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Youtube是我現階段學習越南語和了解越南社會文化的方法之一,而「Ẩm thực mẹ làm」(媽媽做的菜)是我近期最喜歡的Youtube頻道。
這頻道2019年2月開播,目前約有100則影片和86萬訂閱;拍攝地點在越南北部的太原鄉間,之所以會爆紅,主要是因為拍攝主角「媽媽」務農、採收和做菜的過程,其所呈現越南鄉間的風情、北越鄉村家常菜的畫面,讓許多人為之動容,因為引起了思鄉之情,也讓人想起自己的媽媽;還有,影片風格簡單純樸,主角「媽媽」就是傳統越南婦女吃苦耐勞的人設:頭戴斗笠、粗布棉衣、乾癟瘦小、滿臉風霜、雙手粗礪、習慣蹲坐(都不會膝蓋痛?!),所用的農具和廚具都是最原始簡單的;除了叫孩子吃飯外,對白很少,就算有也只是瑣碎的生活對話和笑語,一點也不譁眾取寵。
紅了之後,有不少電視台訪問主角「媽媽」和拍攝者「兒子」。原來他們從前家境困苦,母親一肩扛起照顧家庭的責任,兒子離鄉打工,常思念家鄉,因緣際會下返鄉和母親一起生活,拍攝母親是想為其記錄下生活點滴。從他們的故事和影片裡可以反映出某些越南社會的面貌,例如農業社會的生活型態、越南女性的辛勤堅靭、傳統的孝道思想等。
擷取自Youtube頻道「Ẩm thực mẹ làm」(媽媽做的菜)
通常我看這頻道時,都是工作或學習間的空檔,因為完全不必動腦,潛移默化間又能更認識越南的許多點滴。我看的時候不會快轉,就是要享受那悠然、緩慢的氛圍;除了放鬆,也學到些知識,舉例來說,蟹肉米線(Bún riêu cua)裡那坨很像蒸蛋的「蟹肉」是怎麼弄的?比大拇指還小的河蟹怎麼吃?酢醬草可以入菜?香蕉花怎麼料理?又青又澀的楊桃怎麼吃?…看著看著,走到越南菜市場裡也就不再像鄉巴佬了。
順道一提,說到「譁眾取寵」,讓我想到一年前蠻常看的另一個越南Youtube頻道「
Bà Tân Vlog」(她是越南第一個達百萬訂閱記錄的,目前已有超過400萬訂閱),其主題都是「超級巨大(siêu to khổng lồ)的食物料理」,我當初常看是為了練聽力和熟悉越南小吃。她一開始很紅,但後來也被不少網友批評,比如浪費食物、演很大之類的。
總之,要深入了解一個語言和文化,必然要走出書本,Youtube是一個很不錯的管道。最近我在閱讀越南歷史方面的書籍,書中對歷史上農業社會的生活、人民生活的困苦,以及戰時的田間作戰等各方面,都有很多描述,有時放下書本,看看「Ẩm thực mẹ làm」(媽媽做的菜),能讓我對越南鄉間的方方面面有了更生動、更立體的感受與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