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0年以來,「生態導覽」和「文化體驗」的概念逐漸映入臺灣大眾的眼簾,歷經近20年的成長與蛻變,與文化創意產業巧妙地融合了在一起,甚至誕生了非常可愛的代名詞──「文化之旅」。
這種帶有韻味卻不油膩、輕鬆卻不膚淺的描述,大大擴張了人們對短暫外出遊玩的憧憬與想像,也能具體而有質感的包裝各式各樣的體驗行程。地方政府與民間組織更以柔軟的姿態順應這股潮流,特別是坐擁豐富山海資源及人文特色的花東地區,壯麗的自然美景與特殊的原民生活體驗令人趨之若鶩。
編織一方與山海友善共存的家園
都歷(Torik),在阿美族語中意旨「編織」。坐落於台東縣台11線旁的都歷部落,「台東縣原住民旮部融岸文化教育促進會」 (後以「促進會」代稱) 理事長吳筱帆,人稱「筱帆姊」,十幾年前從台北返鄉後持續深耕地方。起初擔任社區發展協會的總幹事,爾後有感於部落文化一點一滴流失,毅然決然辭去職務,決心為阿美族文化與地方發展持續培養後進。
外籍遊客體驗月桃葉編織手作課程。
圖片來源:台東縣原住民旮部融岸文化教育促進會
承接產業六級化的概念,促進會整合了阿美族生活中的各種元素,推出了許多經典的體驗式活動,像是許多遊客熱愛的傳統手捲喇叭菸、吸引國外團體前來交流的月桃葉編織,甚至是沉浸式的五感體驗,帶領大家跟隨著族人的腳步,走入這片原住民世代賴以維生的山林,透過學習辨別不同鳥類的叫聲、感受植物的紋理與觸感、呼吸著雜揉芬多精的清新氣息,更進一步貼近阿美族的生活。
如果喜歡刺激,海上活動也是十分熱門的選項,衝浪、SUP、膠筏體驗應有盡有,而在參加精采有趣的活動之餘,若想進一步探索原住民的日常生活,促進會也能協助安排遊客入住部落的接待家庭,從房東與住客的供需角度深入其中,相信兩者的彼此傾聽與相互對話,在無形間能為部落與外界建立起更多友善的互動關係。
「做文化體驗真的很辛苦的!」筱帆姊的臉上露出略帶苦澀的一抹微笑。
平常除了接待絡繹不絕的遊客,還得騰出不少時間務農,向政府申請的友善農耕土地有好幾甲地,一方面供應日常所需,一方面作為製作原住民風味餐的食材。另外,由於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敬重,手邊還有與林務局合作的山林巡護工作。「上面是以前巫醫陪伴病人和療養的地方,在那兒待著特別舒服!」不只是一份例行公事,行走山林間,細數著每塊土地承載著部落的小故事,也許是傳說、也許是真正發生過的趣事,人和土地之間的連結是如此的自然而溫暖,想來促進會長時間與公部門攜手守護美麗的山林資源,也是他們向祖靈表達尊敬與感謝的方式。
有趣的海上膠筏體驗活動。
圖片來源:台東縣原住民旮部融岸文化教育促進會
文化的無私傳承,教育的不遺餘力
儘管維持組織運作的業務繁重,促進會對於人才的培育仍投入不小的心力。每年暑假,為數不少的部落青年自城市返鄉休息,筱帆姊便藉此機會為他們安排部落文化課程,甚至和他們討論當年夏天,難得齊聚一堂的眾人要一起完成的特別計畫。
不僅是都歷的孩子,三年前開始,促進會與暨南大學合作,每年暑假都有實習生來部落見習,當中不乏其他原住民族血統的學生。談起實習生的工作內容,可以用五花八門來形容:練習製作阿美族風味餐、向部落的媽媽們學習刺繡和編織、幫助族人處理農事、協助DIY活動的執行等,事項繁雜卻體現了用心生活的價值,每天與自然朝夕相處,早已不需依賴虛擬的社群網路,光是沐浴在蟲鳴鳥叫中便能洗去一身的煩憂。「來這邊簡直不是來工作,是來玩的!」筱帆姊打趣地說道。
除此之外,每年台東縣政府用心舉辦的文創設計比賽,也吸引許多參賽者到訪阿美族部落。這些人絕大部分並非原住民,而是實打實的漢人,不遠千里而來向族人請益珍貴的手工藝技術,以求運用在設計靈感上。促進會會依據他們的創作需求媒合合適的「老師」,也許是年過半百的阿伯,也許是耄耋之年的姥姥,不分原漢血統,無私的教導與交流,無形間促進了文化的延續與脈動,而這些「學生」已連續好幾年獲得前三名的佳績,筱帆姊嘴上雖然不說,臉上盡是驕傲。
作為DIY課程場地的阿美族傳統家屋建築 。 圖片來源
部落老人無人顧,青年有家歸不得?
「我們每年都在培養年輕人啊,只是畢業後都沒有人留下來。」
談天時,稀鬆平常的一句話,道破了原鄉多年來青壯年人口外流的窘境與無奈。比起空氣品質不佳、生活擁擠的台北,好山好水、輕鬆自在的台東仍留不住人,孩子們如同滔滔江水般向城市傾洩而去。目前花東的原住民部落裡皆以中、老年人居多,人口老化問題已是眾所皆知的社會狀況,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都歷部落青年人口外流的原因早已不同於大眾的傳統認知。
「文化體驗」的春風十多年來持續吹拂著年華老去的花東地區,近幾年陸續有年輕人嗅出了這股新鮮的氣息,也許是厭倦都市生活的紛亂與壓迫,又或者依戀著被稱之為「家」的地方,都歷部落每年都有應屆畢業生希望留在促進會工作,既可以待在熟悉的土地上生活,也可以就近照顧家中的中、老年人。
以更現實的層面來看,或許待在部落裡辛勤工作,每月能夠賺取的薪資不過最低行情的兩、三萬,在免去了高昂的房租、水電、交通成本,且每天享用自家農田栽種的蔬果與佳餚時,年輕的小資族可以累積的金錢資本,大多能比辛苦在都市打拼時存上更多,並且擁有更適宜人居的生活品質。
都歷返鄉青年教授衝浪課程。
圖片來源:台東縣原住民旮部融岸文化教育促進會
起初促進會對主動表示想要留下的孩子們感到十分欣慰,也曾經為了好好栽培人才,努力爭取到勞動部的人才培訓計畫,企圖籌集更多資源、借助政府之力,為部落青年提供更完善的訓練和工作環境──只是當培訓計畫預定的期限過去,這些孩子又顧不得家中長輩的極力反對,不得不再次離開熟悉的家鄉進城去工作。
促進會在部落文化體驗的經營上算是有聲有色,十多年來屹立不搖,也未曾因資金問題大傷腦筋,每年吸引了為數不少的觀光人潮前來體驗與交流,每一個小小的成功都被族人看在眼裡;有人拍手叫好,有人欲求效仿,卻難敵過去「出去打拼才有出息」的舊有觀念,一句「你們這哪是在工作,明明整天都在玩!」動搖了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信心,不是年輕人不願意留下來,更多時候反而是被家人親手推了出去。
旅行中深入思考,你我不只是過客
仔細觀察「文化體驗」在原住民鄉鎮發展的態勢,不論是臺灣的哪一個角落,我們不難發現這股風潮悄悄地席捲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一句「走吧!一起來一趟文化之旅!」,確實帶給地方創生組織相當大的動能與活力。尤其,在這小小的一座島嶼上,乘載了形形色色的民族與文化,豐富了人們外出遊玩時的選擇與多樣性,慢慢帶動地方經濟的同時,更不斷形塑不同種族、不同世代間價值觀的碰撞與揉合。
許多人認為「文化體驗」是解決一級產業地區社會問題的一方解藥,也有人認為,這是延續原住民族群文化特色的好手段。而從筆者的觀點來看,「文化體驗」作為一種連結人與人之間的媒介,我們更應關注於體驗經濟中,各個角色的心理狀態與期盼。
如何使政府、地方組織和體驗者在資源運用上達成活絡、在相互溝通中達成平衡,並且在經濟循環中盡力完善社會議題的解決方案與歷程陪伴,才是這股潮流下,真正需要被把持住的價值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