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營非謍利組織的過程中,我認識一些朋友,他們很用心的在做著為了土地或是為了人好的事情,但一直很難取得支持
這幾年有一些機會,協力一些朋友進行大眾募資,我發現一個大家共有的狀態,就是我們會花很多時間去解釋「我們正在進行的行動」
然後你就會發現,同樣都在做這件事的人,有些人順利取得大眾支持,而有些人沒有,而我認為其中的關鍵並不在於你有沒有把行動講包裝的好。
我認為事情的關鍵是,你所對話的對象,有沒有與你「共有問題意識」,因為行動是回答問題的「答案」,從這個角度來說,上述的情境為何有些人取得支持,而有些人沒有,最大的差異就是「問題意識的廣泛程度」。
我認為環保吸管就是共同持有「塑膠污染環境影響我們的生活」這個樣的問題意識群眾基礎很大,所以環保用品商業化的可能性就很大(我這裡說得商業化定義是透過市場交易普及化,沒有貶義)
但很多社會行動的發展基於人的心而出發,是很難去選擇「問題意識的廣泛程度」較高的議題,因此有效的策略是主動去轉化戰場,積極去深化問題意識的廣泛程度。
因此很多非謍利組織的朋友,平常辦講座、電影節、公民教育,其實都是很有道理的,因為他就是一個主動轉化戰場的過程,慢慢得就會取得社會大眾的捐款支持,這種轉化戰場能利益的不只有組織本身,而是在做這個議題的所有夥伴組織,而後期轉化到達這些原本是一種主觀的價值也能被市場接受的程度時,企業也會加入這個普及價值的運動,社會企業於是形成。
但有時候,非謍利組織可能資源條件不夠慢慢在那邊辦講座轉化戰場,那在一次募資計畫裡面完成也是有可能的,但鑽研「問題意識是什麼」就會是募資計畫的關鍵之一。
那問題意識是什麼呢
「我們做這件事會帶來好的改變」
「我們不做這件事有哪些不好的事會發生」
這也是為什麼,如果有機會去學校分享,我從過去會比較多在介紹組織在做什麼,改為組織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分享問題意識,與聽眾共構問題意識)的原因。
好與不好,是隨著看的人而改變的,這個牽涉到目標群眾的認識範圍,共構問題意識,很像是我們在面對黑暗房間摸大象的人,如果他摸到的是象耳,那我們就要延著象耳往外延申一點去跟他介紹象頭,那他就會有一個比上這堂課前,對於大象更完整的想像,他自然而然就會明白,你為什麼要做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