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想到越南發展,也許這可以是一個跳板;不是華語教學本科沒關係,重點在是否有心「自我充實教學的知識」;不會說越南語沒關係,因為有心要學,並不嫌晚。
2018年我透過「教育部華語教師赴越南任教薦送計畫」到河內教了兩年華語。考進台師大華語教學研究所後,我決定未來要往越南發展,主軸是不是「教華語」沒關係,總之我要回越南!(雖然我的本科是華語教學,不過…這是另一個故事了)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透過這計畫!
河內和台北的天氣很相似…而融入之後,也有「家」的感覺了
它的申請流程是書面資料審查和面試,申請時先針對理想學校排志願,總成績最高的人,可優先到自己的第一志願學校。由於我的最終目的是「留在越南發展」,因此在填志願時就做了不少功課,例如鎖定首都河內市中心的大學(市區,機會較多)、打聽各學校的名聲、中文系在各學校的地位(學校重視的話資源才多)、不住宿舍(才能逼自己多開拓校外世界)、薪水和教學時數…等。
很幸運地,我申請到自己心中的第一志願,因為曾有越南生活經驗,所以不太擔心,我的行前準備重點就是「把可能有用的教學參考書E化、準備各種藥品」而已。
我任教的大學是「升龍大學」,雖是私校,但近幾年辦學成績很不錯,中文系是該校最高分,校園非常優美與先進(河內許多老牌大學的硬體環境…那叫一個不可思議的老舊);文化差異是必然的,這會反映在教學方式、溝通和做事態度上,但整體來說,我所遇見的師生都親切可愛,「尊師重道」這傳統價值觀仍在,即使是年輕世代!這中間當然也有不爽不開心,但我都當是「修煉」,因為本來就不可能要求別人順著你的方式走。
根據規定,每人在同一所學校任教最多兩年(不過後來因應疫情,調整成三年了),因此除了做好教學這大前提之外,我的第一年目標是「融入環境、摸熟河內市中心」、第二年目標是「找到留下來的方法」,後來我決定申請河內國家大學下屬人文社會科學大學的博士班,同時要考教育部公費留學獎學金,所以第二年就是在一邊教課,一邊準備申請資料和準備考試的過程中度過的。這過程其實很煎熬,比如學校給我辦「工作簽證加簽」的進度緩慢,害我差一點趕不回台灣參加獎學金口試;比如找越南籍教授的過程一波三折…總之,我深深體認在越南這個「關係型社會」裡,有「關係」太重要了。
有些老師來了越南,覺得很多事不如人意,抱怨是難免的。但我覺得,想清楚自己要如何度過這兩年,邊教學邊玩樂來探索越南?未來轉戰他國?續留越南(用什麼方式留?)、轉行?只要想清楚自己的「階段性目標」是什麼,腳下的路就有方向了。
對我而言,這兩年中修正自己配合越南的做事方式是「痛」,而認識許多可愛的人兒和感受自己的成長則是「快樂」。總之,收獲滿滿,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