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褚士瑩
一、經 歷
1.立志看世界的「國際人」
褚士瑩小學三年級萌生環遊世界的想法,高中第一次出國,立志多看世界,當一個「國際人」。他因為喜歡埃及,在大學畢業後去念埃及 開羅 美國大學 新聞研究所,後來又到美國 哈佛大學研究「美國公共政策在科技領域的發展」。褚士瑩好奇心強、興趣廣泛,除了英語之外,也學會了日語、泰語、韓語、阿拉伯語等多種語言,甚至還翻譯越南文的小說。
2.多元發展,橫跨多媒體
褚士瑩除了寫書,還拍過廣告,主持電視、廣播節目,也曾擔任美國網路公司的客服總監,專門為跨國跨語言的高科技產品,制定全球化計畫,或擔任慈善團體的管理工作。他橫跨多媒體,迎向多元的人生挑戰,讓人無法預料他的下一步。
3.擔任國際NGO顧問
NGO又稱非政府組織,是一種不屬於政府、不由國家建立的組織,也是希望對弱勢、人權、環保等議題提供幫助的團體。NGO十多年前在緬甸執行一個建立有機農場的計畫,希望幫助當地的農民改善生活,褚士瑩投身其中,組織在地團隊,從無到有建置了農場,使當地居民跨出自給自足的第一步。而近幾年,他也不斷提倡關於有機環保、公益旅行的概念。
二、趣聞軼事
1.酷愛苦行僧式的自助旅行
褚士瑩酷愛苦行僧式的自助旅行,他常穿著T恤、牛仔褲、球鞋,背著簡單行囊,就沿著日本東岸或韓國南部走上兩個月,到莫斯科、印尼、埃及、土耳其等地也是一樣,以最簡單的食宿維持最低的消費,沒有同伴,卻能隨緣結交朋友。他在陌生的國度裡,與當地人一起生活,也由於外表、思想、語言與當地人有所差異,使他更加深刻的感覺到自己的存在,並思索生命的意義。
2.隨身日記簿
旅行是褚士瑩創作的主要泉源。無論何時何地,他的背包中總帶著一本日記簿,隨時記下偶發的奇想、特殊的細緻感受、令人難忘的事件、讀書雜感、突然想到的好句子,甚至是特別的夢境,或是一些隨興的塗鴉。這些看起來零零碎碎、密密麻麻的各種紀錄,常可能成為散文的原型或小說的情節,更是一個個難忘的回憶。他建議每一個旅行者都要有一本質感好一點的日記簿,以便隨時作紀錄,而且從出國登機證開始,到票根、收據、糖果紙、飄落在便當盒裡的銀杏樹葉,都收集在小冊子裡,以後只要一打開冊子,旅行時的情境就會自然出現。
P35-2
3.孢子精神
褚士瑩提倡「孢子精神」,強調自己隨時隨地可以迎風而起,憑著獨立自主與自我實現的精神,在任何地方落腳。在旅途中或生活上,不管遇到順境、逆境,都能很好的生存下來。以下是他對孢子精神所下的一些有趣注解:
⑴人的區別在於心的能量不同,而不在國界、種族、年齡或性別。
⑵對世界永遠保持好奇心。
⑶注重健康和保持頑強的活動力,是抵抗衰老最好的靈藥。
⑷如果選擇活下來,就請為自己的幸福而活。
⑸在哪裡都可以舒適的活下來,是優雅的表現。
⑹相信未來。
4.世界共通的語言
褚士瑩擅長多種語言,使得旅程舒適便利,但他也認為這樣可能會使自己錯過許多有趣的人。他在《旅人隨身書》中,強調世界存在著共通的語言,能讓每個人順利溝通,也讓所有的旅行者放心前進。他並提供幾種範例:
⑴八九不離十的比手畫腳:伸出手指左右搖動絕對不會是「可以」,擁抱親吻臉頰也不可能代表「去死吧」。
⑵沉默:拿著一張地圖東張西望,站在一個路口半小時,絕對會吸引耐不住性子的人來指點迷津,這是沉默偉大的力量。
5.與外婆的親情故事
褚士瑩對待老人家很和善,觀察也很入微,這與他是由外婆養育長大有關。他和外婆之間曾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外婆七十六歲時,念高二的褚士瑩,買了三十六色的彩色筆及十二色的水彩送給外婆,告訴她:「白天我們都好忙,沒有辦法陪你,聽你講話,不如把你的那些故事都畫出來,我放學回來以後,你再講給我聽。」外婆說:「我連筆都不會拿,怎麼會畫?」
沒想到兩星期後,原本原封不動的彩色筆和水彩被打開了,外婆坐在客廳的角落裡拚命畫圖,連天黑了都不知道要開燈,她甚至克服白內障的毛病,用她的心在畫圖。顫抖的手畫出顫抖的線條,勾勒出日本天皇如何在她的少女時代,搭著大船來到高雄 西子灣,小女孩跪在地上,只敢用眼角偷偷瞄一下那個像神一樣的人物。
外婆的畫出現在褚士瑩的第一本小說《吃向日葵的魚》中,不只這樣,外婆的畫作受到注意,還在誠品書店辦展覽,她更因此成為臺灣的樸素藝術家之一,畫作送到國外展出。外婆一直畫到不能拿筆、失去意識為止,褚士瑩也一路相伴,親手為往生的外婆梳髮、著衣,猶如七歲時外婆為他穿制服、送他去上學一般。
P35-3
三、作品風格
褚士瑩熱愛旅行,並以旅行作為豐富生命、追求成長的方法之一,而旅行時的見聞與感想,就成為他創作的重要素材。在文壇上,他以寫作旅遊文學知名,也寫過多部小說,包括以埃及六日戰爭為基礎的中篇小說《裸魚》。
由於長期寫作旅行文學及小說,他的文章特別著重於人性觀察,尤其是書寫人性當中友善、熱情或溫馨的種種面相,常令人動容。此外,他對周遭事物的感受細膩,時有令人驚喜或深思的描繪。
四、褚士瑩的旅行平安守則
1.從不同的角度看世界
地球只有一個,只有想像力豐富的人,才有辦法感到滿足,比如說,去香港的時候不要老是想到蘭桂坊,想想西貢或是新界,或者至少找出十種閱讀香港的方式,否則,旅行很快就會變成一則令人厭倦的公式,與日常繁瑣沒有什麼不同。
2.選擇不同的交通工具
每次旅行,即使同樣的路線,都可以選擇不同的交通方式,比如從基隆搭輪船去日本 大阪,或者勇敢一點,在加州租輛在臺北時一直想擁有的紅色敞篷跑車開到墨西哥度週末。特別的交通方式,有時會變得比旅行本身更值得紀念。
3.注意別人的日曆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功課表,幾點起床、幾點睡覺,禮拜幾歡度週末,幾月幾日狂歡過節。特地選星期天到新疆 伊犁的人,必然大失所望,因為邊境商業都市到了週六會關閉,整個伊犁市區宛如無人死城。此般種種,只有同時懂得觀察自己日曆與別人日曆的旅行者,才能享受最飽足的旅行。
4.讓住宿變成旅行的一部分
如果白天旅行已經智慮耗竭,挑戰連連,晚上就該善待自己,睡在舒適柔軟的房間,而不再是克難級的青年旅館。如果是一輩子沒閒錢的人,不妨到物價相對低廉的國家去體驗在豪華飯店被尊寵的滋味,比去造訪再多偉大的名勝都讓人感謝,會成為值得一輩子記憶的事。
5.極力延伸你的味覺
既然旅行是一種短暫的脫離秩序狀態,就不急著在旅行中吃家常菜,也不要因為別人的麥當勞比較便宜就開懷猛吃,或者因為不小心帶太多泡麵,以至於完全不曉得當地食物口味。只要衛生條件過得去,當地人吃什麼就吃什麼,一餐都不要放過。
(節選自《好人一生平安》)
P35-4
五、作品欣賞
●大小剛好的鞋子
最近仰光進入雨季,我早上在前往一個會議的路上,看到路上行人的拖鞋時,忽然想到多年前初到緬甸工作發生的一件事。
緬甸的正式服裝,無論男女,一定是長到腳踝的沙龍配上紅色呢絨面的牛皮拖鞋。除了運動選手會在比賽時特地穿上跑鞋,大多數時候看到全民都穿夾腳拖。既然穿拖鞋的時間這麼多,舒適度就很重要。但是奇怪的是,緬甸人在我眼中好「沒常識」,拖鞋總喜歡買小一號,感覺腳跟都露在拖鞋外面,光是用看的都覺得不舒服。
直到一個當地朋友解釋給我聽:「我們緬甸雨季長,要是拖鞋比腳長,每走一步就會將雨水濺起來,弄溼沙龍的下擺。」
原來「鞋子要比腳大一點點比較好」這種想法,完全不適用生活在一年有半年是雨季地方的人。如果用我們已知的想法看待緬甸人,自然覺得他們莫名其妙,又不是說小一點的鞋子用料少一點、價格便宜一點,何必那麼委屈呢?
實際上,我問了其他東南亞國家朋友,尤其是印尼人,也覺得鞋子長度不能超過腳丫子,是理所當然的「常識」。
從那一刻起,我學會了不要用自己的常識來判斷別人,並且尊重在地的生活智慧,後來的十年在緬甸工作、生活,當時這件小事所帶來的啟示,可以說受用不盡。
我們在工作跟生活當中,也聽到許多人鼻孔哼氣,說「這用腳底想也知道」,或是「那根本就是常識啊」,每次聽到這樣的評語,我總是會為對方冒一陣冷汗,一個不知道自己認知的常識,往往不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人,恐怕才是最欠缺常識、被人背後當作笑話談論的那一個。
去過世界越多地方,我越覺得自己常識不足。通常夏天在公眾運輸工具上,如果有人坐在一個位置上很久剛起身,我們一定嫌熱不會想要去坐,直到我去埃及念書,發現即使旁邊還有空位子,大家卻都會去搶別人剛剛坐過的那個座位,這才知道原來人坐過的位置最涼爽,因為人的體溫只有三十七度,但外面的氣溫高達四十五度。這種埃及人一定都知道的「常識」,任何一個來自夏天不會超過三十七攝氏度國家的人,都絕對不會有。
我的眼睛朝著自己的腳望去,只能看得到腳背,完全看不到腳底的緬甸拖鞋,「嗯,這雙大小剛好啊!」我在心裡跟自己說,起身走進雨中的仰光,滿心愉悅。
(出自《遠見華人精英論壇》http://gvlf.gvm.com.tw/article.html?id=56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