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我的EVA——《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終》及三次謝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終》劇照
剛看完最後一部的劇場版,有好多感受想表達。我曾經在學校旁聽了一門叫動漫畫與次文化市場的課,老師花了很大的篇幅來介紹《福音戰士》(下稱EVA)與其帶來的影響,這套作品的重要性可見一斑。面對這個走過25年、別具意義的故事,我該怎麼動筆?
EVA充滿各種神話、宗教、意識流及其他種種的象徵與符號,既陰鬱又晦澀難解,在此之上,或許也能說EVA是個要求觀者必須獨自進行解讀的作品。有人說他看EVA的方式是,有一半的時間在缺乏解釋的劇情迷宮中陷入不解,另一半的時間則拿來搜尋其他人的分析。有太多關於EVA的討論,但沒有任何一種說法可以完美地詮釋整個故事,沒有人能夠真正看懂它。相反的,你看見什麼,那就是什麼。你可以不相信你所讀到的說法,但你必須相信自己。我的EVA不是你的EVA,你更可以將我接下來將要展開的論述當成一竅不通的狗屁——你可以且必須,讀出你自己的EVA。
想來想去,我覺得EVA果然還是個關乎成長的故事。不只是故事裡的每一個角色、導演庵野秀明、這系列的觀眾、乃至於整個社會,都一起體驗了這一趟成長的過程。而這一系列走過電視動畫及新舊兩套劇場版,可以說EVA本身也是不斷變化、歷經成長的。1995年,最初的電視動畫版本推出時,日本的泡沫經濟才剛破滅,平成景氣大衰退。在最脆弱、令人惶恐的90年代初期,任何人都可能在一夕之間失去所有,那是個廢墟一般、失落的時代。EVA的故事誕生在不安穩的世界之中,作品映照出的虛無主義,成為人心的鏡子。
真嗣是個缺乏雙親關愛、孤獨又封閉的孩子,卻渴望與他人的連結。可以說真嗣的性格完全不討喜,他膽小、卑劣,看了讓人生氣,但也不能否認真嗣或許破除了觀者或社會群體在逆境中積極向上的人格面具(Persona),直抵所有當代人心底深處的陰影(Shadow)。而真嗣唯一能做的事情是駕駛EVA迎戰敵人,他理所當然地抗拒。真嗣不想要別人因為他的「功用」而認可他,別人對他的認可,必須是因為他是真嗣(與此相反的,明日香則是透過積極地展現自己的專長來確立自身存在價值)。他對EVA複雜的情緒成為他必須解決的困境,進而成為貫穿故事的主軸。
在電視動畫的結局中,經歷無數痛苦的真嗣正視了自己的渴望,在內心世界中達成與苦痛的和解,拯救了自己,EVA的故事第一次謝幕。然而這沒有拯救世界的結局似乎並不讓太多人滿意,於是1998年,EVA以舊劇場版迎來了第二次謝幕。這次的結局確實向外延伸到真嗣以外的世界——人類失去形體,然只要願意就能再次化為人形。然而,最後世界上只餘真嗣與明日香。真嗣參與了歷史的構成,完成了他的使命,卻是以十分消極的心理。他只是給了其他人類選擇,他們要如何便如何。面對外在的世界,即便真嗣知道他應該做些什麼,但他仍是不知所措的。
2007年,EVA新劇場版再次啟動。14年後,EVA迎來系列最終章。14年,一個不上不下的時間,能讓一個孩子長到與主角群相同的年紀,不夠小孩也不夠大人(恰巧真嗣在新劇場版中也沉睡了14年)。第三回合的EVA,與前兩條故事線有了更大的不同。渚薰的故事篇幅更長,他對真嗣的陪伴讓他的存在與真嗣心中的父親理型更疊合,使缺乏的父愛得到依託。相對的綾波零則是真嗣母親形象的替代。渚薰的自白提到了他想透過讓真嗣快樂,進而達成自己的快樂;而綾波零則是想要讓真嗣不駕駛EVA也能得到幸福。兩者的心態或許也與父母的形象有微妙的對應。真嗣精神崩潰時受到眾人幫助,在綾波零的陪伴下知曉自己的存在本身並非一無是處。即使他不是EVA駕駛員,仍是被人接納、被人喜歡著的。他人的重要性在真嗣心中終於被確立,他所經歷的苦痛,終於讓他能瞭解他人,於是縫在角色中的灰暗撥雲見日。
在新劇場版中,對於真嗣父親源堂的角色狀態也有更多描述。我們得知源堂其實和真嗣一樣,有同樣封閉的心,不擅與人交際。直到遇見了妻子唯,他的世界才終於海闊天空。然而唯的死亡讓源堂再次陷入深淵,於是唯的靈魂成為源堂追尋的目標,他要弒神以成為神,在靈魂結合之中再次與唯相逢。看到這裡,我大受撼動——原來源堂就是真嗣,是他未來的樣子。而EVA系列的不斷輪迴重啟,就像是為了讓真嗣不變成像源堂那樣的大人,而一次次的給他機會、改變他的歷史。源堂看見真嗣的成長,他明白自己的錯誤;而真嗣最後的願望是拯救明日香與零,得以跳脫電視動畫與舊劇場版的自我耽溺。真嗣不選擇將時光倒流,而是重新構築了世界。過去的一切都有意義,將過往當成養分,茁壯新生。重構世界的瞬間,真嗣看見母親唯的靈魂,並知曉源堂其實只是想親自替唯送行,才能放下對她的執著與愛。神是什麼?想必就是愛。
在新的世界裡,真嗣終於長大。於是EVA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謝幕。而新的世界會發生新的故事,不知道那會是什麼樣的,但一定是個好的故事。綜觀EVA的創作歷程,幾乎可視為導演庵野秀明的心境反射。從抑鬱不安定,到最後的釋放與開闊,庵野秀明最終找到了一個最適合這個故事的樣貌,好好地結束了這一切。庵野秀明成長了、真嗣成長了、EVA系列也成長了,而庵野秀明也期待著觀眾的成長,能夠放下甚或淡忘這個故事。再見與感謝總會同時說,讓少年的神話停留在這裡,然後在一個閃耀著炫目光芒的午後,不論是他或我們,都會向前邁進。
這是一個時代的終結,也是一個時代的開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0會員
25內容數
容納電影記憶的館藏有限,必須書寫,以防亡佚。 櫃上的記憶歡迎取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泰賀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中央車站》是華特薩勒斯執導的作品,不僅當年連獲多項國際大獎,更被視為公路電影的經典之作。《中央車站》有著濃厚的宗教象徵意味,但宗教在本片中成為愛——或可說是希望、救贖、和解之類——的其中一種形式。
艾力侯麥的四季四部曲分別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故事,用季節環境與氣氛與片中人物的感情、心理狀態互相呼應。其中1992年《冬天的故事》與1996年《夏天的故事》是一組頗有趣味的對照。
《青澀夏日》是Netflix在7月剛上架的土耳其電影,故事發生在1997年,同樣座落在愛琴海畔的小鎮博德魯姆(Bodrum)。博德魯姆是知名的避暑勝地,正值青春年少的主角丹尼斯(Deniz,「大海」之意)與家人一同來到博德魯姆度過暑假。
電影的主角柳白猿一直給予觀者一種「逃避」的意象,無法幫受辱的姐姐復仇就逃,換個人生繼續過,剛好成為絕世高手,還要幫武行裁決公道。後來來了個暗殺委託,覺得殺不過,還是逃。主持公道就是與所有人結仇,每一代柳白猿都不得好死,這是「柳白猿」這個名字代表的宿命。他的逃,難道也是想逃離柳白猿的宿命嗎?
這部在日舞影展獲得最佳劇本的作品真的是非常精彩,除了劇本優秀以外,日裔巴西籍的新銳導演小田艾德森在小小的空間之間發揮精采的光線、色彩、攝影及演員的調度能力,加上復古的家居陳設,打造獨特的美術視覺風格。寫於2021/04/27
故事講述一對母子之間的日常與成長。子健的媽媽交了男朋友,子健一開始對這個叔叔抱著些許敵意,但同時對於似乎即將遠離自己的媽媽感到不安,在這樣躁動的感受之中,子健試著學大人講話、試著學開車、試著抽菸,試著長大。寫於2020/12/02
《中央車站》是華特薩勒斯執導的作品,不僅當年連獲多項國際大獎,更被視為公路電影的經典之作。《中央車站》有著濃厚的宗教象徵意味,但宗教在本片中成為愛——或可說是希望、救贖、和解之類——的其中一種形式。
艾力侯麥的四季四部曲分別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故事,用季節環境與氣氛與片中人物的感情、心理狀態互相呼應。其中1992年《冬天的故事》與1996年《夏天的故事》是一組頗有趣味的對照。
《青澀夏日》是Netflix在7月剛上架的土耳其電影,故事發生在1997年,同樣座落在愛琴海畔的小鎮博德魯姆(Bodrum)。博德魯姆是知名的避暑勝地,正值青春年少的主角丹尼斯(Deniz,「大海」之意)與家人一同來到博德魯姆度過暑假。
電影的主角柳白猿一直給予觀者一種「逃避」的意象,無法幫受辱的姐姐復仇就逃,換個人生繼續過,剛好成為絕世高手,還要幫武行裁決公道。後來來了個暗殺委託,覺得殺不過,還是逃。主持公道就是與所有人結仇,每一代柳白猿都不得好死,這是「柳白猿」這個名字代表的宿命。他的逃,難道也是想逃離柳白猿的宿命嗎?
這部在日舞影展獲得最佳劇本的作品真的是非常精彩,除了劇本優秀以外,日裔巴西籍的新銳導演小田艾德森在小小的空間之間發揮精采的光線、色彩、攝影及演員的調度能力,加上復古的家居陳設,打造獨特的美術視覺風格。寫於2021/04/27
故事講述一對母子之間的日常與成長。子健的媽媽交了男朋友,子健一開始對這個叔叔抱著些許敵意,但同時對於似乎即將遠離自己的媽媽感到不安,在這樣躁動的感受之中,子健試著學大人講話、試著學開車、試著抽菸,試著長大。寫於2020/12/02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我接受日常生活總要伴隨著許多不如意這個事實以後,我就心不甘情不願地變成了大人,但日子的確也好過多了。」她意識到死亡無所不在,在人生山窮水盡的時刻,才能體會深深鏤刻心底的美。即使深愛的人一個個離我們而去,還是要好好地活下去。
Thumbnail
今天要講得這個故事從一個喪禮開始轉變到青春愛情故事,就在你以為可以放心享受青春戀愛浪漫故事的時候,中盤突然來一段科幻穿越,最後用機器人大戰和時間機器做收尾,簡言之大概就是—很奇異。 hello guys,我是NeKo嗚喵,歡迎回來我的說書時間,嗚喵! あした世界が終わるとしても台灣翻譯《相對世界。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中,介紹了人類如何建立「自己」和「他人」的心理概念,以及生命終極議題中的「存在孤獨」。 少年真嗣的終極孤獨,有解嗎? 首先,我們得先思考「為什麼一定要解?待在原處不行嗎!(真嗣口吻)」。
Thumbnail
經典動畫《新世紀福音戰士》在說什麼? 庵野秀明執導的《新世紀福音戰士》(英文名Evangelion,以下簡稱《EVA》)在1995年於東京電視台首播,台灣則在1997年播映。以機器人戰鬥、少年駕駛員為題材的動畫,想必吸引了那個年代許多兒童、青少年觀眾(aka現在的
Thumbnail
#Destiny/#デスティニー 其實整個故事的起始, 不合理! ⚠️以下文字含劇透 ⚠️ ⚠️ ⚠️ ⚠️ ⚠️ ⚠️ ⚠️ ⚠️ 森知美(#宮澤艾瑪/#宮澤エマ)在翻閱舊報紙,看到了「什麼?」 未揭曉但大概就是「西村奏(#石原聰美/#石原さとみ)父親辻英介(#佐佐木藏之
Thumbnail
這篇會嘗試統整、比較《EVA/新世紀福音戰士》、《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勇氣爆發Bang Bravern》三部作品的要旨。有點類似文本分析,但礙於觀賞過的作品數量和篇幅限制,決定以淺談的方式,和大家聊聊個人觀察到機甲動畫中常出現的三大命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在看完動漫之後思考自己內心世界的過程,作者借用了動漫中的角色Zuko和個案G來比喻自己過去的一些情緒和行為,透過與個案G的相似之處,作者深入探討了自己內心的感受與情緒。文章通過作者的內心掙扎和思考,讓讀者對自己的青少年時期也產生共鳴,體會成長中的煎熬和迷惘。
Thumbnail
兒時的回憶,以新的造型及故事重新登場!
Thumbnail
《青春豬頭少年不會夢到紅書包女孩》某程度上是承接了半年前的《青春豬頭少年不會夢到嬌憐外出妹》,是由梓川楓變回梓川花楓後(人格轉換)所衍生的新劇情。
Thumbnail
如同他在 1995 年的備忘錄中所說的:「《魔法公主》並不打算解決整個世界的問題。狂暴的森林中神和人類之間的戰鬥無法止息,不可能會有幸福的結局。」這也意味著《魔法公主》註定是一個無解的故事。而在 27 年後重映的今日,作為人類的我們找到正確答案了嗎?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我接受日常生活總要伴隨著許多不如意這個事實以後,我就心不甘情不願地變成了大人,但日子的確也好過多了。」她意識到死亡無所不在,在人生山窮水盡的時刻,才能體會深深鏤刻心底的美。即使深愛的人一個個離我們而去,還是要好好地活下去。
Thumbnail
今天要講得這個故事從一個喪禮開始轉變到青春愛情故事,就在你以為可以放心享受青春戀愛浪漫故事的時候,中盤突然來一段科幻穿越,最後用機器人大戰和時間機器做收尾,簡言之大概就是—很奇異。 hello guys,我是NeKo嗚喵,歡迎回來我的說書時間,嗚喵! あした世界が終わるとしても台灣翻譯《相對世界。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中,介紹了人類如何建立「自己」和「他人」的心理概念,以及生命終極議題中的「存在孤獨」。 少年真嗣的終極孤獨,有解嗎? 首先,我們得先思考「為什麼一定要解?待在原處不行嗎!(真嗣口吻)」。
Thumbnail
經典動畫《新世紀福音戰士》在說什麼? 庵野秀明執導的《新世紀福音戰士》(英文名Evangelion,以下簡稱《EVA》)在1995年於東京電視台首播,台灣則在1997年播映。以機器人戰鬥、少年駕駛員為題材的動畫,想必吸引了那個年代許多兒童、青少年觀眾(aka現在的
Thumbnail
#Destiny/#デスティニー 其實整個故事的起始, 不合理! ⚠️以下文字含劇透 ⚠️ ⚠️ ⚠️ ⚠️ ⚠️ ⚠️ ⚠️ ⚠️ 森知美(#宮澤艾瑪/#宮澤エマ)在翻閱舊報紙,看到了「什麼?」 未揭曉但大概就是「西村奏(#石原聰美/#石原さとみ)父親辻英介(#佐佐木藏之
Thumbnail
這篇會嘗試統整、比較《EVA/新世紀福音戰士》、《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勇氣爆發Bang Bravern》三部作品的要旨。有點類似文本分析,但礙於觀賞過的作品數量和篇幅限制,決定以淺談的方式,和大家聊聊個人觀察到機甲動畫中常出現的三大命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在看完動漫之後思考自己內心世界的過程,作者借用了動漫中的角色Zuko和個案G來比喻自己過去的一些情緒和行為,透過與個案G的相似之處,作者深入探討了自己內心的感受與情緒。文章通過作者的內心掙扎和思考,讓讀者對自己的青少年時期也產生共鳴,體會成長中的煎熬和迷惘。
Thumbnail
兒時的回憶,以新的造型及故事重新登場!
Thumbnail
《青春豬頭少年不會夢到紅書包女孩》某程度上是承接了半年前的《青春豬頭少年不會夢到嬌憐外出妹》,是由梓川楓變回梓川花楓後(人格轉換)所衍生的新劇情。
Thumbnail
如同他在 1995 年的備忘錄中所說的:「《魔法公主》並不打算解決整個世界的問題。狂暴的森林中神和人類之間的戰鬥無法止息,不可能會有幸福的結局。」這也意味著《魔法公主》註定是一個無解的故事。而在 27 年後重映的今日,作為人類的我們找到正確答案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