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好久不見的鯊魚物種系列(。◕∀◕。)~
感謝繪師
小羊Mori 的繪圖支援,有興趣委託的朋友可以參考看看歐~
口袋怪獸(pocket monster)是日本超人氣又長壽的IP,名字源自於裡面的黑科技—以量子壓縮技術(?)將各種未知生物容納在口袋大小的寶貝球中,帶著他們去跟別人收服的怪獸暴力互毆技術交流。
(話說這也是我的童年之一,但我是神氣寶貝派的,精靈寶可夢這個名字我真的不行(´_ゝ`)……)
而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鯊魚,名字裡也有「pocket」這個字,但不是形容他的體型,而是名副其實、而且大有用途的口袋構造!
揪竟一隻鯊魚身上裝了一副口袋要幹嘛呢?就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ヽ(*´∀`)ノ~
稀有度SSR級的神祕鯊魚
2010年2月4號,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的海洋生物學家Mark Grace,正端詳著桌上一隻剛被研究船拖網抓到的小鯊魚。
這隻鯊魚全身黝黑,是一隻體長僅14公分幼公鯊。比起擁有流線型體態的大洋性鯊魚,他的頭型圓鈍、甚至有點像抹香鯨,說明了牠不以速度見長,應該是中水層到深水層的鯊魚;
短而粗壯的胸鰭,顯示他的胸鰭不提供浮力功能,而是做為推進的動力;
口小,上牙小而尖,下牙布滿了三角形的銳牙,類似雪茄達摩鯊,可能是用作切割食物;
腹側具有兩排發光器,在深海中提供了模擬上光源的偽裝(camouflage)效果,避免下方的掠食者的注意;
結合沒有臀鰭、兩背鰭無硬棘的特徵,Mark推斷這隻鯊魚大概就是某種鎧鯊科(Dalatiidae)的深海鯊魚。
(註:鎧鯊科 與 睡鯊科 是角鯊目中唯二背鰭無硬棘的特例)
正當Mark打算把小鯊樣本打包塞進冰櫃冷凍時,忽地發現一股青幽幽的螢光竟從小鯊魚胸鰭上方汩汩流出;仔細一看,才發現在胸鰭上方,有一個類似於口袋的小皺褶,那道冷光就是從這裡流洩的。
「嘛、嘛薩咖!?(((゚д゚)))」
他趕緊查閱文獻,發現這隻鯊魚只在1984年被發現過一次,之後再也沒有捕獲,更遑論相關論文的記載。
這隻間隔30年的才再度被發現神秘鯊魚,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超罕見的發光鯊魚—口袋鯊(pocket shark,軟鱗鎧鯊/Mollisguama屬)
美洲口袋鯊 (Mollisquama mississippiensis )
生命是道光,光源不一樣
看到「發光」生物,相信很多人會聯想到「螢光」生物,比如說螢光水母,以及利用螢光蛋白基轉而來的各種螢光魚。
事實上,「生物發光bioluminescence」和「生物螢光biofluorescence」兩個詞不但字首字尾長很像(也都很拗口),很多人也將bioluminescence翻譯成生物螢光,但其實指的是兩件截然不同的事情,以下且聽我娓娓道來◝( ゚∀ ゚ )◟
當陽光(或任何可見光)從天空進入海面,照射到海洋中的繽紛萬物,這些物體表面會吸收部分波長的光,同時反射特定波長的光;反射光進入到我們的眼睛,就形成我們所看到的顏色。
橘色的小丑魚、藍色的藍倒吊、綠色的鸚鵡魚,他們的體色就是體表反射該波長的光;
相對的,白色是將所有波段的光反射,而黑色則是把全部的光都吸收了。
隨著深度下潛,能量比較低的長波(近紅色波段)被海水擋下,只有穿透力較強的短波(近藍色波段)才有辦法到達這層海域。
在這裡除了藍色外,不論體表是甚麼顏色,看起來都是漆黑一片( ˘・з・)。
這一層水域的部分生物,在演化之路上獲得了一種能力來利用這些為數不多的光源,也就是 生物螢光biofluorescence – 螢光蛋白吸收高能的藍光後形成激發態,旋即輻射能量回到基態,輻射出的能量即是能量較低的螢光。
根據螢光蛋白種類的不同,輻射出的光可能是綠色(綠螢光蛋白, GFP)或是紅色(紅螢光蛋白, RFP)。
擁有螢光蛋白,這些生物才能在單調的光源之下多多少少打扮自己,增加對同伴的辨識度。
比如說貓鯊科的絨毛鯊(swell shark),就被發現不但體表有綠螢光蛋白,同時在視覺上也對這段綠色波長的光特別敏感,有助於在幽微的環境中尋找彼此。
讓我們繼續下潛,來到海洋深處200公尺下的無光帶。即使海面上的陽光多麼耀眼,任何波長的光都無法觸及這片冰冷深邃。
某些生物乾脆「眼不見為淨」,僅憑聽覺、觸覺、嗅覺等其他感官來感受這個世界;
而大部分的動物可不甘心放棄視覺這麼珍貴的感官,於是決定自立自強:不依賴太陽,需要的光自己發!
生物發光(bioluminescence)是透過螢光素酶(luciferase)來催化氧氣與螢光素(luciferin)的化合反應,過程中產生的能量以光的形式輻射出來。
螢光素酶可以調節反應的速度,來控制所發出來的光度強弱。
獲得發光能力,就像在手遊裡的課金玩家,大幅降低了在深海伺服器的生存難度,藉由生物光來誘敵、避敵、辨識同伴。許多生物都獨立演化出這種發光能力,讓理應漆黑一片的深海世界,不時冒出熠熠星光。
螢光素與螢光素酶是一種泛稱,事實上每種生物使用的發光化合物都不同,但都是達到發光的目的。
生物螢光與生物發光都是 趨同演化convergent evolution 的經典案例。
多數深海生物發出的光為短波藍光,藍光在海水中穿透比較遠,眺望更遠的距離;極少部分動物反其道而行,如
黑骨柔魚,用紅光來照明觀察,畢竟在其他人的視覺都看不見紅光的情況下,此舉反而可以悄然聲息、洞燭先機。
另外還有一部分魚類,自身無法製造螢光素卻又想要擁有發光能力,於是想到了折衷方案—用租的。
牠們與發光細菌共生,讓細菌發光來吸引獵物,自己則按時交點營養物質來供養細菌,可說是雙贏的策略。
深海鮟鱇魚(angler fish)就是最有名的租客,亮瑩瑩的釣竿裡住的就是發光細菌。
簡單總結以下生物發光與生物螢光的不同:
生物螢光 是透過螢光蛋白「捕捉外界的藍光」,再向外輻射出綠光;
生物發光 則是用自產的螢光素,與氧氣的化合反應中產生能量,向外輻射藍/紅光。
在理解了生物發光後,讓回頭來看看我們的口袋鯊。
會發光的深海鯊魚其實並不算特別,比如說角鯊目的
燈籠棘鮫科Etmopteridae 的成員,還有大名鼎鼎的
雪茄達摩鯊,腹側都布滿隱藏身形的發光器。
從口袋流洩出藍色光芒的口袋鯊,又有甚麼不為人知的秘密呢?
從匿蹤手電筒到阻敵閃光彈
作為有紀錄以來的第二隻口袋鯊,NOAA研究團隊對這隻鯊魚進行了一次全面性的檢查紀錄,包括外觀觀察、CT掃描、X光攝影、組織切片、基因序列、解剖等等。
令人震驚的是,這隻口袋鯊有諸多特徵與30年前抓到的那隻口袋鯊不同,包括椎骨數、齒型、發光器排列、以及外表特徵,推斷這兩隻口袋鯊其實是不同種的。
也就是說,這兩隻口袋鯊都是該物種的唯一紀錄!
基於捕獲地點,新發現的口袋鯊被命名為 美洲口袋鯊(American Pocket Shark, M. mississippiensis),以區分另一隻在太平洋捕捉到的口袋鯊(M. parini)。
美洲口袋鯊的
A. 上齒(左上)和下齒(右)
B.脊椎的CT照
C. 皮齒 (總覺得很像花生殼XD)
接下來要說的,就是本篇的重頭戲—口袋的秘密。
這個口袋過去一度認為是散發費洛蒙的器官,直到在另一種鎧鯊科鯊魚—尾光鯊(Taillight shark, Euprotomicroides zantedeschia),在後腹部發現會噴發光液體的袋狀構造後,才推測口袋鯊的口袋也可能是用來儲存發光液的地方。
透過切片觀察,生物學家這才一睹口袋的內部構造。
口袋的開口朝向尾部,頭側則是盲端,裡面佈滿了長短不一的絨毛狀結構;
整個口袋的外圍被一層帶有色素的組織層包覆,這種色素層結構常見於的深海生物的發光器之中,用來避免光源外洩。
整個口袋構造與胸鰭基部的骨骼相連,因此學者推測這個口袋應該是由胸鰭機械牽引,將發光液體從口袋開口噴出。
再來細看絨毛構造,由於多數的螢光素也具有螢光(fluorescent)性質,因此透過螢光顯微鏡,可以觀察螢光素在組織中的分布位置。
絨毛上的細胞根據位置而有型態差異,靠近絨毛基部的細胞小而密,有較強的螢光訊號;而絨毛頂端的細胞體積較大,螢光訊號也較弱,細胞中央被一圈深黑色的結構佔據。
根據絨毛細胞的結構差異,學者認為口袋鯊發光組織是「全泌腺holocrine」的分泌機制,基底細胞在發育成頂部細胞的過程中,透過「胞質內封cytoplasmic inclusion」將發光物質打包,等頂部細胞凋亡後便釋出螢光素到口袋腔儲存,在關鍵時刻從口袋噴出生物光雲(bioluminescent cloud)。
(礙於篇幅就不仔細說明全泌腺惹,有興趣可以估狗一下,再打下去要變論文了
_(:3 」∠ )_)
發光鯊魚(燈籠鯊科+鎧鯊科)腹部的發光器原本是用作反遮光(counter-illumination),模仿上光源、與背景融為一體,來避免下方的捕食者觀察到自己的輪廓;
由於相似的黑色素層結構與發光機制,學者推測這個發光口袋(包括口袋鯊與尾光鯊)很有可能是由發光器「內捲」特化形成的!
特化出口袋後,生物學家認為口袋鯊可以在危急時刻噴發出大量的發光液,在黑暗中形成一團光雲,干擾捕時者的視線,有點像是墨魚噴墨的相反,是一顆嚇阻敵人的閃光彈!
論文中口袋鯊用光雲躲避歐式尖吻鯊(Globin shark)的模擬情境圖
雖然目前對口袋鯊的瞭解還很有限,但從樣本組織分析後還是獲得了許多有趣而珍貴的資訊(๑ơ ₃ ơ)。
期待未來NOAA的深海探測機有機會拍攝到口袋鯊的實際影像,看看這隻神秘鯊魚在深海之中躲面對掠食者的血盆大口時,如何用絕世遁逃術「爆裂一閃」來照出一線生機(゚Д゚)σ弌弌弌弌弌弌弌弌弌⊃!
補充:此圖是所有會生物發光的動物分類中,可以分泌出光雲的物種數量比例。
藍字表示有會分泌光雲的物種存在,黑字則為無。
(一不小心又是4000字的長文……感謝看到這邊的讀者,辛苦惹<(_ _)>)
(下一篇文章主題也是發光鯊魚歐!不過篇幅應該不會那麼長了~應該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