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未來時代的教育 / 國中課程「世界地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2022/3/26 教育分享座談 報名中

2022/3/26 教育分享座談 報名中

要具備未來的競爭力,現在該培養什麼能力?未來的競爭對手還是「人類」嗎?機械、人工智慧不會成為孩子日後的對手嗎?不會被科技取代智能與人力嗎?不會被科技大幅削減就業市場嗎?

面對迅速變遷的時代,抱著駝鳥心態,難以迎接未來。眼前這時代網際網路連結智慧型手機產生的便利性,已顛覆了人們對通訊、經濟、消費、娛樂、學習等模式,更便利、更迅速,也更加深人類依賴科技的程度,這個事實彷彿讓人成為一頭栽進網路世界的鴕鳥(低頭族)對真實世界的改變越加無感,

仍持著舊時代觀念的人,還停在工業革命之後的時代需求,需要識字建立檔案、操作技術、人力分析、資訊管理、營運管理…這些職能需求(現在運用程式已可以解決大部分人力,在未來用大數據、人工智慧將取而代之); 過去的時代,學校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以投入經濟產業,孩子受教育只要順應體制,認真讀書、考試,取得學歷文憑,大多能順利進入就業市場。在過去甚至是憑藉考試制度來汰選人力,這樣的時代已經過去(科技產業兩大龍頭:比爾蓋茲、賈伯斯不以學歷來翻轉時代。)如果你望向未來,未來的職能需求是什麼?誰能精準預測?為我們預先儲備這樣的能力?恐怕難以預期!光憑「大數據」、「人工智慧」與「基因工程」這三個就夠嗆了!未來的生活型態將難以想像,面對未來這樣的趨勢,還以考試取得文憑為目標嗎?以一般社會大眾來說,目標是讓孩子過平安富足的快樂生活,但選擇什麼方式才能達成呢?沒有頭緒只好跟著走,選主流教育,選名校總不會錯吧?

時代快速變遷,全球教育現場也變異中,以新時代為趨勢,新的一波全球教改喊出的口號是「終身學習」。家長們重視子女教育應該理解教育改革的動機和時代的相關性,這一切是為了因應「世界變動速率更快」、「知識更新週期更短」,「還來不及翻新,所學的已不足應付未來!」一般學校所教的顯然已受到時代劇烈震盪,為了支付未來,教育紛紛向科技靠攏,使用電子產品教學,以科技與生化產業為目標培養人才,瞄準人工智慧、機器人和基因工程等項目…為不可預期的未來加速。

在「未來」還未兌現之前,站在「現在」看清趨勢,看清世界當下的演變--眼前的便利生活與地球環境惡化相關聯的事實。如果還採鴕鳥心態只想著自己的保障,不願抬頭看清楚地球環境,看清世界變化與人類創造力緊密的關係,投資孩子的教育仍是選擇跟著時代走,跟著主流走,我們將難以認清人類的本質、創造力與環境是和諧共生的關係,而繼續走上對抗、競爭與破壞的道路,繼續擷取、消費地球環境來服務人類。如果家長的目標是期望自己的孩子將來「過平安富足的快樂生活」你得深思世界整體的變化,不光是個人的需求,一個人難以單獨過平安富足的快樂生活,在自然生態逐漸傾頹毀滅,氣候變化越來越劇烈的世界裡怎麼一個人安身立命不受侵擾,過上平安富足獨自快樂而無視他人的生活呢?ㄗ

在國中階段「世界地理」課程中……我們針對非洲火耕做了深入介紹,讓孩子明白地球村裡,在我們頭上共同的這片天,如何受地球村民影響而風雲變色 ; 向學生簡易描述「火耕」:火耕盛行於熱帶雨林區,是以放火焚燒森林獲得耕地空間。非洲農人將森林焚燬後留下灰燼當成土壤的養份,從事粗放農業,不施肥、不除草、不澆水(熱帶雨林,雨水充足),土壤養分隨著時間耗盡,產量不足時農人就會遷移耕地焚毀下一座森林過著游耕的生活方式,人類依賴這項農業技術生存已有數千年歷史 ; 林地火耕後再恢復成為森林約需15年的歲月,農人利用幾個耕地輪流遷移耕作……到了19世紀人口爆增……21世紀醫學、科技進步大幅降低死亡率,農人得提高產量才足以養活激增的人口,意味著也得擴大耕地投入增產,因此焚燒更大面積的雨林。隨著時間增加人口持續增加,耕地卻無法再增加,為了不讓土壤養分降低造成產量縮減,因此縮短遷移的時間,一片耕地原本使用三年才休耕,現在得提前遷移,等不足15年恢復的雨林就必須遭到火焚,林木未長到足夠的數量與高度就焚燬,代表灰燼的數量也不足已支撐土壤的養份長期耕作,這情況進入惡性循環,每況愈下,土壤缺乏林木保護流失嚴重,長期下來導致土地沙漠化。

與世界脈動同步的地理課程

與世界脈動同步的地理課程

火耕農業盛行於全球的熱帶雨林區,不光是非洲,南美洲亞馬遜熱帶雨林、東南亞地區、新幾內亞島等當地居民都以燒墾、火耕方式謀生。然而火耕並非是摧毀森林破壞生態的唯一黑手,還有採伐、濫墾導致森林劣化成為影響地球溫室效應的幫兇。森林是主要溫室氣體的吸收者,樹木從大氣中吸碳,但由於森林總量減少,排碳量已大於吸碳量,不再是碳匯了。這是個令人憂心的問題。

這個令人憂心的地球生態問題,在溫室效應無法儘速獲得改善之前,是全人類和地球生物共同的嚴重問題,不積極面對可能加劇成為大規模的毀滅,造成巨大的生態損失,影響的層面和深遠難以估計。目前迅速變遷的世界不是單線朝著便利生活發展而已,科技發達的同時世界也在傾頹著,再回到教育的議題上,我們看見什麼?怎麼為孩子的升學做選擇?為孩子的未來提早做規劃?現在得做什麼樣的規劃?我們留給孩子的未來是什麼?考試、取得文憑、進入就業市場、謀一份稱職的工作?然後過上平安富足的快樂生活?

「世界地理課」不是指出地圖,背誦地理位置、經濟和文化還有氣候與水文這些知識(以上知識我們授課時同樣有提出,但不放在學習重點上,重點在於…)我們希望孩子從中發現自己與世界的關係。這項關係深切的認同才能發現生命是彼此僅密不可分的連結,孩子才能立足地球環境真正的與世界和諧共處,將生命本具的創造力展露在宇宙(地球)生生不息的脈動上。

面對「世界變動速率更快」、「知識更新週期更短」、「還來不及翻新,所學的已不足應付的未來!」教育的核心應該放在引導孩子運用自身的能力,而不光是增加他的知識。孩子若有學習意願、不缺乏學習動機,就能看見孩子在學習中散發著活力,我們應該致力於如何持續培養孩子的創意與好奇心,讓孩子能用創意革新生活型態,讓好奇心領導自己不斷學習與持續前進!孩子運用自身的學習能力,在任何變遷下自主學習,就能因應迅速變遷、難以預期的未來,無論未來如何更新知識,自己保有學習的熱忱,終能跟著時代一起脈動。

作者/陳明源 教學長 (台中市秋穗實驗教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秋穗實驗教育自學團的沙龍
3會員
14內容數
青少年,國中高中階段實驗教育,協助學生銜接大學及社會階段。尋找人生方向、邁向獨立責任、培養自主學習。
2022/03/22
教學理念 協助學生們打好英語聽說讀寫的基礎,並且面對拖延問題及學習處理問題。
Thumbnail
2022/03/22
教學理念 協助學生們打好英語聽說讀寫的基礎,並且面對拖延問題及學習處理問題。
Thumbnail
2022/03/22
2021秋季的生命教育課程,目的在培養孩子對一份生命的重 視與反思,以及對爭議事件的探討。希望他們能在這堂 課後,於今後明白每個生命的珍貴,以及對死亡能有不同的看法。
Thumbnail
2022/03/22
2021秋季的生命教育課程,目的在培養孩子對一份生命的重 視與反思,以及對爭議事件的探討。希望他們能在這堂 課後,於今後明白每個生命的珍貴,以及對死亡能有不同的看法。
Thumbnail
2022/03/20
夢想帶來創造,創造改變時代。
Thumbnail
2022/03/20
夢想帶來創造,創造改變時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們究竟身在什麼樣的世界? 人在學會用火焰後就立刻與其他動物有所區別。能駕馭火焰,其實是門檻不高的任務,每個會用火的人都能享受高溫所帶來的成就。對比今日 AI 工具的興盛,同樣是每個人只要具備基本資訊力,就能躬逢新世代科技所帶來的新體驗。 然而,正當我們透過下指令,輕鬆的享受 生成式 AI 工具
Thumbnail
我們究竟身在什麼樣的世界? 人在學會用火焰後就立刻與其他動物有所區別。能駕馭火焰,其實是門檻不高的任務,每個會用火的人都能享受高溫所帶來的成就。對比今日 AI 工具的興盛,同樣是每個人只要具備基本資訊力,就能躬逢新世代科技所帶來的新體驗。 然而,正當我們透過下指令,輕鬆的享受 生成式 AI 工具
Thumbnail
近幾年科技進步有感,今年的「AI」熱潮更是不容小覷,相關股票大漲、企業經營模式改變,教育環境提升,以及整體社會便利性提高……。我們的生活開始走向大規模自動化,科技的快速發展雖然帶來不少好處,同時也存在著隱憂。 人類負責進攻,機器人準備助攻 #為甚麼要發展AI 高科技的發展又確實是一柄雙刃劍。
Thumbnail
近幾年科技進步有感,今年的「AI」熱潮更是不容小覷,相關股票大漲、企業經營模式改變,教育環境提升,以及整體社會便利性提高……。我們的生活開始走向大規模自動化,科技的快速發展雖然帶來不少好處,同時也存在著隱憂。 人類負責進攻,機器人準備助攻 #為甚麼要發展AI 高科技的發展又確實是一柄雙刃劍。
Thumbnail
現代社會出現了許多斜槓工作,這些職業常常被傳統觀念認為只是打零工的小職缺,甚至常被說沒有一個「正職」。然而,隨著社會的變遷和科技的發展,傳統的觀念已經無法適應現今的社會。
Thumbnail
現代社會出現了許多斜槓工作,這些職業常常被傳統觀念認為只是打零工的小職缺,甚至常被說沒有一個「正職」。然而,隨著社會的變遷和科技的發展,傳統的觀念已經無法適應現今的社會。
Thumbnail
2017年初耐吉公司宣佈,即將把在各國生產球鞋的工廠全面自動化,這意味著將會有五十多萬個勞工失業。除了耐吉,不管鴻海、台達電、或者任何以大量生產為主的工廠,在蓋新廠時,一定都是以全面自動化為唯一選擇。 近年來不斷有經濟預測分析所說的:「xx年內什麼行業會不見」已經不是預測,而是現在進行式,專家所說的
Thumbnail
2017年初耐吉公司宣佈,即將把在各國生產球鞋的工廠全面自動化,這意味著將會有五十多萬個勞工失業。除了耐吉,不管鴻海、台達電、或者任何以大量生產為主的工廠,在蓋新廠時,一定都是以全面自動化為唯一選擇。 近年來不斷有經濟預測分析所說的:「xx年內什麼行業會不見」已經不是預測,而是現在進行式,專家所說的
Thumbnail
所謂風水輪流轉,人類社會再次的受到工業化挑戰,人才的需求從原來的專精、專業型領域,逐步地改革換新,轉為博學、整合應用及強記型領域。過去人類社會從農業社會轉變為工商業的階段中,由農人走向城市而衍生出來的工人、工匠、士兵、老師、官員等各個職位成為了現代專業化的雛形。然而這些職位並沒有生產糧食作物的能力和
Thumbnail
所謂風水輪流轉,人類社會再次的受到工業化挑戰,人才的需求從原來的專精、專業型領域,逐步地改革換新,轉為博學、整合應用及強記型領域。過去人類社會從農業社會轉變為工商業的階段中,由農人走向城市而衍生出來的工人、工匠、士兵、老師、官員等各個職位成為了現代專業化的雛形。然而這些職位並沒有生產糧食作物的能力和
Thumbnail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教育很重要,教育很重要,教育比社會事更重要。 在前一篇文章裡提到:「教育理念違背人性,終究毀在人性!」現在繼續來談談教育怎麼毀在人性!
Thumbnail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教育很重要,教育很重要,教育比社會事更重要。 在前一篇文章裡提到:「教育理念違背人性,終究毀在人性!」現在繼續來談談教育怎麼毀在人性!
Thumbnail
現在的人被教育著為了生存而種植作物生產食物,沒有人懷疑這是錯誤的,森林裡充滿著各種的植物動物,可以食用的植物俯拾即是,只是人類缺乏對於各種可以食用植物的認識,住在原始森林部落裡的人們,可以應用著祖先所留下來的智慧生存,辨識著各種可以食用的植物或者藥草,因此就算沒有耕作或者醫生他們還是能夠本能的生存.
Thumbnail
現在的人被教育著為了生存而種植作物生產食物,沒有人懷疑這是錯誤的,森林裡充滿著各種的植物動物,可以食用的植物俯拾即是,只是人類缺乏對於各種可以食用植物的認識,住在原始森林部落裡的人們,可以應用著祖先所留下來的智慧生存,辨識著各種可以食用的植物或者藥草,因此就算沒有耕作或者醫生他們還是能夠本能的生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