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捨離,丟棄不必要的自責!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大約是2012年左右,我閱讀了山下英子老師的《斷捨離》一書,從此我成為業餘的斷捨離實踐者。說業餘是因為,我仍無法丟棄一些明知不需要、不適合、不喜歡的物品,家裡仍處於小亂的地步。但整體而言,家中的物品量與環境都有朝好的方向前進。
斷捨離除了應用在物品上,也可以應用在人際關係、工作、掃除心靈雜念、教養育兒等面向。

說到育兒,許多媽媽容易焦慮與自責


以我自己為例,木皆兒幾個月大時常溢奶,每當他溢奶時,我就想著我剛才是否拍打嗝沒拍好—即便我已拍了10分鐘、聽到木皆兒有打嗝,而且半小時後才讓他躺著。

每當木皆兒生病,我就想著是否保暖沒做好;是否我從外面回來帶著病菌感染到他,啊!剛才不該因情急而沒換衣服、沒洗手就抱他;昨天不該讓他喝冷飲;又生病了,我哪裡又沒注意到…
出門若漏帶木皆兒的用品,會想著我怎麼這麼疏忽,物品竟沒帶齊。若是深思後判斷某個物品這次不用帶,結果卻需要用到,也會想著,我不該偷懶不帶,看吧!還是需要用。
這樣想的時候不僅是在責怪自己,還否定了先前有認真思考、判斷後才做出決定的自己!
以往大部分的事情我都可以處理的有條不紊,怎麼人生來到這階段,加入育兒事務就一切走樣了呢。就這樣,生活中的阿雜感越來越強烈,覺得有越來越多事自己難以掌控,也責怪自己為什麼做不好。

擺脫自責


然而,有些事情做不好,有些結果無法掌控,本來就是必然的


我想對有同樣困擾的親愛的妳說,每天下班拖著疲憊身體,用一天中僅存的殘餘能量照顧孩子,有做不好的地方,很正常!年幼孩子因身體尚未發展健全以及免疫力較差,容易溢奶、生病,很正常!

育兒要準備的物品很多,無論是短暫出門或過夜旅遊,整理這些物品相當耗費心力,況且還要加上妳個人的物品。親愛的妳,請試著告訴自己,這麼多東西要準備,偶爾忘東忘西,很正常!而且忘掉的東西其實都買的到;又或者,沒帶某樣東西只是稍微不便,但不會是無法解決的可怕局面。

經歷了這麼多事,妳可以透過理性檢討而非自責的方式,想想有何解決之道,若確認已盡力,已把能做的事做好、做正確,就不需再苛責自己了!
Mom & Baby
親愛的妳,我知道妳是盡責的母親,所以,把不必要的自責斷捨離吧
這不代表放棄反省、放棄進步,而是容許自己能犯錯,更寬厚地看待已經努力過的自己,就像妳會寬厚地看待妳的孩子那樣。那麼,妳就會更喜歡自己,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下次會做得更好!
    4會員
    4內容數
    整理很重要,整理後的管理與維持也很重要!人生有很多面向都需要管理,例如健康、時間、人際關係、金錢等。但是說管理太沉重了,把管理過程當作遊戲、開派對,才能持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寶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想自稱跑者的人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試試看!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斷捨離第51-55天:我的家不是垃圾屋持續記錄斷捨離的過程及心情,不知不覺也超過50天了。也不能說是「不知不覺」,整個過程中其實都是不斷的在「自我察覺」,不知不覺只是想表達沒想到一眨眼也成功持續了50天了的心情 斷捨離持續努力中,勇敢面對過去的自己。 不論是要割捨掉因為情感或回憶所困住的陳年舊物,或是因為亂買而導致的浪費,都需要時間和
    avatar
    Kase
    2021-06-19
    過去寫的日記本要不要斷捨離?如果你有寫日記的習慣,會不會選擇把過去的日記斷捨離呢?
    Thumbnail
    avatar
    喬安納
    2020-10-28
    斷捨離-不需要的人際關係我們都不需要被社交綁架
    avatar
    台灣太太在北京
    2019-11-23
    輕鬆教導孩子斷捨離:不要干涉小孩學習斷捨離的機會輕鬆教導孩子斷捨離 很多人在斷捨離之後常常會面臨到一個問題,那就是他們自己可以斷捨離自己的物品,讓自己的衣櫃裡只留下自己需要的衣服,或是只留下讓他們怦然心動的物品,但是對於自己小孩的物品就會沒輒,你可能會說… 『他們一定不會丟這些東西!』 『怎麼可能?這些都是他們心愛的寶貝。』 『我覺得…不太可能耶
    Thumbnail
    avatar
    艾曼達教練的簡單生活之旅
    2019-11-13
    斷捨離不是流行,而是對生活的一種尊重。 一直以來被各種以銷售為目的的廣告所包圍的我們, 想擁有的慾望在無形中也被愈養愈大, 但是我們有認真去思考自己內心想要的生活到底是什麼嗎?
    Thumbnail
    avatar
    有理小姐的反轉人生
    2019-09-08
    不再需要,卻捨不得丟掉?如何真正的「斷捨離」<p>有時候捨不得丟,是因為想不出扔掉的好理由,畢竟這些都是自己當初慎重收下或花錢購買的;但是若我們反過來想,或許會容易一點——也就是真切體會到如今我們所擁有的每一樣財產,每一件自己珍視的收藏品,在我們逝世之後,最終也會失去。</p>
    Thumbnail
    avatar
    李偉文
    2017-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