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山報第十期】巡繞邊境 在山河之間尋找回味之路

2022/05/10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020/010
◎黃飛霖
日本動畫《河童之夏》序曲,河童「小酷」跟著擅長抓魚的爸爸央求官員不要填補他們所居的沼澤地,豈料官員懷疑河童爸爸是要告發他們違法的事,因而出刀砍殺,就在要斬草除根殺掉小酷時突然地裂,小酷掉入裂縫中,隨即合攏起來,變成了一顆化石,等待在某一個時空解除封印。
存著一顆純真之心的河童化石,在不同的地方被發現,在即將開發或已建設的地方出土,被有老靈魂的人拾走,一同踏向尋根的邊境旅行。赤子之心如我,在近十年的台北邊境小旅行中,有些生活體驗直通內心感受到人親土親,切確而真實的浪漫傾聽,在時空中感受到無形人文已變。
活水頭

人味帶情 尋找無形認同

在山河之間尋找回味之路
街區之中最要的莫過於要接觸「人」,人味帶情,一個淺淺憨笑都有可能開啟話題之鑰,對生命有感觸之有緣人,會跟你說他們的青春,歡唱以前日本語的國小校歌,帶你回憶起台灣七十年代的十大建設,說著水圳曾有魚、蝦、蛤,而非當今水泥水溝,種種對談成了篇篇青春回味。
因緣分連結與不同的老屋主人對話,有許多故事在腦中盤旋,有些對話不是靠史料對照就能判斷其真實性,彷彿活歷史般,你必須要有以看「關鍵時刻」節目的心情,順著講者的情緒起伏,走進與談者的青春記憶,才能牽起切確而真實的互動。
好比如有一次我聽到了一位阿伯跟我說:日本時代的士林曾經抓過「河童」的故事。
園山水神社會用鹽包祭拜
在地的長輩都會對小孩說,不要太靠近水,「毛生仔」會來找去玩,生活在沼澤水岸的「河童」之於「毛生仔」,又之於「魔神仔」,皆本於一意,攤開士林與北投地區的舊地圖,確實有「魔神仔溝」、「魔神仔古道」這樣的鄉野地名,迄今還依然通用。
士林的水道遍及平原區域,其上游即是從大屯山而下,河道與山路之間是很重要的在地生活路徑,從村落走到邊境形成了生活圈,產生了生命安危的防護思考。這也就不難想像,山河幅員廣大,起伏之間就容易發生危難,河童又或是魔神仔之召喚也就隨之到來。
士林的都更正如火如荼的展開
河童的故事讓人對「水路」產生好奇,士林擁有大屯山系的水源,曾被譽為世界頂級水源,而一個城市的建設,最重要就是水,在日本時代,日本政壇內的改革派從西方引進水道文化到台灣,台北的落實地區其一就在士林,士林居民從此時就有自來水可飲用,這也是日本明治維新改革下的延伸,大大改善清領時代因飲用河水而得到傳染病之苦。
因水源獲得穩定品質,公共衛生也大為提升,間接讓士林的交通、飲食、公共建築帶著一款日式歐風,當代日本人來士林會有懷鄉之情,有其中之發展源流。
某日天晴,帶著郊遊的心情走入士林自來水廠,巡走參觀廠區山腹間的歐式「活水頭」建築,無意間發現不遠處的「園山水神社」,桌上放著一包鹽巴,還有數根小黃瓜,在當時還有公、母珀犬相守之神社,不知其水神為何名,腦中浮出一線牽:士林的阿伯說這裡有河童出現過,河童愛吃小黃瓜,其河童住在水源純淨處,而這裡就鄰近水源頭,河童在這裡應該能安心過日子吧!
河童雖沒在這個人跡罕至的地方對我招招手,我卻在此時空對話中產生了認同感,阿伯說的河童存在應該是真的!

元宵節提燈 尋找回家的路

我愛水岸老城區,原因在於我出生長大於板橋江子翠河岸邊,在這個河岸老農村裡,過去有肥沃的土地,是淡水河之名的起頭處,也是過往大台北種菜最廣最多元的農業處,七十年次的我,跟很多人描述我的童年是在一個農村鄉下地方長大,在這個都市發展迅速的板橋,實在讓人難以想像不久前還是農村時代。
交織於腦中記憶最喧囂之刻,落在元宵節這天。天色微暗的元宵節,一群小朋友們勾提著燈籠,一手持著長線香,一邊走一邊放沖天炮,在田邊的小路亂逛。對男生來說帶著一點點冒險行進,而特別是對國中以上的女生來說,意義就不一樣了,這晚是對未來另一半的祈尋之行,鄰居姊姊總會吆喝我們一群小跟班壯膽,一起去河岸邊的菜園「偷拔蔥」,祈求長大後會嫁給一個好老公,奇特的是那天菜園的青蔥總多青白分明又高挺,她們也不貪多,就拔一根後就快速離開。
江子翠河岸農地已經沒有農夫
數年之後,再回到江子翠的河岸農地已經沒有農夫,已沒有水路小徑,良田在近年拔地而起蓋大樓,田邊土地公已集中管理,沒被剷平的土地公廟被改了方位,或褪去過往純樸,改以塑模而造的寺廟建築,在地已經沒有元宵過節氣氛,那些鄰居姐姐們,失去了對元宵偷拔蔥的興趣,當然也不會想指望找到一個好老公依存過活,反而都精明幹練。
社子島親族相聚慶元宵
與江子翠一樣同為水路交會沖積而成的「社子島」在這幾年積極復興元宵節傳統習俗—「弄土地公」。台北市社子島過往因為被劃分為滯洪區禁建令,將近半世紀的光景封存了這個地區的發展,也保有在地純樸的信仰文化,說是台北少有的田園秘境一點也不為過。
據信「弄土地公」習俗已經傳承百年,為春節活動的最後一場壓軸,為了要祈求新的一年大發利市,討個好彩頭,故藉由「弄」土地公的方式以求達成心願,在士林的元宵夜裡,無論是在士林街、三芝蘭,甚至是泉州人地盤的社子,皆可聽到鑼鼓喧天,炮聲隆隆,只要是地方上有供奉土地公的廟宇,土地公的神像皆會被信徒請到小型的輦轎上,舉行據傳超過百年以上歷史之「元宵弄土地公」的活動。
在社子島內的四大角頭「中窟」、「塭寮」、「戲台口」、「港墘仔」的四尊土地公,在元宵節連袂出巡社子島村落,所到店家親族居所,在地上或竹竿上掛置施放鞭炮,藉此歡迎土地公的到來,放完鞭炮後,土地公也會進入室內賜福,鞭炮炸得越旺,店家生意也會在今年越好,也就在這樣一期一會元宵巡訪,各聚落能聯繫感情,互相交流。
老一輩逐漸凋零,歲月在面容刻劃人生痕跡,這個慶典也曾經沒落許多,在地的年輕人除了家族相傳之外,也會號召搬出去社子島的年輕人回來扛轎,讓夜弄土地公的文化復興,這幾年來有逐漸興盛的趨勢,最年輕者是還是國中生,年長者約四十歲。
近年來社子島開發議題也浮出檯面,公部門以「生態社子島」開發在地,過往弄土地公之無形人文路徑也將發生大改變。要是社子島這個社區的老屋子都開發了,或許就會像江子翠一樣找不到舊農村的人文遺跡,弄土地公的文化傳統將因社區人口結構的移動而改,從元宵節慶看人文聚落的變遷,老河口社區的選擇,「不變」其實也很珍貴。
《河童之夏》動畫內容揭露了時代人性為利益之醜陋,也對純真之人提問:在不斷與萬物爭地後,你還能記得回家的路嗎?我們在台北邊境,山河之間的小路行走,在回憶裡思考曾走過的美好。
內湖的碧湖山跡│遇見內湖水梘頭至金龍禪寺
內湖的碧湖山跡│遇見內湖水梘頭至金龍禪寺
內湖平原老村落的形成,恰以山、河之間而居,形成山腳聚落,而其知名近山忠勇山之金龍禪寺,於1953年竣工,迄今已超過一甲子,從荒地逐漸成為內湖在地信仰與名勝。
走訪路線:
內湖捷運站1號出口→內湖梘頭宮土地公廟→忠勇山腳聚落→碧湖水圳→近山生態→金龍禪
淡水的水路山徑│沿著水管路到重建街
淡水的水路山徑│沿著水管路到重建街
「淡水水道」於1896年興建,在1899年供水, 是臺灣第一條水道設施,這項建設規劃給 15,000人使用,這項台北的重要建設與當時的 歐、美水道建設同步,提供廣大居民乾淨的自 來水。沿著水管路認識淡水人文、生態,最後抵達淡水山城最重要的經典老街一重建街,並參訪其周邊古蹟群。
走訪路線:
輕軌《淡江大學站》→淡水水道→淡水水源街 畜魂碑→淡水紅樓→淡水重建街古蹟群一清水嚴祖師廟。
尋找士林水跡│從劍潭圓山水神社到三腳渡
尋找士林水跡│從劍潭圓山水神社到三腳渡
一個城市的建設,最重要就是水,在台北士林擁有大屯山系的水源,曾是享譽世界的頂級水源,台灣日治時代,日本政府改革派於台北地 區引進丹麥、蘇格蘭技師的技術,再輔以歷屆日本設計師設計自來水系統,奠定台北地區的衛生工事。走訪基隆河舊河道,從圓山水神社到士林新街,看見士林超過一甲子的好水歲月。
走訪路線:
劍潭捷運站一號出口→ 自來水陽明山營業處 圓山水神社→ 承德福德宮→三腳渡擺渡口龍舟 碼頭 →天德宮→基河路→士林街福德宮→大 南街口→ 慈誠宮廣場。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林語堂故居
林語堂故居
因樂活的林語堂先生,還有愛做夢的舒喜巷,而有了《前山報》的發行。這份刊物包納了前山、大士林區的在地故事,亦會介紹臺灣地區的其它館所,請您跟著《前山報》的放慢腳步品味生活,聽聞更多的城市故事,體會單純的初心。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