殺、懲罰與贖罪,

而是「愛」在極端情境下的形變。


有的母親選擇無條件陪伴;

有的母親選擇親手斬斷血緣;

有的父母,

只能用下跪去面對社會的審判。


而最深的悲劇,也許從來不是死亡,

而是「愛無法挽回」。

要發揮無私的愛或踐踏,都是人的選擇。


只是,有時候,

「不傷害他人」本身,

已是一種最艱難的善良。

圖片來源:時報資訊預告片

圖片來源:時報資訊預告片

#電影觀後感

#冰淇霖看電影

#我的兒子是死刑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冰淇霖的正念生活
38會員
154內容數
分享我的閱讀書籍筆記、運動及興趣,自我創作的正念文章,凝聚相信的力量,擁有更好的自己,期望自己成為閱讀中繼的我,幫助需要突破人生低潮的朋友,從運動和閱讀中再生。
2025/10/20
生在困難重重的年代, 光填飽肚子就偷笑了。 遑論有什麼娛樂或興趣, 更別說是戰爭的期間, 能活命安在就奢求了。 一、無血緣的手足情誼 在殖民統治下, 新海三兄弟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從軍。 新海木德深受二哥志遠與大哥輝的疼愛: 在海島的深夜衛兵, 當過兵就知道, 夜
2025/10/20
生在困難重重的年代, 光填飽肚子就偷笑了。 遑論有什麼娛樂或興趣, 更別說是戰爭的期間, 能活命安在就奢求了。 一、無血緣的手足情誼 在殖民統治下, 新海三兄弟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從軍。 新海木德深受二哥志遠與大哥輝的疼愛: 在海島的深夜衛兵, 當過兵就知道, 夜
2025/07/22
會讓你精神崩潰的,從來不只是噪音, 而是人性的貪婪與情緒。 盧宇聲(姜河那 ) 是底層向上的野心與焦慮, 大樓主委(廉惠蘭 ) 是高處仍不滿足的權慾與操控, 而榮真豪(徐賢宇 ) 則是理智崩潰後的情緒失序。 電影開場就讓人被現實擊中: 貸款買房的壓力、層間噪音的折磨、 還
2025/07/22
會讓你精神崩潰的,從來不只是噪音, 而是人性的貪婪與情緒。 盧宇聲(姜河那 ) 是底層向上的野心與焦慮, 大樓主委(廉惠蘭 ) 是高處仍不滿足的權慾與操控, 而榮真豪(徐賢宇 ) 則是理智崩潰後的情緒失序。 電影開場就讓人被現實擊中: 貸款買房的壓力、層間噪音的折磨、 還
2025/07/15
看《我是遺物整理師》的時候, 常常在安靜的劇情中突然落淚。 不是因為戲劇性, 而是因為那些「小東西」── 一雙鞋、一封信、一支舊手機; 像極了我們每個人生命中, 沒說出口的情感。 遺物,不只是物品。 它們是逝者留給世界最後的訊息, 是未竟的道別, 是沉默的我愛你, 是來不及
Thumbnail
2025/07/15
看《我是遺物整理師》的時候, 常常在安靜的劇情中突然落淚。 不是因為戲劇性, 而是因為那些「小東西」── 一雙鞋、一封信、一支舊手機; 像極了我們每個人生命中, 沒說出口的情感。 遺物,不只是物品。 它們是逝者留給世界最後的訊息, 是未竟的道別, 是沉默的我愛你, 是來不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阿茂啊,他終究是倪莉女兒的生父。家暴或出軌當然都很可惡,但罪不至死。他其實也應當獲得公道。 (【警告】此篇作品為限制級作品,有謀殺、自殺、家暴、性侵等血腥劇情。是本人嘗試以「小說」此一體裁完成的「B級片」。)
Thumbnail
阿茂啊,他終究是倪莉女兒的生父。家暴或出軌當然都很可惡,但罪不至死。他其實也應當獲得公道。 (【警告】此篇作品為限制級作品,有謀殺、自殺、家暴、性侵等血腥劇情。是本人嘗試以「小說」此一體裁完成的「B級片」。)
Thumbnail
台灣對於殺人犯的了解甚少,更別說連環殺人犯或是極度偏激有心理障礙的人 所以這部戲裡許多要展示心理扭曲的片段其實帶入感或驚悚感是不足的 然而對於母愛或父愛扭曲心態的描繪,那是...刻骨銘心、沒齒難忘 一如第一季的風格,他們用著血腥與令人反胃的畫面刻畫現場的斑駁與不堪 相比所有年長的演員...
Thumbnail
台灣對於殺人犯的了解甚少,更別說連環殺人犯或是極度偏激有心理障礙的人 所以這部戲裡許多要展示心理扭曲的片段其實帶入感或驚悚感是不足的 然而對於母愛或父愛扭曲心態的描繪,那是...刻骨銘心、沒齒難忘 一如第一季的風格,他們用著血腥與令人反胃的畫面刻畫現場的斑駁與不堪 相比所有年長的演員...
Thumbnail
這是《教出殺人犯》系列的完結篇。作者以監獄裡的受刑人為書寫對象,論述受刑人如何能夠更生,他們有更生的可能嗎?
Thumbnail
這是《教出殺人犯》系列的完結篇。作者以監獄裡的受刑人為書寫對象,論述受刑人如何能夠更生,他們有更生的可能嗎?
Thumbnail
一開始看到的主題就很吸引人,不像一般的謀殺流程,屍體->推理->犯人,開宗明義就以兇手的敘述展開整個故事,故事內容別出心裁,我覺得編排也十分用心,以不同視角的角度帶出故事的來龍去脈,以及為何兇手會有這種作為,並且情節也蠻緊湊,交代的環節完整,只差在最後可能是怕大家看不懂,又小叮嚀了一下補充細節,
Thumbnail
一開始看到的主題就很吸引人,不像一般的謀殺流程,屍體->推理->犯人,開宗明義就以兇手的敘述展開整個故事,故事內容別出心裁,我覺得編排也十分用心,以不同視角的角度帶出故事的來龍去脈,以及為何兇手會有這種作為,並且情節也蠻緊湊,交代的環節完整,只差在最後可能是怕大家看不懂,又小叮嚀了一下補充細節,
Thumbnail
隨機殺人犯的家屬試圖在輿論指責之下生存、重新開始。 隨機殺人事件的受害者家屬無法走出陰霾,最終導致夫妻間、親子間的關係破裂。 專門替重刑犯辯護的人權律師,因為害家人受到正義魔人死亡威脅,在志業與家庭的衝突中掙扎。
Thumbnail
隨機殺人犯的家屬試圖在輿論指責之下生存、重新開始。 隨機殺人事件的受害者家屬無法走出陰霾,最終導致夫妻間、親子間的關係破裂。 專門替重刑犯辯護的人權律師,因為害家人受到正義魔人死亡威脅,在志業與家庭的衝突中掙扎。
Thumbnail
一個丈夫無心的玩笑,一個父親無意的舉動,波及一位無辜的路人,一個證人無中生有的證詞,一個無可挽回的荒謬判決,一個女兒無力回天的撕心裂肺救援。 他的簡介只有這兩句,但是根據我看完的感覺,我覺得這本書真正的簡介應該是作者的後記:
Thumbnail
一個丈夫無心的玩笑,一個父親無意的舉動,波及一位無辜的路人,一個證人無中生有的證詞,一個無可挽回的荒謬判決,一個女兒無力回天的撕心裂肺救援。 他的簡介只有這兩句,但是根據我看完的感覺,我覺得這本書真正的簡介應該是作者的後記:
Thumbnail
  韓劇《解讀惡之心的人們》主角原型、長年接觸最兇殘殺人犯的犯罪側寫師,徹底剖析犯罪的背後根本原因,揭露隱匿在日常中的危險,保護我們自己、周遭的親友,與正在成長的孩子們。
Thumbnail
  韓劇《解讀惡之心的人們》主角原型、長年接觸最兇殘殺人犯的犯罪側寫師,徹底剖析犯罪的背後根本原因,揭露隱匿在日常中的危險,保護我們自己、周遭的親友,與正在成長的孩子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