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漢寶德
一、生 平
1.童年貧苦,力爭上游
漢寶德於童年時期適逢國 共內戰,他便跟著家人從山東撤退到澎湖。到澎湖後,即使生活困頓,漢寶德的父親仍堅持供應孩子讀書,漢寶德也順利考上馬公中學。當時的生活相當貧苦,漢寶德是同學中最窮的,便當裡常常只是一點炒飯,前一天晚上準備的飯盒,第二天中午常餿掉,他照吃不誤,怕母親擔心,回家也不訴苦。漢寶德在班上的成績總是名列前茅,本來因對文學興趣濃厚,想報考文史相關科系,但由於家境貧困,決定棄文從工,最後考上臺灣省立工學院(今成功大學)建築工程學系。
2.下苦功研究建築,創辦刊物
大學時,漢寶德罹患肺結核,休學回家養病兩年。養病期間,為了打發時間,開始大量閱讀,使自己沉浸在感性世界裡,亦在此時計畫提升英文能力,於是閱讀英文雜誌,並練習將文章翻譯出來,這些為他將來的升學和人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復學之後,漢寶德比同屆的同學還年長,他因此體認到要更認真才行。當做學問遇到瓶頸時,就下功夫研讀外國雜誌,細讀評論建築的文章。他為了精讀,每篇都做摘要,並將閱讀範圍擴大至重要的文史著作。大學四年級,漢寶德與同學一起創辦《百葉窗》雜誌,這是當時建築界唯一的中文刊物。以「百葉窗」為名,乃因他認為:「建築的刊物是一扇窗子,使我們與外界溝通,與自然接觸,這是一扇似開尚闔的窗子,外在世界是若隱若現的。自外面看,百葉窗有點神祕感與浪漫趣味,代表著學生求知的渴望與對未知領域的想像力。」
3.出任教職,留學哈佛
民國四十九年,東海大學設立建築學系,漢寶德前往任教。由於外國教師不少,與美國往來頻繁,當時的東海大學對於閉塞的臺灣而言,是了解國外藝術的重要窗口。來到東海,成為漢寶德一生的轉捩點。他和友人共同成立《建築》雙月刊,社評大多由漢寶德執筆,並放些翻譯文章,以及建築作品的介紹。取名為「建築」,表示有代表臺灣建築界的雄心。
之後漢寶德至美國 哈佛大學留學,留學期間他感受到美國通識教育的成就。例如有一次,他和法學院的同學對談,發現該同學擁有豐富的建築相關知識,對知名建築如數家珍。而在美國的課堂上,同學們用音樂、語言等不同形式表達心中想法,更讓漢寶德學習到「表達」的觀念。同時,他也學會了美式的評圖制度,學到了以開放的胸襟接受創新的無限性。這些都影響他回臺後的教育理念:「重視思想方法」。
P129-2
4.革新建築教育
回臺後,漢寶德擔任東海大學 建築學系主任,將在國外的所學所感學以致用。他導入美國的教學模式,以培養建築設計人才為主要目標,將建築教育與人文教育融為一體。「動口不動手」教學法亦是漢寶德的創意,不追求速成,不直接「動手」改學生作品,而是「動口」要求學生思考,寧可成效慢一點,也要讓學生走自己該走的路,透過肯定學生的思考方向,多給予鼓勵,讓學生產生自信。這樣的教學法替建築界造就了許多人才,如:姚仁祿、姚仁喜兄弟便是此時期的高徒。
5.多方推廣建築理念
漢寶德為了推廣其建築理念,創辦了刊物《境與象》。每期他都會寫一些短評,並選用外國雜誌的照片與圖樣,使畫面呈現活潑的動感。《境與象》在當時的建築界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吸引許多有為的青年到東海 建築系擔任助教或助理,如建築奇才黃永洪、學者夏鑄九、古蹟維護專家李乾朗等。另外,漢寶德以「也行」為筆名,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擔任專欄作家,撰寫從建築空間感受推演到社會與人生際遇的小品文,一寫就寫了三十年。同時他亦投入古蹟的維護,陸續修復了板橋 林家花園、彰化 孔廟等。
6.策畫科博館、藝術學院
蔣經國先生推行「十二項建設」時,漢寶德接下籌備自然科學博物館的任務。由於政府單位都沒有籌備經驗,樣樣沒有成規可依循,十分艱難。漢寶德回憶道:「我是靠信心與毅力做下去的。我相信自己一定會把事情做好,我知道怎麼規畫,怎麼無中生有,而且我有愈是面對艱難愈不退縮的個性。」憑藉其智慧與毅力,終於一路披荊斬棘、化險為夷,科博館風光開幕,成為臺灣的驕傲。
當科博館的任務快收尾時,當時的教育部長毛高文極力說服漢寶德創辦藝術學院,認真謹慎的漢寶德幾經考慮,最後創立臺南藝術學院(今臺南藝術大學)。校園中的設計十分特別,其中以一對金鳳凰,以示「有鳳來儀」,象徵該校師生的高尚情操,如今已是臺灣南部著名的觀光景點。而因嶄新的校園缺乏歷史感和人文情懷,漢寶德還想辦法從江南水鄉運來三座八百年的石橋,不辭勞苦一塊塊重組而成,增添了校園古色古香的風情。
7.擔任宗教博物館館長
漢寶德退休後,擔任了世界宗教博物館的館長,以「生命教育」為博物館的教育宗旨,希望博物館作為大眾學習體會生命意義的途徑,他於館長任期內,多次辦理成功的展覽。
漢寶德晚年亦致力推廣美育,直至病逝前,仍堅持理想、筆耕不輟,展現出傳統文人的高貴精神。
P129-3
二、趣聞軼事
1.與眾不同的「姓」
「漢」姓十分特別,許多人剛認識漢寶德,總充滿好奇的問:「是不是旗人?」大概是滿洲人有漢旗的緣故。有人問:「是不是蒙古人?」認為也許是元代末年,蒙古統治者的貴族撤退前留在中國,改姓漢氏。甚至會問:「是不是外國人?」他們以為「漢」字是英文音譯過來的。其實漢寶德是位不折不扣的「漢人」。山東 日照的漢家是明代時自江蘇 海州移民而來。這個姓非常稀有,漢寶德一生除了山東的家族中人,只遇過兩次姓漢的人。也許是因為姓氏與眾不同,漢寶德從小就覺得自己很特別,不喜歡人云亦云,在意見上,永遠是與眾不同的少數。
2.「痴、呆」精神
「痴」就是執著。漢寶德說自己並非聰明人,遇到事情的反應很慢,不過他的長處就是把事情做到底,不完成絕不罷休。有時候設定一個高目標,全力以赴,遇到問題耐心解決,不輕易降低標準。
「呆」就是呆勁。漢寶德大學時體育不及格,只好每天清晨早起去練習,偏偏學期中得了肺病,醫生囑咐不可運動,但他又不願意向老師求情,就一直持續鍛鍊到學期結束,最後通過檢測。當時他的肺病其實已經惡化到相當嚴重了,聽到這個故事的人,無不說他是呆瓜。
綜言之,漢寶德從不認為自己是天才型的人物,反倒覺得自己有點笨,不過他相信慢工能夠出細活,「痴、呆」精神是他一生的寫照。
三、藝術成就
漢寶德曾獲國家文藝獎建築獎,其獲獎的理由是:「建築創作貢獻卓著,他對城市及居住環境的社會、經濟、政治層面及其文化內涵均有獨到的見解。數十年來持續建築創作、建築教育、建築著作、文化評述,乃至藝術教育等,他的思想、著作、人品、藝術修養各方面均具標竿性,對廣大民眾及年輕學子有深遠的影響力。」
他謙虛的表示:「我希望建築獎的設立是一個標竿,使社會大眾更加注意建築,並能欣賞建築之美,進一步推動臺灣建築水準普遍提高。重要的是社會各層級的領導人能有高品味的素養,對有天分的年輕建築師釋出機會,臺灣才能迎接一個建築藝術壯大、繁榮的時代。」從這些言論可看出他對臺灣建築未來的殷切期盼。
除此之外,漢寶德致力推廣美感教育,曾擔任文建會 生活美學推動委員會及教育部「視覺形式美感教育實驗計畫」的召集人,並費心撰著《漢寶德談美》、《談美感》、《如何培養美感》等書,以一篇篇生動、啟發人心的文章,帶領社會大眾走入美感的世界。
P129-4
四、作品欣賞
●自極簡中尋找美
要培養美感,促成美感的昇華,就要從簡單中尋找,以少量的東西達到充實精神生活的目的。近年來,臺灣文化界發明一個觀念,即是用加減法來解釋少即是多,要以減法來提升美感。在今天這個富庶的社會裡,我們的文化病是東西太多,不是太少,要治這個病就要減少,就要丟棄,就要拋棄貪念。
用簡潔之法來開始培養美感,就是先養成以減法養生的習慣。潔字是對比較貧窮或比較懶散的朋友們所開的方子,是減去髒亂的無用之物。他們要談美,先要丟棄廢物。消除垃圾,洗淨塵垢,心情就有審美的準備。清爽是第一要義,不必要香味,先去除惡臭。
對於一般生活富庶的朋友們,潔字之外,要強調簡字。古人說「儉以養廉」,在生活中儉即簡,含有道德的意味。簡是不多餘的意思。如果你有購物癖,或收藏禮物的習慣特別要注意,東西多到家裡雜亂無章,減法是希望你不再買些多餘的東西,送走已有的不必要的東西,恢復一個井然有序的生活環境,如果捨不得丟,就弄一間大倉庫,務使多餘的東西不在眼前出現。
簡潔之目的是先在心裡創造一張白紙,做好美感的準備,住處要方正,光線明亮,地面、牆面的材料要便於清潔,平整而無彩,以白色或淡色為上。家具不能太多,而且花樣不能多,以北歐式家具為宜。近來流行玻璃鋼架的桌子,是受極簡美學的影響,做到這一步,對於已有設備齊全的住處的朋友們是很困難的。
我沒有意思推銷極簡美學,但對審美素養的入門者,先品味簡潔之美,才能深入的探討自己特有的美感潛能。從家徒四壁開始,先體會乾淨牆壁之美,再決定掛一幅畫或一張照片,一定是色彩簡單,形象單純的作品。這張畫要尊重這面牆壁,要為這個房間而存在。即使是大藝術家的作品,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也是俗物。一個懂得美的人是無視於畫家名氣,不計較市場價值的。只有從極簡的氣氛中,才能使你靜思,使你超越物質世界的價值,進入為美陶醉的領域。桌上瓶裡的一枝花也許勝過一束昂貴的花朵。
這時候你再去賣場選擇一只茶杯,心裡就有一把尺了,你選的不是裝飾花樣,不是奇形怪狀,你尋找的是簡潔之美,為你的美感生活邁出第一步。
(節選自《談美感》聯經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