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場瘟疫中,台灣經常被拿來與中國對照,無關統獨,而是在歐美政府表現拙劣與中國大外宣影響下,西方政府需要一個民主國家防疫的典範,以對抗極權國家無所不能的幻象。
反省狹隘的左右之爭
台灣的經驗說明民主國家依舊可以有卓越的國家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傳統的市場與國家之外,說明社區和共識/信任的重要性。
其實在經歷長久以來新自由主義或是左右派之爭後,無論是在美國或台灣的新書市場中,都可以見到,最優秀的學者們開始反省傳統狹隘的左右之爭,認為這種「市場vs國家」的框架,已經在道德與治理上產生嚴重的負面後果,所以從諾貝爾獎得主到各大家,不約而同紛紛提出社區與道德的重要性,除去下個月聯經即將出版的新書之外,最近天下出版Raghuram Rajan的
《第三支柱》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除了美國過度市場化的醫療體系以及社區問題之外,另一個經常用來比較的是共識。當美台兩地媒體興沖沖地每天追蹤美國總統與州長鬥嘴、或是柯文哲不時譏諷陳時中,加拿大經常被拿來對比美國,即使加國被批評為最具民粹色彩的安大略省省長
Ford,在防疫上也與聯邦不同政黨的總理在大方向上一致;縱使總理與省長在防疫上都犯了不少過錯,但是分權制度下的共識,卻能減少疫情的損害程度,相當具體而微地顯示出制度與文化相互加成的重要性。
面對危機,如何發揮韌性與彈性?
制度的運作不僅關乎效率,也關乎韌性與彈性。不僅台灣有「防疫如作戰」的說法,歐美等國在面對重大危機時,同樣用大量的軍事術語描繪,不僅本次川普如此,上一次全球金融風暴時也是如此,負責處理金融危機的官員經常脫口而出軍事用語:最大力量、包威爾信條、震懾戰術、大型火箭筒⋯⋯,如同Adam Tooze在
《崩盤》所說,這些術語的使用乃是政治性的,影響了美歐之間的「跨大西洋文化戰爭」,成為政府官員理解與敘事的框架。
問題在於,這些軍事術語的使用,並不意味著國家體制真正能夠在危機時轉變為戰時體制。
最近跨大西洋兩岸的法院(德國與美國),紛紛裁決國家政府封城隔離以限制人民自由,恐有違法之嫌。事實上美國政府別說一旦疫苗完成,能不能夠強制人民接種疫苗,如果沒有州長的支持,聯邦連是否能夠合法強迫人民檢測都有疑問。台灣也有是否防疫條例給予陳時中過大權限的爭議。
據媒體報導,當初SARS發生之際,台灣孤立無援,副總統陳建仁
從美國CDC引進的制度,成為今日防疫成功的重要關鍵之一,但是這套制度必需在更大的體制下才能發揮最大功用。從次貸危機到武漢肺炎,如何在危機時能夠發揮不同民主制度的韌性與彈性,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