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的最佳劇情片提名作,兩部來自馬來西亞的《地母》和《人生海海》都講述了當地人民與土地的議題,從殖民傷痕到多種族處境,資訊量都大到像是一種學術性的社教節目。香港作品《眾生相》在大尺度赤裸皮相之下其實也藏有香港飄蕩孤獨的離散現況。《大濛》在此之中因陳玉勳導演擅於描寫小人物,深入淺出示範了把故事說在議題之前標竿。另一部來勢洶洶的是奧斯卡得主西恩貝克助陣旅美導演鄒時擎的《左撇子女孩》。
■來自馬來西亞的導演廖克發的《人生海海》持續關注家鄉的土地與族群議題。以一個世代延續的家族故事,切分三段不同時代的故事線,橫跨百年,企圖心宏大。外來者與新居民,諸多對照和比喻,劇本架構龐雜,三線跳躍時空敘事,稍顯片段化且切割情緒,但不時仍迸出如兄弟聯手偷大體的精彩橋段,只是僅是其中一小篇幅……
■《地母》藉由范冰冰一角探看90年代位處泰國邊界的馬來西亞村落,不只曾受割地英國殖民的傷痕累累,土地糾紛也使無數人民離散,當代政局動盪仍未止歇。張吉安的電影總是形式比人(物)強,范冰冰和水牛都像符號,解降頭意指為人民驅逐奪占農地的霸權,但過程不重獵奇儀式,旨在借喻政治。她一直幫人解決問題,卻沒有自己的,取代情感堆疊的依然是大量議題資訊……
■陳玉勳導演處理龐大沉重的白色恐怖題材,以庶民視角切入,保有一貫的草根幽默,打造一段小人物成長之旅,角色塑造得栩栩如生,然後才談時代悲涼,把動人故事說在議題之前,最後放進作者觀點,以雲與霧作詩意致敬,重新為時代傷痕找到溫柔註解,之於本屆諸多嚴肅歷史題材的入圍作,《大濛》做好迎向觀眾的電影之最佳示範……
■香港青年不斷模仿借用上一位對象的名字和癖好再約砲下一位,不限國族膚色或花樣角色。同志的開放性關係在此成了動亂世代天涯淪落人的互相取暖。隨主角走入密密麻麻的大廈與劏房,搭叮叮車或長手扶梯,看曾經的東方之珠的車水馬龍及包羅各族群居住的港口。雖然對話過於叨絮,卻是導演李駿碩用以關照香港的肉體力行……
■整部《左撇子女孩》的女性都很悲苦,但鄒時擎導演的口吻並不哭天搶地,以明快節奏、明亮視角、帶著幽默感去講述女性遭遇,狐獴跳樓即是神來一筆,順便記下台灣的新聞台亂象。通俗且主旨清晰,沒有文化隔閡或觀影門檻,能有效面向國際市場,共同編劇及剪輯的奧斯卡得主西恩貝克是強大助力……
*5部入圍作解析 完整全文 刊於LINE TODAY電影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