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大概是我國中時期流行的,那時候大家互相「戳」來「戳」去,半夜偷菜、玩Tetris Battle也是常有之事。到了高中,近似修圖軟體圖示的Instagram,開闊了大家的社群新視界,那時候的我為了裝酷,還特地不開帳號,一個上學放學、隨著晨考段考安排行事曆的普通高中生,著實不明白要記錄什麼。(高三還是開了,為了記錄最後一次社課吃雞排+珍奶,還有吃太多月餅,臉變得跟月亮一樣圓的自己)
大學應該是社群軟體玩最凶的時候了吧,火力全面攻向了Instagram,認識一個人最快的方式,就是看Instagram了,相信我。
限時動態推出後,更是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你和對方的生活圈八竿子打不著,但透過這些動態的日常,都還能夠略知一二。期中、期末周肯定是被熬夜讀書,錄音聽不完了、文本背不起來等等的動態洗版。說真的,我不是跟大家一起討論、讀書派的,是自己窩在書桌前讀的那種,但那時候就算讀得很苦,也不見得跟那些同學多熟,但真的會有body body的感覺。
對啊,日常,這些日常到了後來都銷聲匿跡了,大家起初說社群軟體是造成憂 鬱的媒介,焦慮、忌妒都寄託在上面,網路竄起十種討人喜歡的發文風格教學,你開始意識到怎樣的照片、敘事文字會被接受;社群軟體的一舉一動不再只是要吸引別人的目光而已,而是如何融合大家的思維,說出自己的想法又得以被接受。滑開動態好像居多是主流訊息或是無關痛癢的內容,關於自己好像也只剩重大事件,如:結婚生子、錄取了哪間研究所哪間公司等等,甚至到後期選擇什麼不說了,在社群裡安身立命最好的方式是潛水,是沉默。
對社群軟體越來越厭倦,不過是把人與人關係裡的討厭複製到了社群軟體上。沉默當然不是今晚的康橋了,是我們現實中的關係,關係的起初我們總會期待被理解被看見,但隨著生活圈各自越活越遠,嘗試站在客觀同理的角度交換近況,還是擋著巨大的透明隔板,能對著彼此露出表情、說些話,卻都是些表層無所謂的事物。甚至到了後來和大家的連結程度,都比不過坐你附近一天只講三句話的同事。最後,別人活得如何是真的沒那麼在乎了,因為沒有共識,平時生活壓力已經夠大,哪還有心情和力氣去談論差異,去解釋自身的所作所為,去面對自己如猛獸般無法安定的內心,好像剩下的力氣只夠下班後一邊滑著別人的動態,一邊嗤之以鼻。
好像也越來越無法以純粹的眼光看待別人的動態。
漸漸是用一種:「反正不論你發什麼,我都不相信你是真的過得好。」的心態在看每一篇文。
因此不再開誠佈公地打上文字,不只是無心於此,也是因為感受到曾在你生活圈附近的大家,都漸漸向外移動了,更在不經意間成了圍觀的角色,不論你在社群軟體上說了些什麼,都有人在螢幕後面以看熱鬧的姿態揶揄、笑鬧,彷彿這才是滑社群軟體真正的用意,作為生活紓壓的出口。
人與人之間的疏離,就是從圍觀者開始的。
想到這樣的層面,每每點開發文的功能想說些什麼,最終還是按下刪除鍵,退回瀏覽的畫面。真正惆悵的並不是無法寫下什麼,而是無論寫了些什麼,總會有人戴上有色眼光觀看,而那些人可能是你曾經很靠近很靠近的人。
一直讓我想起陳繁齊的《親愛的這不是你的錯》那首詩
「有時候惡意是水
就算我們已經
讓自己單薄得 像張面紙」
我記得我大學教授說過一段話:「你在社群軟體上的所言所行,就是代表你。錯不了的。」現實中擅於偽裝的同事、朋友,最終也還是能知道他的本質;隔著螢幕的社群世界,也還是能的,最終還是能看見對方真正面貌。 如同社群上的沉默,就和我們長大後的現實關係是一樣的。
但說真的,我很懷念在社群軟體上,不帶有任何評判的角度看待彼此生活的時候。那時候剛升上大學,同學一個也不認識,但看著他們Instagram的同時,好像也和他們一起走過了高中生活的精華與深刻;青春期才會有的思想叛逆,好喜歡每一個人的高中時代,都像一部電影、一本書般的珍貴,發自內心的喜歡這樣的純粹和誠實。
我仍舊相信那些曾在經社群軟體上掏心掏肺的時刻,
隔著螢幕看著彼此的動態、文字,仍能感受到是連結在一起的;
只是現在比較少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