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還不習慣看紀錄片,且還保有同理心,在承擔面對生活壓力之後,仍希望和世界保有聯繫的人們。)
註:寫作過程描述身理男或女的代稱詞,皆會使用「他」或「你」,因應華文世界對代稱詞去性別化的演變。
註:該影集目前共有6季,每一輯裡可能有5-6個紀錄片,筆者看的是第6季的第3部影片。
製作食物和進食的過程涉及療癒,我在34歲之後,才開始意識到這件事情。
所以,我近期變得很喜歡看有關廚房的影集和電影,我發現在觀看時,即使沒有親口吃到食物,也能感受到所謂療癒食物的影響力。這件事情我在最近看完的「鐵人料理 傳奇爭霸戰」(也是Netflix推出的)很有感觸,所以先推薦,有空我也會再寫觀影心得。
因為在搜尋相關類別影片,剛好看到Netflix的「CHEF'S TABLE(主廚的餐桌)」,看到了今天要聊的短紀錄片「艾絲瑪.汗」,中,製作食物和食物本身,所起的實際療癒作用,有了特別的感觸,於是寫了這個文章。
講起「療癒食物」分成好幾種,理論上大家也會把麥當勞、肯德基和鹹酥雞,加入療癒菜單當中,壓力大什麼的吃這種食物,總是有一種莫名的正當感(?)在忙碌工作只求生存之餘,速食和刺激性食物變成了療癒的代號。
(我還是肯定所有食物的價值,每一種食物都值得尊重,都有它們存在的意義。)
看完「CHEF'S TABLE(主廚的餐桌)」影集第6季的「艾絲瑪.汗」,體會了人和食物互動後,所產生的「療癒」特點,讓我慢慢思考生活中,潛意識會自動想接觸的療癒食物,背後的成因和面向。
紀錄片裡面的人物艾絲瑪.汗,在成為一位廚師和在英國倫敦開設自己的餐廳,成為店管理者前,是一名生長於印度的女子,有別於其他印度女子早婚,他有著英國攻讀法律,獲得法律博士學位的經歷。
然而這樣的經歷,竟是源於「他被印度社會認為和傳統不一致的中性特質,讓他即使已準備好高額嫁妝,仍找不到願意接受他的對象的過程」所激發。
艾絲瑪.汗提及在印度,生第二個女孩子很多女人會痛哭。因為那很倒霉,生了一個就算了,竟然生兩個。而他就是那「第二個女兒」,他的媽媽就是其中一個「痛哭的母親」。
在有些場所甚至明文規定「女性不得入內」,艾絲瑪.汗所處的印度社會裡,生女兒到底有多賠錢?為了女兒可以被嫁出去,必須要準備高額嫁妝(一棟房子、許多珠寶和足以使家庭傾家蕩產的盛大婚禮),而且女兒要是不能被社會接受,就算有這些還是沒有人要娶。
艾絲瑪.汗因為從小不喜歡女性的身份,所以生長過程中露出了他所說像「Tomboy」的特質,例如會打板球、爬樹,甚至會在街上跑來跑去,所以最後沒有人要娶她。
雖然這些特質和舉止,根本不需任何性別化,但在歧視女性嚴重的印度社會文化中,依然產生在婚嫁上的衝擊力。
他最後因為家人對他人提起(是否嫁娶)都被說「不要」,因此最後持續讀書深造,成為家族中的第一個博士,並且在唸書時期認識了現在的丈夫。
然婚後的他,身為一個在英國生活的東亞女子,卻因為未擁有自己的生活圈和歸屬感,過得像一縷幽魂。直到他在英國倫敦街道上,聞到讓他流眼淚,來自家鄉的手拋餅的味道。
他回到家學習媽媽和整個家族女性的料理。印度料理因為牽繫著一個女性成員在家族中的名譽和榮耀,通常不外傳,甚至不傳會嫁出去的女兒。
「可能那時候我看起來真的很痛苦,所以整個家族的女性,開始教我怎麼烹飪家族中的料理」艾絲瑪.汗提到。
一切的轉變就是從他學習料理開始,回到英國後,他結識了住在家裡附近的其他東亞女性,這些女性多半因為異鄉人的身份,只能生活在高牆之後,或是為了生存,做起褓母或清潔的工作。
艾絲瑪.汗烹飪料理給他們吃,也教他們做(也破除了家族料理不外傳作法的常規),經過種種過程,最終他們都脫離了原有的工作,成了現在餐廳裡的廚師。
我覺得這部片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議題探討到印度女性地位和嚴重歧視的問題,但是實際上沒有那麼嚴肅和苦澀。
由於是透過食物和廚房的角度出發,其拍攝手法恰當,讓這些事物能更被理解和親近,而且多了餐桌上獨有的豐盛,保留了食材、廚房和食物的療癒特質,所以休息時間觀影,不會有參與嚴肅議題的負重感。
本片我認為很棒的一點是提到,女性在廚房認同自己是「一名廚師」、「我就是主廚」的觀點,而不再認為自己只是在廚房工作的女性,而此認同和世界所有餐廳的主廚並無二致。
我很希望這種觀點和視角的紀錄片或影集可以多些。我之前觀看「CHEF'S TABLE(主廚的餐桌)」第2季裡,主題是討論明星主廚和藝術創作的廚房,我肯定這個領域傑出人才的貢獻,但於我而言,「艾絲瑪.汗」的紀錄片,紀錄的是平民廚房的餐廳,我感到更親切,而且使我想起在生命中,為我烹飪過的許多女性,尤其是我的奶奶。
令我感到療癒和寬慰的,是影片最後紀錄艾絲瑪.汗,如何透過身為廚師的身份,創造出更多滋養生活的方法,以及回饋世界的方式。
艾絲瑪.汗在片中說道:
「我一直努力讓我的父母驕傲,我想讓我媽媽快樂,因為他生下我時很痛苦」
「因為我是他第二個女兒,女兒通常是賠錢貨,他生下我時哭了」
所以他現在在他特別設置的餐宴場所,持續進行一件事:任何家中的第二個女兒,慶生時所有的食物(包含蛋糕和餐點)、煙火(對哦,還要放煙火慶祝,就這麼高興),他都會全額出資。
「因為你的出生值得慶祝!」
同樣身為家中的第二個女兒,在此刻感動和療癒的力量,撼動了我眼裡的濕潤。
艾絲瑪.汗在片中說的話,在我腦海裡迴盪:「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讓人在我的店裡,有被接受的感覺」
因為每句話都發自於內心,而他認真的實踐,即使我在遠方,因為身份的觸動,我也能感受到這個被接納的感覺。
好事能千里就是在說這個道理吧,我們永遠不知道自己會幫助到什麼人,但也因為如此,我們幫人的能力是無遠弗屆的,就像「艾絲瑪.汗」這部片一樣。
最後我用合十禮感謝我與本片的相遇,Namas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