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期間,與朋友們聚會時,一位友人聊起她念小班幼兒園的兒子上個星期書包裡多了兩本課本-注音和數學。她問幼教老師「不會太早給嗎」?才唸小班「不會太早教注音和數學嗎」?
「贏在起跑線」似乎成了魔咒,扣住大眾對社會的焦慮而大施魔法。或許多數的人對社會、對未來的世界是感到不安的,他們此刻就生活在焦躁不安中,這樣的經驗,讓他們將不安的想像投向未來,他們設法改變未來的方式就是早做準備,問題是也太早了吧!為了追上「別人早已準備」不得不「更早」提前準備,讓起跑線一再向下修…。想想:由一群沒有童年的孩童長大後接手這個世界,他們又會如何培育出下一代的人類呢?
回到當下的現在,試問正接管這個世界的大人們,我們感到快樂、安詳嗎?我們仍懷抱著對世界的好奇與熱情嗎?我們相信這個世界是安全、和諧的,我們正積極朝這方向努力前進,不是出於空泛的想像,而是踩著踏實的步伐,我們可以看見每一天自己與世界互動的軌跡,明白自己所做是對這個世界正向,有益的行為。實現「希望」、「夢想」是架構在行動的基礎上而非空想中,因此我們檢視行動,修正行為,產出信心,驅除心理作祟的「焦慮感」、「不安全感」,重新拾回單純的美好生活?
孩子本身就是單純美好的化身,他的舉手投足,每一次呼與吸都是美、善和真的詮釋。而將孩子引向焦慮與不安的往往是大人,是大人滯留在困境、競爭的消極漩渦裡還未掙脫出來,無法堅定為孩子指向光明處。反倒是懷著預言孩子「你若不早點學習,你將會很辛苦」的預設立場,將自己的不如意與挫折感轉換成督促孩子快快進入現實世界的壓力,剝奪孩子的童年,推入知識學習的牢籠,吸取足以換取令人安心的分數或名次。
觀察你的孩子,你會發現他們有多聰明,對於「主動學習」這件事。只要你夠細心,你絕對能發現這個事實-「要他們停下學習是不可能的」。他們被視為不想學習、缺乏學習動力,大多是不接收你給的內容或方式。他們天生就是充滿好奇心的熱愛學習者,只要你不阻斷孩子的行為,全心全意的去觀察你的孩子,你會看見孩子一直都受好奇心吸引,自然而然進入學習的領域,去滿足自己對這世界了解的渴望-證實孩子都是天生的學習者,幾乎沒有例外;一位沒有享受過真正自由的大人如何帶領孩子認出並珍惜早已在他們身上的自由。一位不快樂、缺乏愛、總是擔憂這個、煩惱那個的大人,又要如何帶領孩子走向身心健康、發展出和諧、安詳的群體關係呢?反過來說,一位快樂、充沛的愛、具信念的大人,他可以堅定地帶領孩子適性的發展,不急躁、不擔憂,創造出一個環繞著安全感與信任感十足的學習環境才是。
回頭我們來談談成年人的世界。由大人們經營的社會裡確實充斥著許多令人擔憂、不安的事件,那些非公理、非正義、偽善、偽真的環境,例如黑心食品影響大眾健康、各種詐騙危害國家經濟、破害自然環境造成生態浩劫…。人們基於貪婪、私慾編織出來的網,吊掛在通往美好生活的道路上,一時不察的人們往往黏著網上難以脫困;成人們的心智足以明白這是怎麼回事,明白這些偽善、偽真的原因,明白人們為何受貪婪、私慾驅使而背離他們建構真善美的生活,加入結網的行獵。但是孩子們不明白,孩子們不會喜歡閱讀社會新聞,他們喜愛童書,深受森林中動物們的故事吸引,長大一些愛好神話書籍,他們崇拜神話英雄的正義力量,青春期他們讀傳記,效法偉人、聖賢的內在涵養與撼動世界的精神力量……孩子走向成人的過程裡一直流露出真、善、美。
放下不安的魔咒,孩子可以在各種情境下找到學習的方式
「挑戰困難的精神」、「面對危險的勇氣」是人人具備的,「智慧是靈性發出的光芒」也人人皆有;成人們明白「無常」、「意外」、「人生的道路不會全照著自己的規劃而開」,總而言之人們難以免去「阻礙、艱難、困境…」這些我們急於從夢想清單中剔除的項目;從這些逆境、考驗帶來的是:「態度反映出心智的成熟度」。人們可從面對困境的態度檢視自己心智的成熟度。當自己無法處理或處理不了的時候,是什麼心態?選擇逃避、怪罪或是面對、承擔?人們對於處理不來或無法處理的事件,多數是沒把握的,所以才形容為「困境」。面臨困境,心智裡有那些素質力量介入,決定了智慧將發出多大光芒。
當「愛」、「勇氣」、「信念」、「意志」、「圓滿」…這些正向素質介入困境,智慧的靈光終將具體化,展開冒險、挑戰的行動!如果人類的本質裡,都已具備這些正向力量,可以展現在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和每一個時代中,我們回頭檢視和詢問的是:人們對未來世界的焦慮與不安,為何要繼承給孩子?在孩提時,在他的腳趾前就劃出一條「起跑線」,為這個滿是機會與希望的世界劃出競爭與不平等的區隔線?
作者:陳明源 / 秋穗實驗教育 教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