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一切行為,都受到某種能夠帶來獎勵和報酬的交換活動所支配。
「社會交換理論」(Social Exchange Theory)是什麼?
社會交換的理論建立在利益交換之上,也就是說,人類的一切行為都受到某種能夠帶來獎勵和報酬的交換所支配。社會交換理論是以古典經濟學、人類學、行為心理學為基礎,把人的行為看成是一種計算得失的理性行為,認為人的一切互動行為都是為了追求自身最大利益滿足而發生的交換。我們可以將利益交換所得到的報酬分成物質和非物質兩大類別。
物質上的報酬舉凡金錢、商品、幫助、服從等,而非物質(社會網絡關係)的報酬則像是樂趣、社會贊同、愛、感激等人與人互動間的情愫,當然也包括憤怒、嫉妒等負面的情緒。
交換在社會生活的日常中,如何有別於權力的邏輯?
權威是一種合法的權力,也只有合法的權力才能獲得心甘情願的服從,就像是掌管國家行政事務的政府,舉例來說,當我們收到水電費的繳費單時,雖然會無奈,但碎念之餘還是找時間去超商把它繳掉了,因為我們不想再受到額外的處罰––––逾期未繳,停水停電––––所以選擇服從。
交換和權威的不同之處在於,交換是一種對等的關係,當所交換之物不符合期待,而產生不對等時,在交換的關係當中便會參雜其它變因造成關係失衡(如下圖)。舉凡我們在股票市場的金錢投資,或是為了大考而連續熬夜一個月的精神、時間投資,皆會讓我們對於未來的自己產生更多期待,譬如期待獲得更多的被動收入、期待可以考取功名、揚眉吐氣,但是當結果不符合預期時,我們便會懊悔、憤怒、悲傷、難過,而非在符合期待下所產生的單純的「喜悅」(也就是理所當然的接受此對等結果)。
當我們付出時,通常都會對結果有所期待,如果不符合期待,就會憤怒,以求達到社會交換的平衡。(資料來源:經理人)
交換在社群媒體的年代下,產生了什麼影響?
在網路媒介普及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除了「見面三分情」之外,多了更多的選擇讓人們得以快速的溝通交流,網路世界也出現越來越多元的產業,並鑲嵌於我們的生活當中,產生緊密關聯。如:Youtube、Spotify、Podcast、Instagram、Medium,當然還有方格子。這些存在在網路世界的平台有影音、文字,還有單純的聲音作為傳遞訊息的媒介,其實也就是傳統的廣播電台,只是最大的差別在Podcast可以進行暫停、重聽、珍藏,有賴於科技,這些都是以往傳統聲廣無法做到的。
除了科技上的影響外,人際關係的網絡互動也產生了改變,像是在過去,書信是社會溝通非常重要的管道,卻有可能遙遙無期,等不到音訊,而現在的我們是人手一機,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一起被連結到「雲」裡,LINE在臺灣社會更成為普遍生活、工作的溝通渠道,快速的特性讓人們打破距離,同時使得人無時無刻都得工作,活在過度勞動的氛圍之下喘不過氣,沒有一絲躲藏的空間,因為社群媒介快速的特性,人們被期待在短時間內做出最即時、最妥當的回覆,而若沒有照著預期對訊息做出回應,便會招致懷疑:「他到底在忙什麼啊?怎麼還不回?」「他是不是故意不回的啊?」此類型的懷疑便構成了不對等的交換。亦或是我們滿心歡喜的發佈了一則文章或是限時動態,若迴響沒有達到預期,便會感受失落,這些種種都是社群媒介在現代社會帶給我們的影響。
後記
大約在一兩年前我算的上是一位Instagram的重度使用者,指尖無時不游移在各則貼文與限時動態之間,來回的查看,好似想掌握全世界,才發現那時候,自己的全世界比一粒沙還小、還渺小。現階段(2021.02.04)因為考試的緣故,已經將IG從桌面的app中移除,目的無非是想用最直接的方式阻止自己過度使用,而這段日子漸漸體會到脫離網路世界、認真活在當下的美好,也是藉由轉移注意力,將更多精神放在知識的獵取上,這一點也讓我體會到眼界的開闊如此重要,世界真的好大、好大,有好多厲害的人、好玩的地方、富有底蘊的文化,還有語文所形塑出的氛圍,都會讓一個人擁有不同的氣質。
這週二已經考完一間研究所,期待自己在三月份有面試的機會,可以為自己爭取更好的學習。若此期待最終的結果不對等,也期許自己擬定一份讀書計畫,在未來的一年用二十倍的力量成長(1x2x10;1是自己、2是兩項專業、10是用十倍的努力,也就是每週都更進步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