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過度看重金錢
金錢萬惡之源,但卻又是不可或缺的
如何取得中間的平衡點,是我們該學習的
丹麥人DHH. 故事舉例:
小時候覺得100W可以買自己想要的東西
長大後賣了股票後,得到很多金錢,買了很多想要的東西
不用再去上班,但卻沒有絲毫一點愉悅感
看似物質滿足,但事實上卻得不到滿足感
找出真正喜歡的事情
找出金錢背後的滿足感
例如:寫網站、架設部落格、分享價值、幫助別人
書中有句話我很喜歡:
生命中最棒的東西是免費的
第二棒的東西則是非常非常貴
取自: Coco Chanel
其實我們都擁有最棒的東西,只是我們常常會被金錢蒙蔽
我們常常為了工作,忽略家庭、忽略男女關係、忽略朋友關係
我們可以有更好的收入,但必須要記住那些最棒的事物
那些原本你已經擁有的家庭、愛情,那些透過你的幫助的反饋
銀行帳戶的數字只是數字,千萬不要被數字綁架
帳戶是這樣、自媒體粉絲也一樣
數字背後的意義才是我們追求的
很多人都犯下同樣的錯誤
只是我們可能不知道
舉例來說:
我們常常花錢買一些稍微貴的奢侈品
但卻沒有請家人好好吃頓飯
太過重視金錢,很容易影響身邊的人
反而失去真正的快樂
2. 強加自己的金錢觀念給子女
我們常常聽到某某人在大公司領到很多年終獎金
從小被父母灌輸這個觀念,以為賺大錢就是會有一套學習路程
卻忽略自己的感受,追隨著父母所要求的,而忘了自己的初衷
甚至自己還沒有察覺到。
父母常以為別人家的孩子賺多少錢多有成就,而給自己孩子很明確的方向性
解決辦法:
錯誤思維: 我明明比他還認真,賺到的錢卻比他還少。
這會讓孩子建立錯誤的價值觀、將焦慮或不安帶給孩子、讓子女承受過多的心理壓力
台灣社會中呈現很多這種問題…
想法必須更宏觀、用謙虛的態度面對金錢帶給你的價值
更是一種素養的展現。
3. 企圖抓準時機
股票低買高賣,是每個人都希望的
但是有可能嗎?
與其糾結最高最低點的買賣
不如擬定好策略
找出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與策略
找出生活和投資中間的平衡點
少賠一點、少賺一點,換取生活上的品質比什麼都重要
求勝心別太高,得失心越高往往會陷入在盤勢當中
而錯過一些美好的事物
4. 購買不了解的金融商品
別因為自己位高權重,而不敢問一些基本問題
任何人都有擅長之處,也有缺漏之處
在買各種金融商品前,要保持著勇敢提問的心態
那筆錢是你的,不是任何人的,
做決定是你,賺錢賠錢都是你,
就算賠錢也可以知道問題出在哪
因為事前有做研究
事後再來驗證
比起一開始隨便買一檔金融商品
最後賠錢也不知道為什麼賠掉
那就會喪失很好的學習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