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台灣歷史「清治時期」、「日治時期」、「國民政府遷台」的前因後果,談到人文、經濟與發展的影響。接著上台灣建築史,從建築形象看不同時代賦予的故事,有歷史背景做基礎的話更容易深入賞析建築物的精神內涵,深受時代、民族、地區和思想、文化所催生的建築物。深深體會「建築史」為何要放在青少年最高年段授課,這堂課必須放在經歷過其它課程,踩過每一年段的階梯後才能通達的高度。
1895年因「馬關條約」臺灣進入日治時期,台灣建築史上進入嶄新的一頁。
之前多是明鄭時期從對岸帶來的建築技術,閩粵式建築。尤其是閩南建築最普遍(粵式建築因清治時期管制廣東人渡台而減少);日本明治維新,赴洋留學生帶回建築科技與技術,臺灣這塊土地讓他們大展了身手,第一棟鋼筋混泥土建築出現在1909年的台北(台北電話交換所),相較日本本土的第一棟鋼筋混泥土建築(1911年,三井物產株式會社)還早了三年。日人用西洋建築技術在臺灣留下許多美麗的建築物,有維多利亞風格、古典風格、簡化的哥德式風格、折衷風格…台中市這時期珍貴的歷史建物有仿法國馬薩風格的「台中州廳」,辰野式紅磚結合古典風格的「台中市役所」等。
1949年國民政府自大陸撤退遷台後,為對抗「文化大革命」,為解國軍思鄉情愁,全台建設起北方宮殿式的建物,推行「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台中市這時期的建物代表有「台中孔廟」、「台中高農實習旅館」等。
「建築」與「歷史」分開來個別看,歷史講的是這塊土地過去發生的故事,我們從歷史中,看到人類文明發展的精神高度呈現在科技、藝術、文學與政治面向上,講人類文明興起與衰落的跌宕紀錄,例如晚清的困局,在虎視眈眈的列強中試圖振作為時已晚。百姓不滿聲浪滔天,起義的革命份子裡,孫文能站上鰲頭並非偶然,深受西方民主思想的非只有孫文,但孫文手裡有民主國家未來的方向,不只為了反清而革命,更為實踐民主主義這思想…。講述這段歷史時還特別關注孫文逃亡英國與日本的事蹟,引導孩子們重視閱讀產生的影響。孫文在大英博物館的圖書館留下借書資料,他辦了讀者卡長時間在圖書管裡閱讀,根據學者研究指出,孫文後來提出的「民生主義」、「平均地權」很可能就是這時期從閱讀亨利.喬治的著作中整理出來的。在日本居留的階段還收過催交書款的帳單,還附上一張150種圖書的清單,可見得他的閱讀量。從史籍資料上可見孫文不喜歡小說雜著,專讀政治、經濟、歷史、地理、哲學與軍事類圖書。孫文自己說:「我一生除革命外,唯一嗜好就是讀書,我一天不讀書,就不能生活。」革命不忘讀書,讀書不忘革命。
台灣建築史講的是建築形象的歷史與民族性,講的是無可匹敵的視覺藝術,建築本身就是最大體積的雕塑,建築本身就是最大面積的繪畫,勝過任何的造型藝術……講建築物內部空間才是主要,滿足居住者或活動者的心靈與精神需求。例如1972年落成的國父紀念館,當年由王大閎建築師從競圖中脫穎而出,王大閎是台灣受完整西方現代性建築教育的建築師。當時的「巨人」當權者不喜過於西化的設計,違和「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向世人宣示中華文化政權正統性。
王大閎的設計圖多次被提出「增加中國風味」,王大閎堅持國父紀念館設計立意:「我國現代建築有三個方向可走。我們可以追隨現代西方建築,也可以抄仿我國古代宮殿式建築,或者創造有革命性的新中國式建築。…為國父紀念館設計的準繩,假如採用現代西方建築是很明顯的用不得體。如果抄仿我國古代(尤其是清代)宮殿式建築,則更不適宜,因為孫中山是推翻這類建築所象徵的滿清政治制度。我們唯一的方向是走向一種能表現孫中山偉大性格及革命創造精神的新中國式建築。」設計者的堅持與意識型態在現實中膠著對抗,想拍板定案還得看老蔣的決定。總統府祕書長轉知王大閎:「總統指示,應在外型方面加強中國建築之色彩」,事實上,根據非官方紀錄,當時老蔣說的是「這是棟西洋式的建築」。
後經多次修改,總統仍未滿意,說正面的屋頂不應掀起。王大閎將仿唐宋官帽式的屋頂正面向上朝天際掀起,這突破之舉,不只打破傳統建築屋簷線的走向,更增加了建築物的整體動感與向上的氣勢。王大閎回覆蔣總統,說明此舉正像是革命推翻滿清舊朝的精神,正面掀起呼應著國父辛亥革命成功,「掀起革命的一角」1967年8月10日獲得總統批示可。王大閎的現代建築之路何嘗不是經歷了一場革命。
升上12年級,孩子們可以從建築史這一路回顧過去11年的學習歷程,所學的形線畫如何展現在建築物的線條上,藝術與韻律性如何具體地成為建築物的規律結構,希臘、羅馬神話如何化為建築物的形象風格,回頭看小學三年級時的世界歷史課,清楚人類文明不只是有能力為生存打造一處「避風雨」、「避群害」的屋舍……12年級的他們會懂,建物本身是人類文明精神高度的具體展現,回顧過去所上的歷史課,連結上每個時代的文明,文明都曾以建築的形式留下印記,那些矗立的建築物是無聲的語言,是可看見的音樂,是具體的詩意。
作者:陳明源 / 秋穗實驗教育教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