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光奏鳴曲》(Autumn Sonata) 是瑞典導演柏格曼於 1978 年推出的電影代表作。內容講述一對母女在秋天發生的故事。整部電影溫潤樸實,後勁卻非常強大,畫面溫暖的色調相映著劇中關係的薄涼,細緻描繪了原生家庭揮之不去的傷痛,為親情背後長期累積的衝突和隱忍拉開序幕。
「一個人必須學會生活,我每天練習。我最大的障礙就是我不知道我是誰。我在黑暗中摸索,如果有人愛上現在的我,我也許才敢終於正視自己,對於我,那種可能性微乎其微。」
母親夏洛特是鋼琴演奏家,繁忙的演出工作使她長年在外,做為母親她為音樂事業奉獻一切,卻從未花心思經營自己的家庭。
母女分別已有七年之久,某天長女伊娃得知母親正經歷喪夫之痛,便寫了信表示關心,試圖邀請母親來家中同住,藉此彌補幾乎要斷聯的母女關係。
難得的重聚,卻在母親到來後全變了調
然而,一切卻在夏洛特入住後都變了調。
先是臨時得知因病殘疾的小女兒搬離醫院回家同住,並由伊娃代為照顧,使得夏洛特再也無法逃避,不得不去面對這個讓她羞恥的累贅,認為自己被女兒擺了一道。
到後來伊娃演奏鋼琴,問母親是否喜歡這段表演,得到的卻是答非所問的「我喜歡你」,看著母親自信地展示「何謂正確彈琴」,不需明說,伊娃也能從行為看出母親對自己的否定,渴望被認同的心遭到踐踏。
甚至是夏洛特請伊娃吃巧克力被婉拒,作為母親連女兒的基本喜好都一無所知。
童年的傷痕累累,來自對母愛的渴求
入睡後因惡夢驚醒的夏洛特吵醒了伊娃,在兩人的獨處和酒精催化下,伊娃也終於道出多年心聲。
自小母親便來來去去,在伊娃的印象裡,媽媽總是光彩耀眼,但在母親看來,她又醜又拙,充其量只是個閒暇時能任意管教、忙碌時則隨便打發的玩偶。
即使如此,基於崇拜和被愛的渴望,伊娃總是極力討好,卻從未得到回應,母親的忽冷忽熱和言不由衷,不僅傷害了伊娃的自尊,也造成她長期的壓抑和自卑,童年陰影從此伴隨一生。
她活像個情感的孤兒。
「你為什麼從沒說起?」
「因為你從不聽,你逃避現實,你在情感上是個殘廢。」
問題不會隨時間消失,只會一直存在
受到女兒強烈指控,夏洛特痛苦萬分,但正因如此,她才得以坦承一切。原來,她的冷漠同樣來自缺愛的童年。
「我對童年的記憶很少,我不記得我的父母曾經碰過我,不管是愛撫還是懲罰。我對任何和愛相關的東西都很無知。」因為沒被愛過,所以不懂怎麼去愛,夏洛特只能寄情音樂,原生家庭的悲傷就這樣繼承到女兒身上。
女兒是母親骨肉的延續和自我的延伸,我們被教育什麼是愛,透過它認識自己和這個世界,母女之間存在雙向的、你好我也好的情感連結。然而,越是緊密的感情,越容易使我們做出以愛為名的過度期待和控制,而這往往造成兩敗俱傷。
「一切都是可能的,一切都有愛和關心做幌子。母親受的傷害要轉嫁給女兒,母親的失敗要由女兒來補償,母親的煩惱就是女兒的煩惱,」
「就像臍帶從未被剪斷。」
那晚過後,夏洛特啟程離開了,伊娃為此自責不已,認為是自己再度犯錯趕走了母親。在後來的書信中,她為當晚的舊事重提道歉,希望能和母親和好如初,而一切,似乎又回到原點…
不去處理的傷口,我們只會越愛越傷
看到這裡,或許你也會不禁好奇,既然不斷受傷害,為何伊娃還是執著地討好母親?何不各自過好自己的人生?
我想,或許是天生對母親的堅持,抑或是血濃於水的情感讓我們無法完全割捨,縱使有各種原因造成我們許多的恨,但那些母親發自內心對我們的付出,哪怕是微乎其微,都足以讓我們堅信那份被給予的愛,使我們願意去相信、去追隨,甚至是合理化一切。
因為那始終是生養我們的母親。
認真追究起來,沒有誰對誰錯,母女倆都是家庭悲劇下的受害者,她們唯一的錯,是執著過去的傷痛而無法改變現狀。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秋光奏鳴曲》講述了原生家庭影響我們至深至遠,然而,從母女之情談及任何親密關係,人人都渴望被理解和接納,但過往的創傷卻時常無形地傷害著我們和他人,越靠近反而越容易受傷,而惟有正視自己、面對恐懼,我們才有機會獲得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