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
◎江仁才
艋舺為臺北市發源地,於今貴陽街與環河南路口,舊稱大溪口,匯聚成第一市街。清康熙四十八年(西元1709年)陳賴章墾號請墾大佳臘,福建泉州之晉江、南安、惠安三邑人士渡海來此而漸成聚落,當時平埔族人以獨木舟自淡水河上游載運蕃薯等農產品與漢人交易,時稱蕃薯市,多元的信仰文化,反映了移民社會的艱辛,香火反映著在地落地生根與生存打拼的象徵。
艋舺大拜拜|台北第一大祭典
1853年(咸豐三年)頂下郊拼落敗的泉州同安人,遷徙至大稻埕經商,械鬥後的艋舺於1854年發生瘟疫,惠安籍漁民從故鄉奉請泉州府青山宮的靈安尊王至艋舺,透過神轎繞行祈福,期能彌平瘟疫,就在行經鬧區時,神轎無法前行,在博筊祭拜問神意後,青山王指示就地建廟,隨後因平安渡過瘟疫浩劫,街民感受靈安尊王的庇佑與靈驗,信徒因此大增,1856年再於艋舺郊區的蕃薯市街(廟之現址)興築新廟,於1859年新廟艋舺青山宮落成。
從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艋舺青山宮暗訪暨遶境」公告資料:「青山王暗訪與遶境是艋舺大拜拜的最重頭戲,也是艋舺最具特色的節慶活動,更是臺北地區宗教觀光的盛事。艋舺青山宮的「青山王祭」,大稻埕霞海城隍廟的「霞海城隍祭」,以及大龍峒保安宮的「保生大帝祭」,並稱臺北市的三大廟會。」
閱讀河港歷史紋理──四塊匾額道艋舺
艋舺龍山寺艋舺營陸路中軍守備陳世恩獻—慧眼慈心匾
清朝的武備制度可以看出一個地方的政治軍事地位,匾額的上款大清同治拾壹年歲次壬申年荔月吉旦(1872),下款欽賞藍羚加都司升銜署艋舺營陸路中軍守備陳世恩敬立,說明艋舺在當時的政治、經濟、軍事已經有相當的地位,也才會「一府二鹿三艋舺」的說法。
艋舺清水巖光緒御筆匾—功資抌濟匾
清法戰爭1884年,艋舺清水巖蓬萊老祖因為助戰有功,劉銘傳上書光緒皇帝表彰獲頒光緒御筆「功資拯濟」匾,現懸掛於艋舺清水巖。同樣位於淡水清水巖也有一面功資拯濟匾額則是複刻匾。
艋舺龍山寺光緒御筆匾—慈暉遠蔭匾
清法戰爭艋舺龍山寺召集民兵協防獅球嶺,法軍敗退後光緒皇帝賜匾慈暉遠蔭(1885),用以感謝艋舺龍山寺的協助和觀音佛祖的庇佑。
艋舺青山宮淡水同知富樂賀獻—以答神休匾
同治己巳「淡水廳」發生旱災,同知「富樂賀」虔誠祈禱上天降下甘霖於青山王前,果然幾日內便下了大雨紓解了旱象,富樂賀為了答謝青山王的保佑特別臨摹李陽冰(少溫)獻給縉雲縣城隍廟碑最後四個字「以答神休」來感謝青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