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廣告無疑是現在數位行銷的顯學,為什麼呢?臉書每個月的全球活躍使用者就高達16.6億,台灣的月活躍用戶佔總人口數的7成以上,根據資策會報告,台灣人平均每天滑手機的時間超過3小時,在一天中手機解鎖次數高達80次,其中Facebook就佔了14次。
過去要透過臉書的自然流量來觸及到新的讀者相對容易,但因為演算法修正的關係,現在若要靠自然流量來「打」到你的潛在消費者就變得就困難許多,因此付費下廣告這件事對顯得非常重要。3個FB廣告投放應該避免的錯誤,以及8個臉書下廣告的技巧,讓你在Facebook廣告投放時不會浪費預算。
誠如前面提到的,不論是使用人數或是活躍使用者來說,臉書這個平台是全球無法忽視的市場。比起Google AdWords它相對簡單上手,廣告費用也相對便宜,當然這會因為不同的產業和競爭程度而有差異。你可以在後台看到即時的廣告流量資訊、完全掌握每日的廣告預算和最大的CPC(Cost Per Clicks,每次點擊廣告時你所需要付出的成本)。
目前臉書的廣告根據行銷目標的不同有三大類型,分別是提升品牌意識、考慮性以及轉換率,每種類型有5個細項,總共可以使用15種不同類型的廣告,去抓住你的潛在顧客的目光,來達成促進銷售、增加品牌意識、曝光量等目的。
如果設定和管理不當,可能會花很多錢,效果不如預期,甚至比Google廣告來得更慘。像是如果商店的實體店面只有在一個城市,那麼推廣起來就有其困難度,除非有做線上的電商銷售,也許才不會讓廣告預算白花並轉為錢潮。
此外,相較於B2B的市場,臉書的廣告操作比較適合B2C,但缺點是在潛在消費者尚未熟悉你的品牌前,太早將消費者導入購物歷程中可能會使轉換率下降。
1. 使用設計不佳或是像素太小的圖
在視覺化資料的時代,如果你的圖片不夠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像是很模糊或是色調很暗,甚至是畫素很差,想要有很好的廣告成效根本就是天方夜譚。當然,如果你想要用Kuso的方式逆向操作就不在我們的討論範圍內了。
2. 鎖定的族群不夠精準
很多人在設定廣告時總不夠精確地去想他們的主要目標客群長的樣子。這裡並不是指他們的長相,而是主要目標客群的Persona。
你可能會有幾種不同類型的族群想要鎖定,如他們的性別、職業、年紀,而在生活裡或是工作中可能遇到最大的問題是什麼、會想要解決什麼樣的問題,而你又能提供他們什麼樣的解決辦法,是讓他們會想要購買你的商品或是服務的。一旦你建立好買家的Persona之後,就可以直接針對不同族群的需求,在廣告中直接戳中他們的痛點。
3. 鎖定的族群樣本數不夠大
廣告的目的無疑是為了要讓更多的人看見你,並期望未來這些人都能成為你的消費者。但是當你鎖定的族群樣本數不夠大的時候,想要透過廣告帶來實際的轉換確實是有困難度的。當然,這和產業的結構、對該商品或服務有興趣的使用者之市場大小本身也有很大的關係。
這裡我無法告訴你鎖定的族群樣本數明確的人數要多少才算是夠大,但是一般來說,會希望人數至少要超過10萬以上,可是切記鎖定的族群要夠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