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山報第十一期】衝破枷鎖為自由而戰──專訪溫州街殷海光故居

2022/05/11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20/011
◎蔡珮琳
自由的倫理基礎有,而且只有一個:把人當人。──殷海光
殷海光故居正門
現在的臺北市大安區青田街、溫州街、永康街一帶,曾是日治時期臺北帝國大學(今臺灣大學前身)許多教師的宿舍群,國民政府來臺後仍是不少教授、學者的居住地,見證了早期知識領域與公共議題的發聲,亦陪著莘莘學子走過戒嚴、白色恐怖等黑暗時期,只是隨著時間流逝,如今這些記憶逐漸被新興住宅覆蓋、淹沒。從和平東路一段走入溫州街,撲面而來一種恬淡、小眾的氛圍,拐彎再拐彎,位於一巷弄的深處,還完整保存了一棟具有時代意義及思想價值的房子,就是殷海光故居,屬於市定古蹟,目前由殷海光基金會經營管理。
1949年台大聘請殷海光擔任哲學系講師的聘書
殷海光出生於1919年,是著名西方哲學研究者及自由主義發展的推手,短短不到五十歲的人生歷程很是跌宕起伏。1947年殷海光進入《中央日報》擔任主筆,曾發表著名的社論《趕快收拾人心》,希冀在政權的更迭中,民主陣營可以得勝。而後1949年殷海光隨著《中央日報》撤退來台,原是欲透過輿論為國民黨在臺灣的執政鋪路,卻不想國民黨開始走向專制獨裁,與殷海光原支持他們的初衷已背道而馳。殷海光開始抨擊國民黨,也加入雷震的《自由中國》行列,致力推行在臺的民主自由思想,由於抨擊太過激烈,同年殷海光被趕出了《中央日報》;但殷海光在西哲學術研究上的地位早已奠定,便受到當時臺大校長傅斯年的邀請,擔任臺大哲學系的講師,由於課程頗有深度,教學亦有熱忱,受到許多學生的歡迎。
當時房子的興建運用許多已拆除工地的建材,如日本引進製磚技術製成的TR磚
殷海光與夫人夏君璐結縭後,一直住在《中央日報》位於松江路的宿舍,後因女兒殷文麗準備出生,需要更大的生活空間,改搬到臺大所屬溫州街的十八巷九號 (今十八巷十六弄底)。許多人會誤以為殷海光居所是承接日治時期的宿舍而改造,但其實並非如此,因原處入住前幾近廢墟,故殷海光是在既有的建築基礎上重建。屋舍的格局強調實用主義,主臥擺放在格局的正中間,可通往客廳、書房、女兒臥室及庭院,窗戶則是大扇透明設計;內部白牆綠樑,外部則為藍白組合的三角屋頂矮房,是揉入日式的眷村風格房子。
2020年殷海光故居
殷海光在臺時因政治立場與當局對立,在1960年代被禁止公開在臺大授課,而後的幾年歲月亦在家中受到特務監視,壓抑的生活及抱負不得施展的抑鬱,以致1969年即因病逝世。夫人為免留地觸景傷情,又因在臺舉目無親,草率將家中東西處理掉後便攜著女兒至美國投靠親戚,只保留了殷海光的著作及稿件,家具、物品皆無所存。目前故居還保留的資料,皆是1993年殷海光基金會成立後,透過董事們大力地蒐集,才逐一將殷海光的面紗更清晰地揭開。
1960年代殷海光與房子的合昔
放眼周遭的老建築,面臨到的命運和待遇皆不相同。殷海光故居得以被保存至今,首先要感謝臺大中文系的梁榮茂教授,在後來居住在此的期間,儘量維持殷海光在世時的模樣,只微微裝修並調整空間上的運用;再加上殷海光的政治敏感度,及在學運上的持續影響力,使宵小們也避而遠之。而後約1996年殷海光基金會接管後才著手故居的修復,因人力及經費有限,直到2008年才正式對外開放。
殷海光基金會現任執行長 謝嘉心小姐
目前殷海光基金會的執行長謝嘉心小姐,五年前因緣際會下被前董事聘請進來,即便初期對殷海光的認識不足,也不熟悉文化資產或社區營造,但從做中學,再透過與地方文化團體的接觸,慢慢累積自身的養分,「自己要先有很大的能量,才能把更多人拉進來」。基金會的營運過去皆仰賴董事們的幫忙與私募,唯獨今年因主要贊助者資金無法挹注,才開始對外募款,然成效仍舊有限,希冀能透過與政府或其他單位的研討會、合作案等獲得資源,方能突破窘境。
殷海光故居目前的常設展為運用展版的方式介紹殷海光的生平、家庭與思想,並展示信件、手稿及照片等,亦有播放公視的紀錄片。未來展示內容規劃欲將戰後初期對該時代有所貢獻的人一併納入,如雷震等,去多方詮釋自由主義的發展歷程,使故居不單只是殷海光的故居,更是推廣自由與民主思想教育的重心,再結合多媒體技術,以突破場域限制,敬請大家拭目以待。
  • 參觀須知:免費參觀。專人導覽須提前兩週預約,團體參觀最多20人為上限。
  • 開放時間:時間:週二、四、六為11:00~17:00,週三、五為13:00~17:00,週日及週一休館,國定假日另行公告
  •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溫州街18巷16弄1-1號
  • 電話:( 02 ) 2364-5310
  • 目前殷海光故居亦有招募志工及工讀生,如有興趣可逕行撥打電話詢問。
粉絲專頁: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林語堂故居
林語堂故居
因樂活的林語堂先生,還有愛做夢的舒喜巷,而有了《前山報》的發行。這份刊物包納了前山、大士林區的在地故事,亦會介紹臺灣地區的其它館所,請您跟著《前山報》的放慢腳步品味生活,聽聞更多的城市故事,體會單純的初心。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