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讀書有感,作者在其中一章提到關於每個人都有自己「冷靜的時間」,其實也不是什麼困難的大道理,但在實踐上真是頗有難度。
突然想起跟大學時期男友的故事。當時是大三,而我身為從歷史系轉到傳播系的轉系生,還是可以回歷史系上聽演講,當時那場演講是校友回母校的分享會。跟著以前系上的好友們一起去了,不免就是想要聽聽看,在這個大眾認為難有出路的歷史系裡,要怎麼走出自己的路?
當天早上跟男友說了下午的規劃,男友一句「你幹嘛去那裡?你又不是歷史系的人。」瞬間把我給惹毛。現在看來,那場爭執雖然不是最後分手的主要原因,但似乎也是我開始思考要不要跟這個人繼續走下去的契機。
其實男友的視角很簡單(我推斷的視角,笑),無非就是當天下午兩個人都沒有課的狀況下,我們還可以去哪裡走走,約會,可是我選擇的是跟友人們一起去聽演講而不是他,大概會有一種被女友冷落的感覺吧。而這也不是他第一次提出,「認為我比較重視朋友」的抗議了,但是當時的我並沒有放在心上。
反面來看,當時的我,老實說第一時間是被那句話刺傷了。「阿,就連我最親近的人都不認為我是歷史系的人啊」。轉系生其實不免有種找不到自己歸屬的困擾,不管是從課業來看,還是從人際關係來看,明明大學四年中有三年是作為傳播人生活的,但是心裡的歸屬,或是較熟的朋友們都在原來的科系,所以當下之所以惱羞成怒,大概是因為這份困窘被揭穿的緣故吧。而我也很意外,自己會把這份困窘放在心裡這麼久,都已經七年過去了,但當時的思想迴路到現在都還是記得清清楚楚。
我想男友當時是沒有這個意思的(我推斷他其實應該也沒想這麼多),但是卻因為我的自視甚高而有了爭執。如果當時我有冷靜下來思考這個狀況時,我們大概也會稍微好一點的結局吧,大概還是會走向分手,但是如果當時有好好的溝通彼此的想法,而不是像刺蝟一般的武裝起自己,那大概可以成為彼此更親近的一個契機,但我們沒有這麼做,所以最後還是走向了離別。
我不知道如果我此時再面對一樣的狀況的話,能不能真的冷靜下來跟他心平氣和地解釋我的想法,但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夠達到那個境界。對於我們這個火爆個性來說,馬上讓自己降溫,給予自己冷靜的時間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啊。(難道是因為火象星座的關係?)(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