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性社會工作:人最深處的需要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第一次在精神疾病領域的社會工作中聽到了「靈性社會工作」,我對這個詞非常的好奇,而這是什麼,我探索至今大概有一個初步的概念,應該是一種關於「靈魂」的社會工作

為了避免讓概念錯置,我先定義一下我這篇文章所談的靈魂範圍限縮於「需要與感受」,跟普世定義的靈魂不太一樣,這篇文我對普世定義靈魂定義中那種可以出竅跑來跑去、與鬼神溝通的部份,先存而不論。

所以靈魂的2部份,需要與感受

「需要」指的是那種人最基本的需要,愛啊,原諒啊,連結啊,存在感啊

這種需要的特色是通常彼此不互相衝突,就是我的需要被滿足,通常不是影響別人的需要被滿足。

舉例:

錢就不算是一種需要

錢買到的benz也不是一種需要,

benz帶來別人佩服的目光是一種需要

benz如果比較耐撞,帶來的安全感也是一種需要

「感受」指的是那些快樂悲傷溫暖的"感覺",感受像是一種現象,反映出靈魂的需要滿足,或未被滿足,需要滿足就有舒服的感受,未被滿足就會有不舒服的感受,如果平常不太常觀察自己,會有點難辨認

舉例:

我覺得我是一個差勁的人,這不是一個感受

我覺得很自責,這是一個感受

我覺得很挫折,這是一個感受

星期六的早晨,寫到這裡就感覺累了想要放棄去打電動了,但不寫就會覺得可惜,因為我知道現在這個靈感過了,就不會再想寫了,這個可惜的感受比疲勞大蠻多的,所以還是繼續寫吧

我所看到關於「靈魂」的社會工作處理的部份,是關於有些人的靈魂因為許多因素受傷(「需要」長期的未被滿足),而產生出許多負面的「感受」,而這些負面的「感受」推動著人進行特定行為(成癮、賭博、暴力、孤立),而這些特定行為又會再次的讓靈魂受傷。

所以進行的方式,通常就是運用同理心(或是劇場、團體等等)從特定行為,探找出靈魂的現況(看見行為背後的負面感受,猜測負面感受是來自於什麼需要的未被滿足),再去找這個需要是因為什麼未被滿足,看是要直接滿足,還是要排除那個未被滿足的原因。

講到這裡,我不禁想說,幹我在寫什麼,啊這不就一般的社會工作,但想了想又覺得不太一樣的地方是,預設「靈魂的存在」,我覺得雖然好像沒這麼大的差異,但實際上卻有很大的差異,因為焦點不同,目標就不同

若我們把焦點放在靈魂,那很多我在社會工作的目標就會重新設定,我是要幫他找到工作嗎,不,我是希望他生存的需要可以滿足、也希望他可以感到自信,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這2個需要也可以用幫助他用社會福利來滿足生存需要,以及鼓勵他去社區做志工得到自信需要。

這個焦點的轉換,可能讓我們對於結果的成敗判斷截然不同,如果我有一個個案,他長期領社會福利但在社區做志工,我可能會覺得這是一個社福依賴的個案,我的工作是失敗的,但如果在靈性社會工作中,我可能會覺得,他的靈魂需要被充份滿足,每天感受到快樂,我的工作相當成功。

寫到這裡不禁想,再寫下去會不會太異想天開,讓人看不懂,但這個可惜的心情還是太強了,所以就繼續寫吧

曾有一個老師跟我說,社會學是社會工作的基礎學門,如同電子學之於電子工程,所以呢,有靈性社會工作,那是不是背後有一個靈性社會學的概念呢,那什麼是靈性社會學,從這個社會工作反推回去,我猜就是在一個預設「每個人都有靈魂存在」的前提下,重新審視整個社會互動的樣貌。

那具體來說是什麼,我覺得我好像有在一本書叫作「當和尚遇見鑽石」找到好的解釋

(這本書給我很多啟發,感謝借我書的亞柏!)

這本書是一個跑去西藏學佛的美國人,在成為佛學博士(格西)後,被老師叫去要入世修練,而開始從零開始一步一步成為鑽石大商人的自敘,自敘他如何使用金剛經來經商

看了這本書我才發現,原來金剛經的梵文全名是「能斷金剛經」,原來金剛經是一本教人學會一種連金剛(佛教認為最堅硬的物質)都可以切斷的方法(空性),我原本還以為是一本咒語啊,結果其實是一本佛陀與弟子對話,討論什麼是空性,類似於論語的書

我講一下我在書裡看到的空性是什麼

先不要講四大皆空,太快了,我覺得有一個比空性不精確但更容易掌握的詞,中性,就是萬物是中性的,每件事都有好與不好的一面,所以每件事都沒有絕對的好與不好,那為什麼會這樣呢,金剛經提出的解釋是,事物是中性的,事物的好與不好,都是我們內在的投影,好像每件事都是一個白牆,他是什麼樣子,都是我們的心之投影機投出來的。書後面講的就是你怎麼去調整這個投影機。

但是修擔幾累,我不是要介紹這本書,我是想借這個概念講靈性社會學,所以用這個概念而言,如果事物是中性的,而一切都是我們心的投影,那同一件事因為被很多人做心之投影,也產生了一個形象混雜但感受上非常真實的存在,而這些存在構成了我們的社會,而這些用投影構成的是真的具備物理性的實象,除了物理的身體之外,每個人都還帶了一個心之投影機投射社會,這個心之投影機怎麼投射也跟你靈魂的狀態有關,這是我想像的靈性社會學初步概念。

舉例來說,昨天我家有一陀貓屎掉在貓砂盆外,我的投射可以是「誰昨天偷懶沒有清貓砂」或「貓咪金北爛每天跟我作對」或「只是一陀貓屎」,這些投射的結果都讓我會產生截然不同的具體行為,因此都具備非常實象的意義,那我今天會做什麼樣的投射,就我自己的觀察,如果當天工作愈多愈疲勞,就會愈不認為那只是一陀貓屎

所以(最後一個所以),為何改變「理解」能成為一個社會運動,因為改變投影,實象的世界也會隨之改變(如果以上假設是成立的話啦)。

呼,終於把最近體會的東西扣樓扣樓的倒出來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德的沙龍
23會員
40內容數
記錄我靈性探索中比較重大的事件
阿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9/19
最近因為工作的回顧,打開了這段在3年前的文字 不到三年,我生命的改變真的是天翻地覆 ------- 我一向期待自己有能力整理自己的失敗與失序,因為我一直相信直面與說出自己的晦暗,正是力量的來源。 我希望看這篇的朋友,不要將我的失序,當作是你的責任,將這篇文字當作看一個故事,可以難過,但不要責怪自己或
2022/09/19
最近因為工作的回顧,打開了這段在3年前的文字 不到三年,我生命的改變真的是天翻地覆 ------- 我一向期待自己有能力整理自己的失敗與失序,因為我一直相信直面與說出自己的晦暗,正是力量的來源。 我希望看這篇的朋友,不要將我的失序,當作是你的責任,將這篇文字當作看一個故事,可以難過,但不要責怪自己或
2022/09/04
今天聽到某個市議員候選人談論艋舺公園街友議題,仍然想採用淨空公園的排除性的作法 「人權很重要,但是一個公園不應該讓大人不敢帶小朋友去玩吧」 「日本有很好的作法,就是想軍隊一樣,早上起來街友都會把棉被疊的整整齊齊」 我第一個感覺不是生氣,是覺得有趣,有人想談我喜聞樂見,但我想分享一個我的觀察
2022/09/04
今天聽到某個市議員候選人談論艋舺公園街友議題,仍然想採用淨空公園的排除性的作法 「人權很重要,但是一個公園不應該讓大人不敢帶小朋友去玩吧」 「日本有很好的作法,就是想軍隊一樣,早上起來街友都會把棉被疊的整整齊齊」 我第一個感覺不是生氣,是覺得有趣,有人想談我喜聞樂見,但我想分享一個我的觀察
2022/09/04
在念研究所的時候,老師介紹了「第五項修煉」這本書,說這本書很猛,你們一定要看,但不一定看的懂 這本書讓我認識了系統思考與學習型組織,裡面提到學習型組織有幾個很讚的特點,雖然那時沒有看很懂,我現在好像有找到建立學習型組織的關鍵所在。 我認為關鍵在於「組織整體的自我覺知總量」 覺知的要點在於
2022/09/04
在念研究所的時候,老師介紹了「第五項修煉」這本書,說這本書很猛,你們一定要看,但不一定看的懂 這本書讓我認識了系統思考與學習型組織,裡面提到學習型組織有幾個很讚的特點,雖然那時沒有看很懂,我現在好像有找到建立學習型組織的關鍵所在。 我認為關鍵在於「組織整體的自我覺知總量」 覺知的要點在於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靈性修行已經10年,今年對我來說是重新整理好自己的修行之路。 我也深刻的感受到一種內在召喚,讓我去分享自己的經驗。 分享三個開始靈性之路上需要建立的基本概念與思維
Thumbnail
靈性修行已經10年,今年對我來說是重新整理好自己的修行之路。 我也深刻的感受到一種內在召喚,讓我去分享自己的經驗。 分享三個開始靈性之路上需要建立的基本概念與思維
Thumbnail
靈魂飢渴:21世紀無聲的流行病。 靈魂飢渴是用來描述人們內心深處的渴望或空虛的術語。它常常表現為一種不滿、缺乏目標或渴望生活中更有意義的東西。 當我們的生活方式與我們的靈魂對我們的期望之間存在差距時,靈魂飢餓就會出現。 除了定義我的所有角色之外,我是誰? 當我們談論角色時,指的是我們在生活
Thumbnail
靈魂飢渴:21世紀無聲的流行病。 靈魂飢渴是用來描述人們內心深處的渴望或空虛的術語。它常常表現為一種不滿、缺乏目標或渴望生活中更有意義的東西。 當我們的生活方式與我們的靈魂對我們的期望之間存在差距時,靈魂飢餓就會出現。 除了定義我的所有角色之外,我是誰? 當我們談論角色時,指的是我們在生活
Thumbnail
這是一篇投稿,投稿主題 -冥冥之中,有股神秘力量 今天一開網頁看到方格子發起的[冥冥之中,有股神秘力量]徵文,我一看就很有熱情想來打字,所以我在這了。HI,大家好。 從哪裡說起呢 說說"靈性"好了。我一直很好奇這兩個字的定義是什麼,探索了很久,卻發現每個宗教,或是每個派系,或是各種療癒圈,或靈
Thumbnail
這是一篇投稿,投稿主題 -冥冥之中,有股神秘力量 今天一開網頁看到方格子發起的[冥冥之中,有股神秘力量]徵文,我一看就很有熱情想來打字,所以我在這了。HI,大家好。 從哪裡說起呢 說說"靈性"好了。我一直很好奇這兩個字的定義是什麼,探索了很久,卻發現每個宗教,或是每個派系,或是各種療癒圈,或靈
Thumbnail
有一段時間,這個問題像是一把烈火煎熬著我。因為這個名詞廣泛地出現在我的生活之中,而且被和神通和通靈混淆使用。 在我過去的認識裡,佛教系統裡,不曾出現過這個名詞,所以在我接觸能量心理學和靈性的時候,強烈的批判出現在我的心中。
Thumbnail
有一段時間,這個問題像是一把烈火煎熬著我。因為這個名詞廣泛地出現在我的生活之中,而且被和神通和通靈混淆使用。 在我過去的認識裡,佛教系統裡,不曾出現過這個名詞,所以在我接觸能量心理學和靈性的時候,強烈的批判出現在我的心中。
Thumbnail
物質是生活的根 靈性是生活的心 物質與靈性之間是翹翹板 接納自己和他人的不同 理解物質與靈性的內涵 一內一外圓滿一生 讓我們用心去感受和欣賞 讓我們用愛去表達和分享 摘要: 你是否曾經感到過,你的生活中有些東西缺失了?你是否曾經覺得,你的生活中有些東西過多了?你是否曾經困惑過,你的生活中有些東西該如
Thumbnail
物質是生活的根 靈性是生活的心 物質與靈性之間是翹翹板 接納自己和他人的不同 理解物質與靈性的內涵 一內一外圓滿一生 讓我們用心去感受和欣賞 讓我們用愛去表達和分享 摘要: 你是否曾經感到過,你的生活中有些東西缺失了?你是否曾經覺得,你的生活中有些東西過多了?你是否曾經困惑過,你的生活中有些東西該如
Thumbnail
在這個繁忙而忙碌的世界中,我們經常追逐著物質的滿足和外在的成功。我們在工作中忙碌,在生活中忽略,常常一天工作到精疲力盡之後,只想放空,什麼也不想做,但是工作上的事情,不斷地在腦海中盤旋,根本無法好好休息。無論是人際關係或是工作上的困難,總是將我們困住,只想要賺更多的錢,甚至不顧自己的身體或心理狀況。
Thumbnail
在這個繁忙而忙碌的世界中,我們經常追逐著物質的滿足和外在的成功。我們在工作中忙碌,在生活中忽略,常常一天工作到精疲力盡之後,只想放空,什麼也不想做,但是工作上的事情,不斷地在腦海中盤旋,根本無法好好休息。無論是人際關係或是工作上的困難,總是將我們困住,只想要賺更多的錢,甚至不顧自己的身體或心理狀況。
Thumbnail
我們不僅需要人類交流 也必須進行靈性交流
Thumbnail
我們不僅需要人類交流 也必須進行靈性交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