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說到,陣頭文化的傳承困難重重,(可參考先前
守護陣頭文化),特別在鄉村地區,因少子化、人口外移等等大環境整體的不樂觀,更讓人不禁唏噓說:
「文化傳承只是比誰撐得久」。而在擔憂文化失傳時,我們若能回到
文化本質的魅力,以及文化與人、與生活的連結,其實能看見一片愁雲之中仍透著曙光。
只要小孩子與年輕人仍然熱愛,傳承就有希望
雖然現在青少年與小朋友都是被「手機」養大,經常手機不離身,眼球都被螢幕吸引走,但廟會與傳統民俗就是有其獨特的魅力,依然能吸引到新世代的興趣。有時在陣頭表演的場合,會看到旁邊有「手癢」的小朋友,雖然還沒正式加入練習,但已經按奈不住內心的衝動,自己依樣畫葫蘆模仿起來,非常可愛。如同下面的影片,這些都是文化傳承最美的風景。
相信只要我們的小朋友、青少年當中,還有人發自內心喜愛這項文化、會有衝動想親近,他們不論未來用哪種形式參與,都是將來傳承文化的種子。
文化是能跨越世代、跨越族群的共同喜好
在家族中,能夠找到一些事情,能夠讓阿公、爸爸與小孩三個世代,都共同感到興趣,這樣的事情大概不多,而文化就有這樣的凝聚力。
舉例來說,當小孩子在家裡從小耳濡目染、產生興趣,當他有機會參加參加陣頭時,他會成為家族維持文化傳承的窗口,透過小孩子在練習的過程,其他家人能夠了解今年的「即時概況」。從開始練習到廟會結束的期間,「陣頭」成為家人間共同的生活焦點,像是最近在練哪個招式、鄰居某某某有沒有參加、聽說哪個村庄練得怎樣等等話題,讓文化成為跨越世代的語言。
而當阿公或爸爸之前年輕時曾參與過,心裡也會希望,讓小孩子多接觸,有機會的話,也能夠鼓勵下一代參加;若遇到有興趣的小朋友,那家裡生活會變得很有趣熱鬧,像是下面的影片。
另外,對文化有興趣的朋友也涵蓋極廣,除了在地人,更能吸引到外地、或是遠在都市的朋友來參與,彼此原本不相識,生活在四面八方,各自有不同類型的工作與生活,但卻能因對文化共同的熱情,在廟會熱鬧期間,在廟口相遇。
不斷的把文化傳出去、說出去,讓更多人認識
不論是小孩子、青少年,甚至跨到家庭、跨到不同領域,雖然已有一群人熱愛文化,死忠著投入及耕耘,但在少子化、人口外移的時代大洪流之下,要幫助傳統文化挺住,如果只靠少數人的部分力量仍是不夠。
多數的大眾,對傳統文化的「認知」與「連結」仍然不高,一來是知道的人不多,如果沒有家庭成員參與過,或是自身非常有熱情,其實是不容易接觸到這些文化;二來是要接觸這些文化有其門檻在,像是平常可以去哪裡看、如何了解文化背後的內涵等等,對於新手接觸者仍都存有一點難度。所以,「推廣與教育」會是文化傳承中很關鍵的
而文化傳承如要能源源活水般持續下去,「讓更多人知道」非常重要,要能捲動更多人的關心與參與。
用你喜歡的、擅長的方式,成為文化傳承的助力
基於上述的理念,我才開始於網路上寫文章,希望能有機會讓更多人認識傳統文化,而除了文字,今年更嘗試透過影像紀錄,來為文化傳承盡一份力,之後再接續與大家分享。
而有幸生活在當今的網路世代,自媒體與影像紀錄發達,能夠讓鄉村、讓各角落默默耕耘的文化事件,透過各種載體讓更多人知道。邀請各位朋友,如果你身邊有你熱愛的文化,也歡迎用你擅長、用你喜歡的方式,來推廣他們。
參與就是支持。越多人認識並參與,文化傳承越有希望;讓我們自己,也成為文化傳承的未來希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