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理房間時,面對滿滿的資料檔案和紀念物,不知該如何,這裏想留,那些想要,尤其是曾經在工作、生活中留下紀錄、回憶的,更是難以割捨。「哇!這是我寫的筆記ㄟ,有感情呢!」「那是我的好友寄來的明信片,值得留下來。」「這是代表某個時期的紀念,很有意義的。」於是從這裡搬到那個位子,不捨得丟的結果,物品還是一樣多,直到女兒一句提醒:「你不騰出空間,怎麼讓更重要的東西進來?」才一語驚醒執著在「斷不掉」的我。
近年流行的斷捨離是重新檢視人與物相互的關係,除了學習對物品斷捨離,擺脫不必要的負擔,讓環境恢復清爽,是不是也能感受我們內在究竟剩多少心理空間?可以裝進多少人?以及這些人是怎麼佔有心理空間的?誰值得留下,誰應該離開?
現今大量靠網路建立關係的風潮下,很多人都急於想要認識新朋友,遞名片、加Line、當臉友,以為這樣可以有更多好處,或是感覺受歡迎被重視,頗像購物狂一樣不斷採購新衣新物,被商業邏輯操弄,以為終究會用到穿到,又碰上過度強調人脈等於錢脈的論調,患了「關係囤積症」的人以為可以藉此累積社會資本,結果卻疲於奔命在不同關係的轉換,造成精神耗損和情感消費,有時甚至會想不起來,「他」到底是甚麼時候認識的?
一直收取一直尋覓新關係,狂熱蒐集朋友名單,讓我們忽略已在身邊的人,「心房」不斷住進新的人,空間壅塞擠壓的結果,也造成負擔和壓力。我們的時間並沒有很多,但是要花在很多人上,花在「不重要」的關係更多時間,就沒有時間用在更「重要」的關係上,無差別對待,是人際關係的大忌。對原有停留的人,要珍惜、付出,更要常常清理、盤點,有哪些關係會吸取我們的養分?有哪些已經佔據太久、可有可無?甚至有些關係已基因突變,像癌細胞擴散影響健康?糾纏或異形的關係會讓我們喘不過氣,阻礙吸收營養,甚至活不出光采。有時候我們認為的朋友不是真正的朋友,或許只是某一種無所謂的關係存在。
不必和別人都裝熟,關係越簡單,生命越清爽
關係的流動就像人生列車終究要駛入進站,有緣相逢的人上車下車,有些人的出現是為了教會我們一件事,有些人則是出題的考官,有些人是陪伴的臨演,但終究會淡出我們的生命,割捨和分離就成了必修的課題。如果我們不能接受關係的汰換和割捨是必然,就會讓列車的行駛受限,甚至無法進站或駛離,逼得我們無法繼續前進。
有三千個臉書好友,或手機有上千筆通訊錄,卻找不到一個可以陪著談心散步的人,就好像被動地接受一段又一段關係,惦記一個又一個名字,即使那個人不值得存在於內心中,卻仍在情緒裏消耗不少的心力。唯有勇敢的學會切割,放開那些阻礙身心平衡的人事物後,新的位置才能空得出來,並且用美好的態度和情感安放它。我決定生活裏只留下對的人。
第一步先大量清理,找時間拿出名片、社群的好友名單,回想跟這些人經歷的場景或發生的故事,幾乎沒印象的、不會再聯絡的、找不到續緣理由的,就放手刪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