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甲午戰爭後,台灣割讓給日本。日治時期50年來台灣建築邁入非常多樣的發展。不只式樣上有許多不同的系統並存,就技術而言,鋼筋混凝土廣泛使用也取代原本以木架構、磚造為主的傳統中式建築。
談論日治時期的建築,不得不先提到1860年代到1880年代的明治維新。日本在這場運動中吸收西方工業技術、政經制度及眾多現代化事物,其中也包括了西洋建築風格。甲午戰爭勝利後,初步驗證了明治維新的成功。而後日本取得台灣,也開始將西化成果移植到台灣。
雖說在大航海時期、清領時期的台灣已有西式建築傳入,但畢竟數量有限。真正大量引入西方建築是日治時期,這也是台灣近代建築發展現代化濫觴。為了方便理解,我們再次以時間作為分野,把日治時期的建築風格劃分為三期:日治初期(1895~1907)、日治中期(1907~1935)、日治後期(1935~1945)。
日治初期有大量軍隊及移民需要房舍及官署,但政經狀況尚未穩定,又沒有那麼多有受過建築專業訓練的日本建築師來台,為求快速起見,建築基本上有兩種模式:一為使用清朝時期所留下的建築作為過渡;另一種則是用木構造或者磚木構造興建洋風建築。
台灣總督府、台北守衛隊、台南縣廳等官署,都是沿用清朝興建的閩南式樣建築。其中有些原本就是政府單位,但也有不少是民宅改建。1900 年許多公共建築與學校均已改建為西式建築,這批官署卻仍使用閩南式樣的建築,是一件十分特殊的事。
而此時期的洋風建築採用比較簡單的方式:沿用日本傳統建築的木構造,另外在外觀上添加西方建築的元素,以創造出西式建築之意象來,成為一種過渡時期的替代方案。
傳統日式木建築也在此時引進,大多用於建造寺廟、神社等等。而後各種不同風格的日式建築也陸續傳入台灣。神社、武德殿、傳統佛寺、日本劇場、日本宿舍、日本旅館、料理店及日本花園都能看得到呈現日本色彩的東洋風情。台灣傳統日式建築約略可分為「神社」、「寺殿」及「民居」三大類,皆承襲日本本土各種傳統建築約定俗成的形式,前期大多是傳統的純木造建築,後期會搭配混凝土使用。
建於1938年的桃園神社,是台灣保留最完整的日本神社建築。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值得注意的是,木構造建材大多從日本進口,不耐台灣潮濕多雨的氣候條件,不是被白蟻侵蝕就是被颱風吹毀,建築壽命通常不長。也因為這樣,日本政府提出多樣檢討,比較重要的是制定紅磚的標準規格,新的規格稱為機器磚,長、寬、高比例為23:11:6。新的機器磚漸漸取代舊有的閩南紅磚,預告了紅磚建築的全盛期,對台灣建築發展而言是一件重要的改革。
在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及民政官後藤新平的八年任內,開始有計劃的建設台灣。鐵路、港口、都市整建計畫、地下水道等公共建設,都在此時期完成。不只如此,地方官制也從原本的十廳,改成五州二廳,也更改許多地名使之日本化。
統治政權大抵穩固後,建築方面在受到初期來台時失敗的教訓,有了非常大規模的檢討與修正,從早期紅磚的廣泛使用,到後期鋼筋混凝土的普及,都說明日人對建築施工有嚴謹的態度。許多廳舍、公共設施、學校、醫院、商店、住宅都於這段時期完成。
這個時期的建築風格可謂百花齊放,為了讓大家比較好理解,我們再細分成日治中期前段(1907~1920)西洋歷史式樣建築蓬勃期和日治中期後段(1920~1935)折衷主義建築轉變期。
日治中期前段(1907~1920)西洋歷史式樣蓬勃期
18世紀中到19世紀之間,歐洲興起一股考古熱,各國的考古隊在古希臘及古羅馬文化所在地,挖掘出許多成果,大量歷史文物出土促使新古典主義抬頭,不斷有新的建築物引用古典建築的原型。
在全世界籠罩在西方歷史主義的潮流時,日本適逢明治維新,不管是政府招來的西方建築師,或者是留洋的日本留學生,都受到西方歷史主義的建築知識影響。使得日人治台後,也採取西洋歷史主義各種不同風格建築來建設台灣。
西洋歷史式樣的建築分為兩大系統:一為歐系,一為異樣風格。
歐系泛指整個古希臘羅馬時期的古典風格及其衍生的風格,我們可看到比較莊嚴、遵循西方古典建築標準作法的歐陸古典建築;也可以看到風格活潑多樣、流行於維多利亞時期的英格蘭磚造建築。
圖片來源:國立台灣博物館。
國立台灣博物館為歐系古典建築的代表作。這座宏偉的建物是拆除清代天后宮 ,利用其址所築,採取多立克柱式的廊柱,正面入口有碩大的山牆,中央蓋以圓頂,內部甚為精緻講究,許多建材都由歐洲進口,散發著理性的美感,線條明暢簡潔。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總統府應是維多利亞風格的代表 ,完工於1919年,共耗費十年,當時號稱東亞最大建築物。其內部設計精良,華麗且嚴謹,仿英式維多利亞時期紅磚建築,牆面以白色橫紋飾帶,形成紅白相間的視覺效果;而立面裝飾著巴洛克風格之原素,深具浪漫的特質。
日本建築教育的鼻祖孔德(Josiah Conder)就是來自英國,傑出的第一代建築師辰野金吾也留學英國。日治時期到台擔任技師的建築師,很多都曾受教於辰野金吾,因此英格蘭磚造建築也從日本傳來台灣。
相較於英式磚造建築,歐陸古典系統建築造型透過厚重的石材及正統西方古典語彙的模彷,有著強烈的威權特質。台灣受歐陸古典風格影響的作品大多為中央或者州廳級的官署。然而,歐陸古典風格在台灣,已是經過日本人改良的二次移植,再加上台灣並不生產古典系列慣用的石材,在設計上就得依賴洗石子之類的仿石材,這也是台灣使用洗石子作為建材的濫觴。
將細石、石粉、水泥混均勻,加水抹上牆面。輕微乾燥後用水沖掉表面的水泥層,讓細石子露出。
歐系風格走到1920 年代中期,開始出現幾種非古典系統的建築,這些非古典系統的式樣以中世紀仿羅馬、簡化哥德風格為多,法國曼薩爾風、巴洛克式風格也是此時出現的建築風格,此種風格大多在教堂建築中比較常見。
圖片來源:淡水長老教會網站。
仿哥德風格以淡水長老教會為典範,其採用中世紀哥德式風格的簡化原素,特別是向上延伸的尖形構造與細部裝飾,此風格較常出現於教堂建築。
此時期出現除了歐系風格以外,異樣風格也相當常見。這類風格不歸於任何流派,但還是以古典式樣作為基礎,在建築形式與細節表現上,大量的運用中東、埃及、中南美及拜占庭等地區的建築元素,展現有別於西方系統的趣味而自成一格。
日治中期後段(1920~1935)折衷主義建築轉變期
1920年開始,西方現代主義的建築形式被一些觀念較開放的建築師引進台灣,同時人們對古典式樣的建築倦怠,急於接受新式樣,於是出現了將古典式樣和現代主義風格融合的建築物,稱之為折衷建築。舉例來說現代建築剛起步時,人們尚不能接受裸露的混凝土,而以洗石子仿石、以面磚仿磚,作為過渡時期的障眼法;在古典式樣的建築上,簡化立面的裝飾和結構,也是常見的手法。
相較於前兩個時期,日式傳統建築在這個時期有較顯著的改變。
古典主義思潮平息幾年之後,再一次於二次世界大戰之間復興。因為民族意識提高,日本建築界也在 1920 年代面臨了本土與西化風格的論戰,以鋼筋混凝土建造日本各類傳統式樣的風氣也在此時展開,於是 1930 年代台灣也開始出現帶有濃厚意識型態、將日本古典式樣新建的建築。
1931年918事件爆發,台灣也在1936年開始皇民化運動,此時的建築並不只是美觀和實用,而是政治上必須達到強化臺灣人對日本認同的目的,不僅樣式改變,功能性也需要配合皇民化政策。
其中「興亞帝冠式樣」為此時期中重要的代表。當時正值日本軍國主義高漲,因此在西方樣式中強調東方建築風貌,外觀上,運用日本統大寺廟或貴族房屋的唐博風式的攢尖頂屋頂,內部則採用西方古典建築的型式,其他各部則取各類建築合併使用。除此之外,傳統日式風格的神社、武德殿也大量增加,此時期充滿著軍國主義的威權與氣燄。不過這樣的建築式樣以官方興建為主,較少影響民間。
有幾個重要之建築集中於高雄地區,因為高雄在當時被視為南進東南亞最主要基地,高雄火車站被視為這種建築樣式的代表,它不論在主要的架構上和雕飾上面都是典型的東 、西方的融合。就從建築上來說,單層的建築結構採的是西式結構,但是整體上的樣式卻很像東方的宮殿式建築;在雕飾方面,裡面大部分都採用西式風格加上東方元素,而外面都以東方屋瓦及斗拱為主要風貌並融入少許西方圖像元素。
圖片來源:高雄市文化局。
高雄火車站是一個典型的帝冠式建築,於1941年落成,那時正是日本帝國統治時期,而建築風格以「和洋混合」為主流,西方樣式中強調東方風味,稱為「帝冠式」建築。
不僅僅是風格,在日治時期也引進了許多現代化的建築體制,例如營造與設計的專業分工,有別於早期台灣傳統的建築設計、施工不分家,日治建築是以西方營造方法,由專業訓練出的設計師來負責設計,施工則由另外的技師與地方政府的營繕課所實行。日治時期的官屬建築通常都按照這樣的方法營造,但民間的私人建物則由本地人及工匠參與,所以常出現融合閩南方味的有趣作品。
新的建築法規與都市計劃的實施,也是在日治時期訂下標準。日人初來時即制定許多新的建築法規,例如騎樓的寬度與高度等,而此時所制定的尺寸,也則延用至今。都市計劃的方面則制定了市區改正的規範,因為日本人認為傳統中式街屋環境衛生不甚理想,為了預防傳染病之流行等理由而大肆改建,許多清代著名建築,也在此時被拆毀。
材料上,日本人引進了西方新式建材,也使此時期建築之質感更為豐富,洗石子、鋼筋混泥土、面磚、鋼鐵等,都豐富了台灣建築物的樣貌。
總結來說,日治50年來,為台灣的建築有系統地帶入了西方式樣及現代化的規範。在日治時期,最具日本文化色彩的建築物,就是以日本傳統建築為藍圖興建的各種日式建築。但由於這些建築日本意識太過濃厚,戰後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因為反日情結,部分建築因而面臨拆遷或改建的命運,因此現今看到的日式建築許多都是西洋歷史式樣建築。
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收復失土、承繼中華文化是國民政府的首要任務,這也影響了台灣接下來的建築風格。
當時,在民族主義的影響之下,國民政府大量建造「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以西式方法及現代建材興建宮殿式樣或中國式的建築,有意識地讓建築成為道統的表現。少數的建築師則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觀點,試圖設計出既實用,又具有中國風味的建築物。總體來說,「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多見於政府或宗教建築,對於民間並未造成太大的影響。
1966年中國展開文化大革命,國民政府為了對抗此舉,在台灣展開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帶動復古中式建築的興起,圓山大飯店、故宮博物院,都是此時期的代表作。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台北圓山忠烈祠,前身為日治建造的「台灣護國神社」,後來因蔣中正認為原建築簡陋、有失莊嚴、不足以祭祀國民革命英烈,因此仿擬清式宮殿樣式重建。華麗的裝飾是主要特色,主殿為重簷廡殿,有九開間,迴廊相繞於外側,舖滿金黃色琉璃,屋簷下還有繁複的斗栱以及彩畫綴映。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國立故宮博物院,空間上像古代明堂之對稱器字型平面,中央突出的閣樓採,用的是盝頂、綠色琉璃屋面及金黃色屋脊。盝頂以外的平頂也用綠瓦裝飾。
圖片來源:取自維基百科
末代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則以中正紀念堂最受注目。紀念堂、音樂廳及國劇院建築群在建築式樣的使用上,有極鮮明的政治意識形態。例如八角形之屋頂,「象徵海內外同胞從四面八方來歸,接受蔣公偉大精神之感召」,而堂所立之三層台基則是「象徵三民主義,表示蔣公畢生努力其言行均以三民主義為基礎」。
這些建築除了受到中華文化復興的影響,也跟人民的心理層面有很大的關聯。1949年後來台的是一群歷經戰亂流離,離鄉漂泊的遊子,他們住在台灣,卻對家鄉故土懷著濃濃鄉愁。這批復古式建築就成為平撫他們失去家園創痛的鎮定劑,提供象徵性的精神故鄉。
1970年末,後現代主義傳入台灣,影響建築風潮,喚回設計師對於文化差異及文化特色的關注。而後,在1980 年代,本土認同感興起,台灣本地的建築師開始以西式建築為主體,將建築的形式與空間融入台灣歷史元素,於是台灣的建築從一種急速追求國際性、現代化的設計環境中落回傳統與風土性。
到了1990 年代,文化活動蓬勃發展,建築師以地方自然及文化特色為主體著手設計建築,許多深具本土文化風格的大型建築物也一一建成,如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等,都是引人矚目的特色現代建築。1990 年代以後,受過完整教育訓練的台灣新一代建築師,逐漸揚棄抄襲西方或日本式樣的作法,回歸本土文化與鄉土記憶,開始建構出屬於台灣的現代建築風格。
回顧台灣的建築史,可窺探出建築風格的本體脫離不了當時的時空背景,可建築本身,卻又創造出一種新的生活風格。從史前時代至今,台灣一路經歷過許多不同政權的遞嬗;不同文化背景的建築,被海島居民兼容並蓄的海量揉合成專屬台灣的城市風貌。而你是否曾經停下腳步,了解這一磚一瓦,糾葛百年的故事?
(全文完)
圖片來源:文化銀行提供。
編輯:洪崇德
責任編輯:熊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