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塚治虫之大都會》:機械人也會流眼淚嗎?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手塚治虫之大都會》劇照(來源:奇摩電影)
在進入正題之前,我想先回憶一下我的童年。在我的童年裡有兩部意義非凡的電影。其一是迪士尼的動畫電影《星銀島》,那是我有記憶以來第一次看的電影。我小時候住的鎮子沒有電影院,我媽帶著當時應該只有5歲左右的我「進城去」(這用詞聽起來有點浮誇,但確實是這樣)電影院看電影,那時候我只記得我好喜歡魔飛,我媽還買了個魔飛的小枕頭給我(好像快離題,關於《星銀島》之於我,或許之後有機會再談)。
由於那時候看電影實在是不太方便,後來我爸媽常帶我到DVD出租店,在片架中拾金。雖然我爸會租像是《倩影刺客》、《追殺比爾》等好萊塢片,但當時小小的我,還是只看動畫的。印象中在出租店租過《蝴蝶夢》、《森林大帝》、《龍龍與忠狗》等。有一部電影是我一直想看的,那就是《手塚治虫之大都會》。我每次去店裡都會拿起它,端詳好一陣子,然而最後還是打算下次再租,就這樣重複一次又一次(寫到這裡突然想到,原來我囤積待看片單的陋習從小就養成⋯⋯)。後來出租店關了,我也搬了家,生活被其他事物填滿。再接著串流的時代風風火火地展開,於是我沒有機會再與《大都會》見面。我一直沒能一親芳澤的、夢一般的《大都會》像是小小的我心口上的硃砂痣,心心念念,一直到我長大。我從沒看過,但它卻成了我童年另一部意義非凡的電影,是我童年觀影記憶的象徵。我不愛《新天堂樂園》,托納多雷的電影院不是我的電影院,那並非我的回憶膠卷。但容我挪用《新天堂樂園》一片在影迷文化脈絡中的象徵意義,我想這麼說——《大都會》就是我的新天堂樂園。而近20年後,我終於有機會看這部電影。
《手塚治虫之大都會》劇照(來源:奇摩電影)
《手塚治虫之大都會》脫胎自德國經典科幻默片《大都會》(下稱《Metropolis》),而兩部《大都會》都揭示了一種世紀末的華麗,繁華轉身後的蒼涼。電影中的朝代迭替或能跟現實世界的時間對照:《Metropolis》問世時的1927年,正是第一部有聲電影《爵士歌手》橫空出世的年代;而《大都會》誕生於千禧世代的開端,那時剛跨過一個世紀,一切都還懷惴不安。進步繁榮與茫然停滯共存,飛躍與傾頹同時發生(如同片頭劃破鼎沸歡聲的那一響槍)。《大都會》因而像一則警世的預言,卻又像是一種充滿希望的溫柔期許。
《大都會》受《Metropolis》影響之深,自然不用多說。形式上如電影中大都會城市地景的構成、刻意模仿的影像質地、默片常用的轉場調度、女主角蒂瑪的形象建立等;而內容上更有互文之處,默片時代的宗教、神話、政治、階級等意涵及符號也在電影中被重新展演。
《手塚治虫之大都會》劇照(來源:奇摩電影)
如同《Metropolis》,《大都會》的科幻想像是很古典的。多彩而矗立的建築是通往天際的爬藤,開出滿當繁盛的花,與當代一致思考的蒼白極簡、虛像浮躍的未來是兩遭錯開的時空。大都會的環境建構嚴謹且完整,自有一套鐵石規律,又有生發、靈動的生與死,有其獨特的表演性(Performativität)。大都會是分層的結構,用升降梯作為連結不同空間的大門,不同空間各有其固著、禁止流動的階級。在地面之上的大都會有高聳的濟古瑞塔為中心,收束國民仰望的視角,國民視線所不能及的高處是最高者、統治者的象徵,是權力運轉的核心,下位者無從亦不可涉入,隱然昭示著一種不可違逆的秩序。地下層的都市則沒有明顯的中心建物,城市的形象是破敗的。這一層是相對無序、貧苦且憤怒的,然而霓虹的暖光與色調又彰顯著活力,充滿動能。從如此的都市結構能看出一國的糾結矛盾,都市空間與角色的互動關係因而有趣——甚至可以說,整座大都會是隱藏在文本之中的另一位主角。
而另一項承襲自《Metropolis》的母題,便是機械與人——甚或是,與神——之間的關係。人類為何創造機械人?係因生命終將一死的焦慮。遠古的人類害怕死亡而創造信仰,而在文明的歷程中,人類用科技扭轉了許多不可能,但唯獨無法改變生死。神話與科技其實都指向了共通的憂鬱,機械與神是極近似的。人為了更接近不死的神,試圖以自己的形貌為本,造出了理想的神的機械擬態。但人類無法忍受自尊為萬物之靈的優越性受到僭越,於是為機械人設下許多禁制,機械人最終只能取代勞動的人類,作為一件件勞作的工具,神性被剝奪,亦不被允許有人性——《大都會》的機械無法擁有像人一樣的名字,亦必須遵守古典的機器人三法則。
《手塚治虫之大都會》劇照(來源:奇摩電影)
然而人與機械人是看似對立,實則互相參融的對位。在《Metropolis》中,是以不斷勞動、服從上位者的底層勞動者推演出人的機械性,在《大都會》裡,則是透過機械對人叩問,以情感與思考展現機械的人性(諸如重情義的機械人菲菲、疑問人類為何總以感性行動的機械警察皮羅等)。而女主角蒂瑪對健一產生模糊、尚未塑型的曖昧的情感聯繫,以及她始終疑惑的自我認同,都是專屬於人類的內在活動。
除了機械性與人性的對置,兩部《大都會》對神性的討論也是相互錯位的。不同於《Metropolis》將神性置於人(Maria)之中,作為最終毀滅兵器被創造、有著天使形象的蒂瑪自身便趨向神。蒂瑪是啟動濟古瑞塔的鑰匙,濟古瑞塔就是巴別塔,那座人類為了向神示威而令神震怒,招致天譴的野心之具現。縱使蒂瑪身上有機械、人、神三種格位交錯,但與健一若有似無的關係幻象一直讓蒂瑪認為自己是人類。於是當子彈擊破胸膛的假皮,蒂瑪流下了不像人類的黑色眼淚(然而眼淚也是屬於人性的)——她非肉身,而且不死。於是屬於人之格位的虛像崩毀,蒂瑪成為完全的機械。且因人觸怒了機械/神,她要降下懲罰——機械覺醒成神,兩者合一。機械有資格成為神嗎?那換成人類又如何呢?究竟機械是什麼而人又是什麼?
《手塚治虫之大都會》劇照(來源:奇摩電影)
在健一的努力下,阻止了蒂瑪的暴走。而最終蒂瑪毀壞,成了散落一地的零件。她以機械之身,達成了死亡。她最後的探問,被紀寫在一只深淵裡破舊的錄音機中:
「我是誰?」
不是「我是什麼」,而是「我是誰」。蒂瑪想知道的是,人與機械真的是不同的嗎?機械是不是也能是人?又或是,是人或是機械真的有那麼重要嗎?「我」能不能是超脫人與機械,在兩種定義以外的「我」?有沒有可能有一個世界,消彌萬物的邊線,允許一切的跨越與模棱?或許機械與人可以互相地捨棄並互相地成為,重要的不是你和我,是我們。
而蒂瑪呢?那擁有三種相位的蒂瑪,她還在這個大都會裡。她是最後的那陣錄音——聲音是精神、是靈魂的氣息,宣示了在場。蒂瑪的存在無關乎死或不死,而這是極其動人的——或許如此,蒂瑪才真的成為神。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0會員
25內容數
容納電影記憶的館藏有限,必須書寫,以防亡佚。 櫃上的記憶歡迎取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泰賀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受到高度關注的迪士尼真人化重製電影《時尚惡女:庫伊拉》,在受疫情影響而歷經延檔、撤檔,終於於八月底在臺灣的串流平臺上架。而繼《黑魔女:沉睡魔咒》、《黑魔女2》後,迪士尼再度將焦點放在高人氣的經典反派角色上,講述《101忠狗》系列中反派女魔頭庫伊拉的崛起。
藉著這趟瑪莉娜與她的作品返家的旅程,《凝視瑪莉娜2》逐漸解開、描繪出瑪莉娜對家的記憶與想像、拒絕與接受。「回家」在這部電影中有多重意義,不只是瑪莉娜身體上、心態上的歸鄉,更是她作品與概念的一次回溯,兼探她的創作與人生。她由何而來?又將向何而去?
EVA充滿各種神話、宗教、意識流及其他種種的象徵與符號,既陰鬱又晦澀難解,在此之上,或許也能說EVA是個要求觀者必須獨自進行解讀的作品。有太多關於EVA的討論,但沒有任何一種說法可以完美地詮釋整個故事,沒有人能夠真正看懂它。相反的,你看見什麼,那就是什麼。
《中央車站》是華特薩勒斯執導的作品,不僅當年連獲多項國際大獎,更被視為公路電影的經典之作。《中央車站》有著濃厚的宗教象徵意味,但宗教在本片中成為愛——或可說是希望、救贖、和解之類——的其中一種形式。
艾力侯麥的四季四部曲分別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故事,用季節環境與氣氛與片中人物的感情、心理狀態互相呼應。其中1992年《冬天的故事》與1996年《夏天的故事》是一組頗有趣味的對照。
《青澀夏日》是Netflix在7月剛上架的土耳其電影,故事發生在1997年,同樣座落在愛琴海畔的小鎮博德魯姆(Bodrum)。博德魯姆是知名的避暑勝地,正值青春年少的主角丹尼斯(Deniz,「大海」之意)與家人一同來到博德魯姆度過暑假。
受到高度關注的迪士尼真人化重製電影《時尚惡女:庫伊拉》,在受疫情影響而歷經延檔、撤檔,終於於八月底在臺灣的串流平臺上架。而繼《黑魔女:沉睡魔咒》、《黑魔女2》後,迪士尼再度將焦點放在高人氣的經典反派角色上,講述《101忠狗》系列中反派女魔頭庫伊拉的崛起。
藉著這趟瑪莉娜與她的作品返家的旅程,《凝視瑪莉娜2》逐漸解開、描繪出瑪莉娜對家的記憶與想像、拒絕與接受。「回家」在這部電影中有多重意義,不只是瑪莉娜身體上、心態上的歸鄉,更是她作品與概念的一次回溯,兼探她的創作與人生。她由何而來?又將向何而去?
EVA充滿各種神話、宗教、意識流及其他種種的象徵與符號,既陰鬱又晦澀難解,在此之上,或許也能說EVA是個要求觀者必須獨自進行解讀的作品。有太多關於EVA的討論,但沒有任何一種說法可以完美地詮釋整個故事,沒有人能夠真正看懂它。相反的,你看見什麼,那就是什麼。
《中央車站》是華特薩勒斯執導的作品,不僅當年連獲多項國際大獎,更被視為公路電影的經典之作。《中央車站》有著濃厚的宗教象徵意味,但宗教在本片中成為愛——或可說是希望、救贖、和解之類——的其中一種形式。
艾力侯麥的四季四部曲分別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故事,用季節環境與氣氛與片中人物的感情、心理狀態互相呼應。其中1992年《冬天的故事》與1996年《夏天的故事》是一組頗有趣味的對照。
《青澀夏日》是Netflix在7月剛上架的土耳其電影,故事發生在1997年,同樣座落在愛琴海畔的小鎮博德魯姆(Bodrum)。博德魯姆是知名的避暑勝地,正值青春年少的主角丹尼斯(Deniz,「大海」之意)與家人一同來到博德魯姆度過暑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童年好壞對人生差別是什麼? 童年的美好,可以填補人生的破洞;童年的破洞,可能用盡人生也填補不了! -追蹤、訂閱《郝廣才日日談》來閱讀全文,每周二、四為你說故事。
Thumbnail
「誰想成為真正的人,誰就先不能去做個隨波逐流的順民。誰想收集永垂不朽的棕櫚,誰就必須不受制於良善的名義,而必須實事求是地去調查那良善的實情。唯一終究能保持住神聖的,只有你的無愧於心。」—《論自立》
Thumbnail
這本為之前曾經介紹過的一本書《對我無害之人》作者的第一本著作,在2013年獲得韓國「作家世界」小說新人獎獲獎作品,從第二本小說回過頭去認識第一本小說,兩者間,都是以七篇小說構成,並且都展現出作者的敘事美感,在人物之間層層交疊的情感關係,引起閱讀者的共鳴與連結,看似無害的文字卻撼動內心情緒,如同文學評
Thumbnail
2003年開始連載的《PLUTO ~冥王~》是浦澤直樹老師以他自己的方式重新詮釋手塚治虫1964年的《原子小金剛 地上最大機器人篇》。今天要分別介紹這兩部作品,仔細看一下浦澤老師是怎麼樣改編原作的,另外也談談手塚治虫和大友克洋分別給了浦澤直樹什麼影響,使他立志成為漫畫家。
Thumbnail
陰鬱的日本街頭,充斥著被淹沒的人群,不得志的作家遇上浪蕩女孩,這是他的繆思。
Thumbnail
最近《Before》三部曲重映,終於趁上週補完了這部許多人心目中的經典,雖然愛情電影可能是一種我最不熟悉的類型,但還是嘗試寫了一些觀影筆記。
Thumbnail
十萬馬力原子小金剛、怪醫黑傑克、小白獅王。這些都是我們在台灣很懷舊的不老動漫。手塚治虫的作品在台灣的人氣,陪伴了兩三個世代的記憶。相關的周邊在台灣也還能買到相關的商品 (就連我的提款卡也還是小金剛卡呢)。 對比如鬼滅之刃這類的作品,回頭看看手塚治虫的作品,還是能看到許多前衛的作風。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童年好壞對人生差別是什麼? 童年的美好,可以填補人生的破洞;童年的破洞,可能用盡人生也填補不了! -追蹤、訂閱《郝廣才日日談》來閱讀全文,每周二、四為你說故事。
Thumbnail
「誰想成為真正的人,誰就先不能去做個隨波逐流的順民。誰想收集永垂不朽的棕櫚,誰就必須不受制於良善的名義,而必須實事求是地去調查那良善的實情。唯一終究能保持住神聖的,只有你的無愧於心。」—《論自立》
Thumbnail
這本為之前曾經介紹過的一本書《對我無害之人》作者的第一本著作,在2013年獲得韓國「作家世界」小說新人獎獲獎作品,從第二本小說回過頭去認識第一本小說,兩者間,都是以七篇小說構成,並且都展現出作者的敘事美感,在人物之間層層交疊的情感關係,引起閱讀者的共鳴與連結,看似無害的文字卻撼動內心情緒,如同文學評
Thumbnail
2003年開始連載的《PLUTO ~冥王~》是浦澤直樹老師以他自己的方式重新詮釋手塚治虫1964年的《原子小金剛 地上最大機器人篇》。今天要分別介紹這兩部作品,仔細看一下浦澤老師是怎麼樣改編原作的,另外也談談手塚治虫和大友克洋分別給了浦澤直樹什麼影響,使他立志成為漫畫家。
Thumbnail
陰鬱的日本街頭,充斥著被淹沒的人群,不得志的作家遇上浪蕩女孩,這是他的繆思。
Thumbnail
最近《Before》三部曲重映,終於趁上週補完了這部許多人心目中的經典,雖然愛情電影可能是一種我最不熟悉的類型,但還是嘗試寫了一些觀影筆記。
Thumbnail
十萬馬力原子小金剛、怪醫黑傑克、小白獅王。這些都是我們在台灣很懷舊的不老動漫。手塚治虫的作品在台灣的人氣,陪伴了兩三個世代的記憶。相關的周邊在台灣也還能買到相關的商品 (就連我的提款卡也還是小金剛卡呢)。 對比如鬼滅之刃這類的作品,回頭看看手塚治虫的作品,還是能看到許多前衛的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