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读书吧】Day 1 主题:做很多事,就代表我们很厉害吗?
参考自微信读书的《少做一点不会死》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即是好”的世界里。我们追求的是赚更多的钱,买更大的房子、更大的汽车,置办更多的衣服和家具。我们需要的是大商场,而不是过去的小卖部。我们消费得更多,产出得也更多。我们做的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
问题在于,持续提高产能并不一定能得到最佳结果,做一大堆事并不意味着你做的事都有意义。事实上,这么做就像是玩轮盘赌:如果你做了足够多的事,总有一件能让你获得巨额的回报。
想象一下,有两位记者在同一家报社工作,一位记者每个星期写很多篇文章,另一位每个星期只写一篇文章。每个星期写三十篇文章的记者要浏览大量信息,从中寻找可能和有趣根本沾不上边的东西,再把它们改写成短、平、快的小文章。他的文章得到的关注寥寥无几,但编辑很欣赏他,因为他做了很多工作。他得到了奖励和表扬。
第二位记者觉得,如果自己一个星期只写一篇文章,那最好让它物有所值。于是,他第一天花了大半天时间调研、畅想、思考,直到找出一个他觉得有轰动效应、能让自己获得大奖的故事。他花了两天时间深入调研,又花了好几天时间撰写文章、核对事实。
猜猜结果如何?这篇文章不但成了本周最佳报道,还深受读者喜爱,让他赢得了众多奖项。这位记者因此升职加薪,得到了广泛认可。凭借这篇文章和其他类似的优秀作品,他成就了一番事业。第一位记者目光短浅,重量不重质;第二位记者则目光长远,以少胜多。
没错,这就是“少即是多”的力量。
“回报最大”的任务有很多不同的表现形式。它可以:
- 让你获得持续的认可
- 从长远来看,让你赚到很多钱
- 让你的个人生活发生重大转变
- 为全社会或全人类做出贡献
那么,怎么才能确定哪些任务回报最大?通常来说,有两种比较好的判断方法。
方法一:审视任务清单。
花一些时间,写下你一天会做的任务(越细越好,比如:查email、做饭、整理报告等)。
看看清单上的每一项任务,对自己提出下列问题:“这项任务能否在本周或本月之后持续发挥影响力?它能如何改变我的工作、事业和生活?它对实现我的长远目标有没有帮助?“
根据这些问题的答案,你就能判断哪些任务从长远来看回报最大了。虽然这个过程听起来有点烦琐,但做起来其实很容易。习惯以后,你只需花上短短几分钟就能搞定。
方法二:从制定目标入手。
如果你能有明确的目标,就能合理地规划工作,让自己每天都朝着目标前进。假如你有三个长期目标,不妨每天都从清单里选一项能让自己朝目标更近一步的任务。这能确保你高效地完成任务,因为它们和你的长期目标有直接关系。
你应该选择哪种方法?只要是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
你可以尝试把上述两种方法结合起来。
如果你喜欢写清单,可以把手头的任务拉出一份长长的单子。你会发现,和目标无关的任务很容易妨碍我们完成和目标有关的任务。我们需要审视任务清单(方法一),选择回报最大的任务,而不是不管某项任务有没有意义,都同样埋头苦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