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台灣疫情進入社區感染時,萬華茶室成為眾矢之的,原本正在重新打造形象的萬華,因為一場疫情受到強烈的關注後,究竟有什麼事情是我們再回頭反思的?身為疫情期間的萬華人,透過經驗紀錄在地的樣子。
2020年第一個被發現大規模群聚的城市是中國武漢,於是「武漢肺炎」成為第一個對此疾病的稱呼,慢慢地每個國家都開始有第一個爆發的城市或地區,再漸漸擴散到全國,而台灣幸運地透過即時的邊境管制擋下了病毒進入社區長達一年多,讓台灣人都忘記了病毒肆虐的恐懼,茶餘飯後都是哪些國家的措施如此愚蠢與消極。
原本諾富特飯店與華航染疫風暴(2021.4)讓台灣人認為,又是一個類似部立桃園醫院(2021.1)或去年敦睦艦隊(2020.5)與長榮機師染疫(2020.4)這樣可以及時阻斷傳播鏈的事件,經過一個月的時間大家又可以回到安穩的日子,結果出現蘆洲獅子會長及萬華茶室的不明感染源個案後,指揮中心終於定調台灣進入社區感染,進入二級警戒,隨後迅速進入三級警戒(軟封城狀態)。
事件發生之初,似乎所有人都認為可以阻斷傳播鏈,直到疫調雨媒體開始深究萬華茶室的出入人員數量與是否實名制的問題後,才發現事態已經非常嚴重,因為萬華作為台灣傳統「八大行業」的大集散地,透過監視器螢幕震驚所有人的想像,那就是出入的人次難以估算,更別提這些場所根本不可能實名制,就算辦了可能多半也都不會真實填寫。
八大行業在台灣
八大行業陪侍臨檢(圖片出處:聯合報記者廖炳棋/翻攝)
「八大行業」是台灣對於特種服務行業的俗稱,由
台北市商業處的定義可以知道,這些行業大部分都有「陪侍或陪伴服務」,但並不能囊括成為提供「性交易或性服務」(在台灣各種方式的性交易與性服務為刑事犯罪),可是近距離的接觸絕對無可避免,又或者明確地說,八大行業就是專門提供人與人近距離接觸的場域。
其實台灣八大行業並非隱身在大眾的目光之下,任何一個台灣人都說得出「台北林森北路」、「艋舺(萬華龍山寺週邊)」、「金錢豹酒店」等知名的八大行業場域,有些更在地的人也會知道只要是外觀看不見裡面,或是有玻璃窗貼上黑色隔熱紙,店家招牌寫上「小吃店」、「會館」、「卡啦OK」、「理容院」等等的地方,就是做「黑」的。
從台灣傳統信仰祭拜的習俗也可以推測該場所是「黑」是「白」,比如陰曆初二、十六是有供奉神明的公司行號,會特別放上供品與紙錢來祭拜,但台灣習俗都是白天祭拜,而若是在午夜前後看見燒香、燒紙錢的店家,基本上就是我們所說的做「黑」的居多。也有一個可以觀察的習俗是祭拜的主神,比如警局會供奉關聖帝君、戲班子會供奉田都元帥,大部分提供陪侍的店家,都會供奉豬八戒,甚至有鄉野傳說:營業之前,陪侍穿得越暴露來祭拜,豬八戒就會越開心,而讓今天的生意更加興旺。
歷史悠久的萬華性產業
艋舺曾經是台北最大的商業城市,因為身處在淡水河支流的交會處,船隻停泊方便,於是發展出以龍山寺為中心而擴散的一系列進出口產業,而人群聚落與金錢集中的地方,就會延伸出「毒賭黃」產業,於是艋舺一帶可以說是北台灣最古老且無法動搖的性產業中心,而這也可以從台灣歷史上的各個政府看出來(例如:日治時代艋舺設立「遊廓」,隨後國民政府來台直接轉為「公娼」,直到陳水扁市長時代才將台北公娼制度廢除),長達三百多年的性產業文化,絕不可能輕易消失。
而現今疫情爆發的萬華茶室只是現今隱身在艋舺八大行業的性產業的一環,事實上龍山寺週邊除了茶室聚落,往廣州街、桂林路、康定路一帶,見到的老舊社區,事實上都暗藏著「遊廓」的痕跡,像是老松國小與剝皮寮對面,白天的時候是饕客與在地居民吃飯的所在,到了晚上就會看見穿著清涼的小姐在路上攬客,並帶你走進社區的小路中,進入交易發生的真正所在。
而萬華茶室則並不是提供性服務,性質比較像是酒店坐檯,只是不如中山區林森北路的高級且私密,茶室比較像是一種「面對面陪聊」,花一筆時段的錢,就會有人幫你泡茶跟你聊天,於是在還沒有電話交友、網路交友的年代,這是一個唯一聊表內心孤獨但又不用背負跟性交易一樣風險,有陌生人願意傾聽你真實心聲(當然可能不只僅是傾聽)的特別存在,於是一批年輕人經過多年感情的培養,熟客變朋友,於是上茶室就變成日常例行公事,就像去見見朋友串門子一般,而新的年輕寂寞客群也有更多更方便的選擇,造就了現在萬華茶室成為固定的中老年人會光顧的地方。
整個萬華都是性產業的聚落嗎?
萬華這兩個字是日文從艋舺(Manga)的音借用漢字而來,而後來也是日治時代開始將萬華拓展到現今有北、中、南萬華之分,艋舺是地圖中龍山與大理之處,也就是一直以來萬華區的商業與信仰中心;南邊的東園、西園一帶古稱加蚋仔,日治時期才拆為東園町、西園町、馬場町,主要是以耕農支持艋舺與南萬華的糧食,國民政府來台後則成為大台北婚嫁用品聚散地,而;而北萬華西門則是原為艋舺多數械鬥所掩埋無名屍之亂葬崗,日治時期才整治成為如今的西門町;而青年的部分則是原為日治時期練兵場與台北南機場,國民政府後,規劃各處公宅與青年公園,成為萬華區現代化社區的先驅。
而現今大家對萬華區整體印象多數來自艋舺,鮮少人會知道西門屬於萬華區,而南萬華則以民宅與學區居多,只有在地人會對此地較為熟悉。而這次疫情爆發所謂的「萬華熱區」,事實上甚至可以只限縮在艋舺周邊,南、北萬華要等到擴散之後才漸漸被波及,甚至病例數可能會少於與艋舺一橋之隔的板橋、三重,但隨著疫情持續,我身處在東園的社區中也時常聽到救護車不斷來去的鳴笛聲。
台灣文青的新聖地
自從2014年台北市地方選舉後,地方首長與議會便開始提倡台北西區翻轉計畫,試圖將沈寂在台北地區被遺忘的古城再次受到矚目,於是開始研議與舉辦各類型的文化活動,各方文化團體與藝文產業也一同加入,開始有了常駐型的文化活動與藝文團體,舉例來說,元宵燈節活動從台北市政府周邊改為西門町中華路;艋舺青山宮舉行的青山王繞境,結合樂團與在地小店,創造出近年熱門的青山王祭;加蚋仔在地新店家聯合創辦
東園誌,試圖宣傳並深耕在地文化。而這些行為也的確提供整個萬華區近年來得到非常高的能見度,以及文青們的青睞,萬華本身神秘的且古老的傳統,造就了新的在地文化探索所在。
但在在地文化與現代觀光產生新的交融時刻,地方的傳統仍舊是會被經過汰選,萬華在地文化被拿出來當作宣傳的不外乎就是在地信仰、古蹟建築、傳統美食等,而長期被忽視在陰暗角落中的在地文化,並不如林森北路的酒店文化被端出檯面,仍舊在陰暗的巷子中躲藏,就我所知只有
島內散步這種文化小旅行或做社會學術研究的人,會試圖研究並介紹萬華性產業,這也是因為台灣對性產業的風氣與法律的長期排斥,以及在地勢力的利益關係,使得世人無法甚至無意提起這事實存在的角落。
於是在歌舞昇平的陽光下,春末夏初的氣溫中,各方慶典各式活動如火如荼地在平穩的島內持續歡騰,這樣的歡騰也使得我們忽略了更多應該注意的恐懼,意想不到卻無比合理地,病毒在最陰暗且我們不想面對的角落中,滋生開來,而不願面對的心態,助長了疫情的蔓延與無可挽回,在這之前其實我們腦中可能都有那麼幾刻的預感,但沒有人預見它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