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覺得臺上的前輩教得不好,等我上臺後就要比他更好。
擔任微生物實驗的助教雖然時薪250,但並不是輕鬆的工作,時間分秒珍貴的碩士生每周得花3小時教新生基本實驗步驟,還要防止燒燙傷和儀器損毀等實驗室意外發生。當我還是大一新生時,台上的助教只是照本宣科地講解,我們知道如何進行當周實驗,卻不知道整個實驗進度的用意為何,後來當我身為助教之後,我決定將新生當成當年的我來教學。
站上臺後我才明白,假如為了節省麻煩,多數助教會選擇用最少心力進行教學與示範,或是只教最重點部分,其餘讓學生自行操作,但我認為,既然我的身分已經改變,就應該負責任將學生教好,必須讓他們瞭解每次課程的意義,還要讓他們避免意外發生,示範當意外發生時應如何處置。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學本就不是件求速成的事情,但教學雙方都想一次到位。
有趣的模式發生了,如果A同學弄不懂或學不會,那就是A不認真,因為大家都這樣學,只有A不會,絕對是A的問題。追朔A不會的原因,順序排在最後的原因就是教的人沒教清楚。
這個模式固然有趣,但也很可悲,因為A同學無論如何都會被檢討。為什麼在學習過程中不懂要被檢討、受指責呢?我親眼見過太多類似的劇情:
- 國小學生英文單字考不好,老師就要求罰寫
- 國中生練習打網球動作做錯,家長就開罵
- 高中生不懂對數運算,同學覺得是他上課不認真
- 大學生畢業還沒找到工作,親戚覺得是他眼高手低
- 阿兵哥不確定班長的指令,但班長就先開罵再說
通常我們不知道為何而做,所以一半出現問題,會下意識地先向外指責。
《從Q到Q+》提到,因為我們將一貫做法視為理所當然,或者不知道為何而做,導致效果不如預期的時後會向外找出原因,不疑有他,這個現象在學校裡、社會上、家人之間都常常發生。
回過頭來,老實說,現在學生的態度及想法很容易抹滅認真教學的動機但與其責怪時代改變或學生不認真,不如想出辦法好好地教,拋棄已經不適用的過時方法,找出其他方式進行教學。
我看著臺下那些不認真的學生,想起我從前也是相同散漫。
越成長,人越不敢犯錯,可是這樣根本就犯了邏輯上的錯誤,若無試中糾錯,何來學習成長?或許很多人在《黑馬思維》所指的標準化協定中嚐到了甜頭,跟別人一樣,但做得更好,這就是在臺灣的主流規則、普世價值。
為何搜尋“害怕失敗”會出現臺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