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同學兼同事比我早結婚約十年,也很快就進階父親階級,沒幾年後就聽到他「育兒如鬥智」的感嘆。那時我還小(?),涉世未深(??),所以不以為然,但十多年後的今天我也不免發出相同的感嘆。
以前提過,我們家家規族繁不及備載,犯了錯少不了罰跪或打罵,這種教育方式深入骨子裡,雖然我極力想改善,但我承認這實在是快又有效的方式,立竿見影,剛開始我也滿常用的,只是不那麼極端就是,大概就是以罰站、或適度的用手指彈一下當作警告,需要強力壓制時還是會大聲罵。這些方式在兩歲多時都還挺有效的,但當進入3~4歲階段自主意識建立與抬頭的時候,就不是那麼有效了。
一開始是罵不怕。你罵完,她點頭稱是,下一刻繼續。
後來是一哭二鬧,罵了沒用就使出彈指神功,感到痛了就開始大哭,無限迴圈。
後來是無視大法,你罵你的我玩我的,一副裝沒聽見的樣子,讓你火氣更盛!
+ing是找藉口和頂嘴,講一堆你聽了快噴飯的藉口,忍笑到快內傷。
前面兩個階段的間隔時間都還滿長的,第三階段開始,尤其是今年,每兩個月我就覺得女兒變了個人一樣。一開始不管是用罵的、用講的還是用演的,效果是有,但也許她還是需要時間內化,不過小孩子脾氣和情緒一上來,她哪管你那麼多呢?所以有時又不免回到用罵的或是「掌控」她心愛的東西來壓制她。
今年在家待沒幾天,唸是會唸,但大多時候是心軟的,畢竟把拔常常不在家,一在家就那麼兇,好像也不對~所以後來在美國跟她視訊時,想出一些適合她現在的心態的溝通方式。
某天奶奶在視訊裡跟我告狀,說奶奶在唸Michelle的時候她不但不聽,還唱歌!(我心裡想,無視大法又來啦?)於是換我跟她講。那時我心生一計,就想試試看,這個計謀的由來是這樣...
Michelle的乳名是QQ或Q娃,因為Q和cute諧音,我和娘娘在她小時候都這樣叫她,而她回高雄後大家都叫她「娃娃」,她最近為此很不高興!因為她長大了,怎麼可以還叫她娃娃呢?曾經為此回家跟我訴苦而哭了起來,告訴太后和我都不可以再叫她Q娃了!即使我們跟她解釋那只是個親密的稱呼,她也無法接受。
好啦,我可以理解,因為我小時候也有乳名,到了一定年紀也不喜歡人家再叫我乳名了,所以我願意尊重Michelle的要求,但...既然不叫乳名是「長大了」的象徵,那行為也得一起長大才行吧?於是我跟Michelle這樣講...
「剛剛奶奶跟我說妳在她教導妳的時候都不聽,還唱歌耶,是這樣嗎?」
Michelle回答是。她其中的一個優點就是不會說謊否認自己的錯。
「蛤~~這樣喔!我知道啦,妳在學校一定也是想好好表現,也是很累很有壓力對不對?所以回家有時候就不想再聽奶奶唸東唸西了。可是妳不喜歡聽的話不要搗蛋就好啦!這樣吧~我們來做個約定好了。」
「人家長大的孩子做錯事都是勇敢認錯,努力改進的,妳不是說妳長大了,不要人家再叫妳娃娃,也不要我再叫妳Q娃嗎?如果下次我再聽到奶奶說妳都這種態度對奶奶的話,就表示妳還沒長大,我要繼續叫妳Q娃好不好?」
她本來有點低落,也不太甘願,好像被我強迫一樣,就微微點頭。
我說:「蛤!妳這麼沒信心喔?妳既然已經長大了,就要對自己有信心啊!妳是想要『喔...好啦...』,還是想要『好!沒問題!我一定做得到!』呢?」
她選擇了後者,跟我一起練習了幾遍「好!沒問題!我一定做得到!」。
那大概是九月中的事情,一直到現在,每天的視訊裡我幾乎都聽到奶奶誇獎她,雖然偶爾有小情緒,但是都很快就過去。這一個月裡我可以感覺到她逐漸穩定的心,也讓身在國外的我比較不那麼擔心。
至於我怎麼治她的無厘頭頂嘴?下回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