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被)社會化的我們—了解自己的文化不是一件粗俗的事情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人與人的距離也正在疏離。我們開始追求生活品質的提升,開始追求流行的穿搭,開始追求形象與卓越,追求我們從小教育一直傳達的當個「成功的人」。因為我們都在大時代的社會期望下生長,所以我們理所當然要快點考好成績、考好大學、找好工作,接著成家立業、買車買房,趕緊滿足社會期待。我們做的一切種種都要「快」,都要追求「效率」,若是你不快點,你就病了,你就被吞噬了,吞噬到哪裡?或許是所謂「金字塔」的底層。
人們好像把消磨自己為迎合社會大方向流動、追求社會期待的行為以「社會化」解釋,而社會化對於人類是個正常不過的事。可是,我們為什麼要將「消磨自己,為迎合被定義的成功」這件事視為正常?凡事正受速食文化影下的社會中,社會化的我們是否有察覺,我們失去的都是文化與情懷。
我是PU,一名台灣人,一名菲律賓人,一名市場囡仔。我在不同文化融合的家庭之中長大,而文化即生活,文化即我們。我們都被文化影響,但我們卻不一定了解文化,而它是我們的一部份,也是在這追求高尚的社會中漸漸被視為鄙陋的自己。所以這次透過培力計畫與家人回到菲律賓,除了家庭生活、文化交流體驗與語言學習之外,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是—「咱千萬毋通佇予社會化ê過程中忘本,因為文化嘛是咱家己ê一部份」。
◆我們一起慢慢的生活!
我們這次回到了媽媽的家鄉—伊莎貝拉省加穆。這裡普遍沒有穩定的網路、沒有櫛比鱗次的高樓大廈、沒有補習班、沒有燈火通明的夜晚、人們習慣洗冷水澡且月收入不高。不過即使人們生活條件大多不好,他們依然樂天開朗,也因為這樣的關係,在這裡的生活很慢、很簡單,甚至會覺得很無聊,會覺得都沒有在做什麼「有意義」的事情,但什麼又是「有意義」的生活?
我們常常把自己塞滿,使自己覺得「不無聊」,使自己覺得有在做事,所以活著「有意義」,只是,我們是不是都太習慣「忙碌」了?
從馬尼拉到我們家,開了12小時的車,我們終於要到了,在我們回家之前,我們決定到親戚家拜訪。親戚家是普通的鄉村人家,住在到處都可以看到樹木、田畝、草地、動物的普通小鄉村裡。他們養上百隻鵝跟鴨,還有幾隻狗,家的周圍還有種些水果樹,有特別的
Guyabano (刺果番荔枝)樹還有幾株芒果樹。阿姨熱情的先削了幾顆青芒果給我們沾著鹽巴吃(菲律賓人嗜酸,他們的水果幾乎都是偏酸的),接著邊跟吃著芒果的媽媽老生常談,邊帶我們到鵝跟鴨的後院走走看看。
逛完之後,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發生的,當我回過頭來,阿姨跟安女士aka我媽正拿著長竿摘水果,摘一個名叫Guyabano的水果。我對這個畫面特別有印象,可能是這個畫面真的很可愛吧!或是這種體驗很特別?能在自己的生活圈,自己的家園當中,拿著一根長竿摘水果吃,感覺是個難得又可愛的體驗,所以我想寫下來。
◆Boodl Fight!
Boodle Fight—一個菲律賓軍方的飲食傳統,軍隊成員圍繞著一長桌,長桌上鋪著香蕉葉,香蕉葉上擺滿米飯、蔬菜、肉類等食物,人們不使用餐具,而是回到最根本的用手飲食,象徵博愛與人情。後來衍生成菲律賓人的傳統文化,通常舉辦於慶祝場合。
這次回到菲律賓,我們依然準備舉辦Boodle Fight。我們煮了前一天到菲律賓傳統市場買的一堆苦瓜、茄子、秋葵、番茄、豆莢、豆子、鹹魚,還有一些米粉、鴨肉、豬肉,調了一些沾菜的醬汁,在裡面加了一些
Calamansi (四季橘)。依序將這些菜平均擺在香蕉葉上,找了左鄰右舍的親戚鄰居,還有很多小孩子一起參加。我們所有人圍繞著長桌,徒手抓飯菜進食,飯不夠時,我們會從中間抓飯,這意味著你很容易吃到別人的口水、吃到別人碰過的食物,面對面看著彼此咀嚼食物♪ 。
好歌分享:
VIDEO
◆用手吃飯是一件粗俗的事情嗎?
偷吃Boodle Fight還要求幫他拍照的安女士
對從小生長在不同文化家庭中長大的我,徒手吃飯這件事情我早習以為常,但我一開始接觸到Boodle Fight卻感到噁心。我想一開始感到的噁心應該不是因為吃別人碰過的食物,或是徒手抓飯進食這樣行為所感到的噁心,讓我覺得噁心的其實是體驗文化的過程中所感受到的衝擊。
也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會下意識的定義這樣的衝擊為噁心或粗俗。或許,我們在社會化的過程中,不斷淡忘的是自己的文化。我們跟自己文化的連結隨著科技、教育與社會越來越疏離。然而,文化往往牽絆著人與人之間的情誼,一時間,接觸到文化的我們變得跟一個人好近,人與人突然變得好近,好不習慣。當這種突如其來的不適應感出現,我們總是選擇逃避與批評,好讓我們得到高低的階級關係,得到優越感及安逸感,藉此平息自己的習慣。
所以徒手吃飯真的是一件粗俗的事情嗎?我覺得不是。
好歌分享:
VIDEO
◆「你會想去上學嗎?」、「你喜歡上學嗎?」
在這次的旅程中,因為表姊是學校老師,所以有機會到表姊工作的學校參觀。那是一所很高級的私立學校Casa del nino Montessori School (1-12年級的學生都有,貌似是一所
蒙特梭利學校 ),據說裡面的學生家境都算是中產以上,連當地鎮長的孩子都在那所學校就讀。學校的外觀很漂亮,整體環境很整潔。校園內還附有餐飲部、籃球場、閱覽室、音樂教室,且每個教室內都有冷氣和電風扇。
學校裡的教職員需要穿著制服,學生也是。若學生沒有穿著制服來上課,就不會被允許進入教室上課。他們的第一堂課是8:00開始,一堂課一個小時,上午4堂課、下午3堂。上午10:00-10:20為整天唯一的下課時間、12:20-1:00為午餐時間。不過這所學校與其他學校不太一樣的是,他們的午餐是不開放學生出去吃午餐的,貌似是因為他們學校裡面有餐飲部。而大分的菲律賓學校在午餐時段都會讓學生離開校園去吃午餐,有些人會選擇跟同學去吃附近的小吃、餐館,有些人會回家吃飯。所以12-1點時,校園外會有很多Tricycle和Jeepney,到處都可以看到學生,也因此,學生可以在午餐時段獲得完全自由的休息時間。
當天,我參加了表姊的每一堂課,其中,讓我感受到與台灣教育最大的不同大概是學生與老師的關係吧。我覺得很微妙,對於他們來說,尊重師長同樣也是一件被追求的事情,但同時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關係卻不會因此受到限制。舉個例子,在台灣,我們依然追求尊師重道,但我們會因為老師與學生這兩種身分發展出一種病態的關係,導致權力不對等,所以在溝通與互動上常常會有對於用字遣詞上的爭執;而在菲律賓的校園中,我感受到的是學生與老師之間是有平等的話語權,他們的關係是令人感到舒服的,而不會像是在台灣的師生關係那般曖昧不明,也不會因為身分而感到壓迫,這是我覺得在這趟參訪中,讓我感觸最深的。第二個讓我感到訝異的是上課的氛圍,但由於我參加的都是表姊的課堂,所以我只能針對表姊課堂中的氛圍去描述。
◆關於上課的氛圍
那天我參與了4堂課,分別是4年級、5年級、10年級和11年級的課程。而讓我感到驚訝的是他們上課時的師生關係與上課方式居然那麼微妙。因為那所學校在很多制度上我覺得很不舒服,例如:學生與老師都必須穿制服、學生看到老師會點頭加上些微鞠躬的敬禮、中午不同於其他學校不能自由外出覓食...等。所以我對於這樣學校的上課模式其實已經有了一個框架在,而這個框架也不代表我對這所學校很厭惡,我只是沒有特別覺得怎樣。我當時認為他們的上課方式應該跟台灣教育沒什麼差別,所以我沒有投射太多的期待,也沒預設他們會很糟糕。直到我真的一起進去上課我才感到驚訝,但這個驚訝不是因為這裡的教育特別自由,而是他打破了我對它的框架。
關於打破我框架的「上課氛圍」—我本以為這會是死氣沉沉的課程,結果反倒不然,無論是高年級或低年級的學生都很踴躍發言,這種踴躍很容易在台灣被定義成吵鬧,而老師面對吵鬧的環境中,她竟也沒有第一時間使用權威來遏止學生,也沒有要求學生要講求秩序,而是選擇想辦法讓學生將注意力及躁動的情緒集中在她的課程。保持躁動的情緒來學習不一定是件壞事,我很欣賞她不使用權威來遏止學生的選擇,不過要在學生自由意志與課程執行兩者之間達到融洽的平衡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我覺得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前面提到的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要是令人感到舒適的,而老師選擇以帶小遊戲的方式來執行課程,在面對不同的學生狀況,就用適合的方式處理,非常WATER。不過一堂舒服的課還是很看老師,也或許是因為他們是
蒙特梭利學校 的關係,但這是我當天去看到的狀態。
◆殖民背景之於菲律賓教育的影響
菲律賓因為曾受到美國殖民的關係,在教育及語言上改變了菲律賓很多。1898年,美西戰爭爆發後,菲律賓結束了被西班牙的統治,開始了被美國統治的時期。美國在當時大力推動教育政策、廣設學校,所以在美國殖民菲律賓的這將近50年當中,深度影響了菲律賓的教育與語言。
現今,菲律賓街道上的招牌、新聞、報紙幾乎都是英文,甚至在學校內,所有人也被規定必須要說英文。這聽起來有種戒嚴時期不准說台語的既視感,不過,事實上這和當時硬性規定說中文的時代不一樣,他們依然常常在學校用菲語溝通,硬要去比較差異的話,就是教育的不同吧。
曾幾何時,台灣是以威權去迫使一個學生說中文的,被發現說台語就會被威權懲處;而在菲律賓的現今教育是將學生視為一個個體的,對於他們來說,英文養成是以鼓勵的方式,而不是逼迫。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文化之於殖民背景的關係確實占了很大的因素,而且兩者關係很曖昧。我指的曖昧是我們所擁有的文化aka語言是必定經過殖民背景及其脈絡而來的,但在被殖民的過程中,我們多多少少還是破壞了當時擁有的文化與語言,某方面來說,守護文化的我們或許只是殖民背景後的既得利益者,而被漠視更多的,或許是當時被迫害的文化跟在島嶼的人們。
◆信仰之於菲律賓人
那天晚上,我們全家人一起去教會。本來我對於教會的想像是要那種很華麗的教堂,直到抵達目的地後才發現跟我想像的截然不同,那裏沒有像教堂一樣華麗,而是一個簡單的聚會空間,一張大桌子,很多張塑膠椅,前方有個講桌,講桌前站著一個引導大家歌頌與禱告的老師,兩旁分別是兩個彈奏樂器的人,整個場地很簡單,打破了我對教會、教堂的印象,不過這完全不影響他們禱告,參與的人依然不少。
當天的活動我們所有人不斷的在歌唱,和諧與快樂的情緒完全不受場地限制地不斷渲染周遭的所有人。大家不吝歌唱,時而陶醉的搖晃身體、時而拍手打節奏,即使我可能不是個很虔誠的教徒,甚至說我會知道這個宗教幾乎完全因為媽媽的信仰,而基督教其實也不算是我所信仰的宗教,不過,在那個環境中,我真的可以感受到一種很和諧、很溫暖的情感,即使我之於他們是個陌生人、異教徒,或是說他們之於左右來參加教會的人也是陌生人的關係,卻絲毫不會有不和諧或不舒服的氛圍,更多的反而是尊重與情感的連結。我想,這大概真的要親身去參加過,才能感受菲律賓人的快樂吧,那種很難以形容的情感的連結。
◆慢生活的情感是最大的收穫
最後還是想呼應遺下第一段所寫的(什麼體制作文寫法),對我來說,這次收穫最大的不是技能上的充實或是知識上的進步,而是在這裡的慢生活的情感。
「Life Is Beautiful With Friends And Family! Stress-free!」這不是什麼金玉良言,這只是一句不適用於所有人的我阿姨說的話,不過我很喜歡這句(喜歡不代表全然認同),不過喜歡的點是從中感受到的人與人的連結與情感,就像是我很喜歡聽到路邊的婆婆們用台語聊天,儘管他說的我不一定認同,但我很喜歡這種感覺。
我們都可以擁有理想,也可以追求生活品質的提升,但我們能不能在都市化、社會化的同時,依然保有自己的文化呢。
◆序(這是雜記)
由於我們老闆身為一個讀者認為結束的太突然,所以我就特別多加了一個後續的雜記,不過有關於文化分享(飲食、交通)這方面的資訊其實網路上有很多,所以這篇文章不是特別著重於敘述那些事情,我自己想寫的東西大概就是會讓我感受到的慢生活的情感吧。不過一方面為了吸引一些想看不同飲食文化分享的人(但是主要想看異國美食、文化分享的人,應該不會看到這邊吧looool),一方面讓結尾不要結束的太空虛所以我還是選擇後面丟一些東西出來,只是應該不會太整齊。
想看菲律賓飲食文化分享的可以看這篇,這篇的作者是個研究菲律賓的學者。
■非常簡略的推薦菲律賓的食物
菲律賓人的飲食習慣真的是無飯不歡,很多人覺得那裡的飯不好吃,但我覺得還滿好吃的。左邊這張圖是去餐館點的,通常到餐館都還會再點一碗湯,而且湯多數都是酸的(菲律賓人嗜鹹嗜酸)。像是
Sinigang 就很常見,裡面的食材普遍有秋葵、豆子、洋蔥、茄子、羅望子、肉類(虱目魚或豬肉)。
接下來私心一定要推的餐館
Mang inasal ,這家是我最愛的菲律賓速食店,這是一間烤雞餐廳,但我都點barbecue豬肉串,這道超好吃!大推!他們會附給你一顆calamansi讓你淋在在肉上一起吃,桌上通常都有三罐醬料,分別是醋(白)、雞油(紅)、醬油(黑),我習慣在飯上淋上一點雞油(建議第一次試的先不要加太多),這樣配著吃真的大推。而他們不只食物好吃,更重要的是他可以無限加飯(不過上網看好像有兩種版本,在點餐時他會問你要不要無限加飯的版本,但我都點套餐,所以不太清楚),現場都會有服務員揹著飯桶問你要不要加飯,是無限量的,超棒!!不過菲律賓的餐點量貌似都比台灣的大份,我不太清楚,畢竟我都吃不飽。
(P.S.這家店的halo-halo我覺得比較好吃)
■非常簡略的介紹菲律賓的交通工具
其實會介紹菲律賓的交通工具不外乎就是Jeepney和Tricycle,貌似沒有需要特別介紹的地方(?),而且這方面的資訊已經有遊學代辦公司的人寫得非常完整了,這樣真的不需要我再多贅述嗚嗚嗚,不然我就當作一個樞紐吧,分享這篇有用的資訊給你們。
不過真的要說還有沒有其他交通工具,其實也有,只是很不普遍,像是馬車,或是一台長得很像農耕用的機器的車(我不確定叫什麼名字)。而且馬車真的很少見,通常可能見的到的都是體驗式,況且上網查菲律賓馬車的資料清一色都是詐財...。但我曾經有做過馬車,大約6年前吧,在家鄉(伊莎貝拉省ilagan)那邊有搭過一次馬車,費用也不記得了,但是非常慢,不過慢是還好,最重要的是他們為了快會打馬,所以還是建議搭車吧。
■該怎麼平順的結尾,不然這句就當結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