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在戰敗後至今,被迫接連著學習基於美國立場的「太平洋戰爭史觀」,基於蘇聯立場的「帝國主義戰爭史觀」以及基於中共立場的「抗日戰爭史觀」
那場戰爭,如果聽從美國的,就是民主戰勝法西斯;聽從蘇聯的,就是美英帝國主義與日德帝國主義衝突;聽從中共的,就是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遭遇慘痛挫敗。
《大東亞戰爭肯定論》是一本現今看來很奇特,也很有即視感的”史書”,作者是昭和時期日本著名右翼作家林房雄。在看這本書的過程,可能要隨時謹記這本書成書年代,是1960年代。這個時期,日本政治剛脫離美國統治十年多,經濟強勁復甦邁入高速成長時期,也舉辦了東京奧運,民族自信心逐漸擺脫敗戰的陰影,躍躍欲動。在這同時,在社會與思想領域也進入動盪的年代,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等左翼勢力高漲,與右翼勢力針鋒相對,然後雙方以安保鬥爭為起火點,爆發了各種政治、社會、學生運動,
雖然左右兩派都反對安保條約,但他們反美的理由動機並不完全相同,而且他們對於日本歷史詮釋也相差天南地北。左翼歷史學者以馬克思主義的階級理論來重新解讀日本的歷史,特別是侵華戰爭的過程,表現出一種深自反省內疚的心態。右翼則是從民族主義的觀點來解釋這段歷史,辯解為何日本會這樣做的理由,戰爭的發動不能全部怪罪到日本身上。
本書史觀的背景
林房雄寫《大東亞戰爭肯定論》的目的,主要是要去反駁1950年代至60年代日本主流學者、教授對於日本過去歷史的解釋,這些學者教授大屬於左翼,或政治上採取親中的立場,與右翼的反共立場截然不同。
因此本書對話的主要對象就是當時那些左翼階級鬥爭史觀以及美國佔領時期遺留下來的官方合法史觀,必須對照著這些不同史觀在那個年代所代表的意義,才能比較公允地評價本書的內容。
對林房雄來說,美國的「太平洋戰爭史觀」,蘇聯的「帝國主義戰爭史觀」以及中共的「抗日戰爭史觀」都是外來的史觀,都是因為日本戰敗而被迫強加接受的史觀,並非站在日本人的立場去詮釋理解的日本歷史。所以中文書下的副標"來自敗戰者的申辯與吶喊"很精準地傳達出林房雄寫這本書的動機。他要以日本人的立場重新書寫日本過去一百年發生的戰爭歷史,建立不同於其他三種史觀的「東亞百年戰爭史觀」。
日本不能因為敗戰就必須完全吞下勝者落下的罪名。
林房雄認為不論是中國眼中的日本侵華戰爭、美國的太平洋戰爭,或日本認為的東亞戰爭,都是一場百年戰爭的一環,或者說是最終曲,以日本戰敗劃下百年戰爭的結局。
戰爭起因來自19世紀歐美列強對於亞洲的侵略殖民。對日本而言,戰爭序曲起於幕末,比培里黑船來襲事件更早,日本當時已感受到俄、英、法國等西力東漸的龐大生存壓力,尤其看到滿清、朝鮮、印度、菲律賓等其他亞洲國家受到西方帝國主義蹂躪侵略,因而開始了各種富國強兵,文明開化的謀略作為,奮力避免被列強鯨吞蠶食而滅國。
所以東亞百年戰爭就是一場日本持續百年,對抗西方帝國主義的民族主義戰爭。
後來日本的東亞百年戰爭的發展路線都可以在幕末一些思想家與藩主所提出對抗西方的方案中看到,如阿銀與假髮的老師吉田松陰在《幽囚錄》就這樣寫到:
當軍艦大致備齊,大炮數量幾乎足夠時,應該立即開墾蝦夷土地(今日的北海道),封建諸侯……趁隙奪下加摸察加(堪察加半島),隩都加(鄂霍次克海周邊),曉諭琉球……責令朝鮮如古代全盛時期般獻上人質與朝貢,向北分割滿洲土地,向南攻下台灣、呂宋群島,逐漸擺出進取姿態。然後愛護居民,培養德行高尚的人士,致力國防,應該就可以順利守護國家。
西鄉隆盛的老闆島津齊彬所提出的「大陸出擊策」,則主張日本的諸侯們要兵分三路:
近畿與中國地方的大名們前往支那本土;九州各藩介入安南(越南)、咬留巴(雅加達)、爪哇、印度;東北奧羽諸藩從背面繞道,進攻山丹、滿洲;我薩摩藩占領台灣島與對岸的廣東福建,封鎖南支那海,阻止英法勢力東漸。
書中引了很多有名的幕末志士的意見,大多都有類似的想法。幕末的開國派與攘夷派雖然在網內互打,但最終目標也都一樣,保護日本對抗外敵,只是手段不同。積極出擊與謹慎對外兩種手段的爭議延續到後來的明治、大正與昭和年代,一直到日本終於對於美國開戰。
本書重新詮釋了很多百年戰爭的歷史爭議事件與人物,並論證當時的日本政權與法西斯本質上並不一樣,日本的政治社會以及天皇制度有其獨特性,要真正理解這段歷史的源由,必須從日本歷史上的獨特性出發,而非照搬外來的史觀。
雖然日本的侵華戰爭與東亞戰爭,有其不對與該受責的,但與西方列強所作所為一樣,都是源自於19世紀的帝國主義思潮,不該只有日本單獨承擔罪名,而西方列強完全無罪。而且日本最初的動機是要建立東亞聯盟,集結東亞各民族的力量抵禦西方帝國主義,只是日本在經略東亞的過程,西方列強也在經略東亞,之間的權力鬥爭與利益爭奪盤根錯節,讓整個局勢脫離日本原本設定的謀略方案,如果日本不併吞朝鮮滿州,朝鮮滿州也會被俄國併吞掉而威脅到日本的安全。
基本上東亞就是一個大國博弈的戰場,日本在其中有下過不少好棋,但也有不少的誤判與錯手,最後的結局與最初的構想完全不同。但日本當時很多的作為都是基於大國博弈的情勢而不得不為。
林房雄認為,雖然日本最終戰敗了,但也刺激了西方帝國主義殖民地紛紛獨立,書中間接引用了美國人Owen Lattimore的意見:
日本完成的偉大事情,是破壞在亞洲的殖民地帝國的十九世紀式結構。
戰爭期間被日本人占領的土地當中,連一處都沒有被(舊主人歐洲人)完整地拿回去。
所以東亞戰爭的遺產不全是負面的。
除了從日本人角度來重新解讀東亞百年戰爭歷史,本書裡面有不少從日本角度討論中國當時政治局勢,以及日本人與中國共產黨、國民黨等等政治人物交往的章節,很值得一看。對於從小學到高中讀得都是國民黨編印教科書的我,看得時候覺得很有新奇感。
後來歷史的精確預測
看到最後,其實能理解八旗文化為何要在2022年重新編印出版這本書。林房雄認為中共將繼承日本東亞百年戰爭的使命,他稱為「中共的悲壯使命」。
如果未來近期在東方要發生戰爭,主角已經不會是日本帝國,而是中共帝國。現在以及未來近期的日本,在任何一點上都沒有成為戰爭主要動力的條件與實力。以美國帝國、蘇聯帝國與中共帝國為主角的三方混戰的世界戰爭,會持續百年還是因為核子武器而在一瞬間終結,只有神知道。
其實本書在討論日本帝國主義崛起過程,很類似中共帝國崛起歷程與現今中美關係的發展趨勢。
以日俄戰爭為分界點,日美關係驟變。一九〇五年(明治三十八年)八月二十九日,老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的信件中寫著『我至今以來都是親日的,但是自從朴資茅斯和會舉辦之後,我不親日了
日本從日俄戰爭後,被美國當成他在太平洋霸權的威脅,開始組織了包圍網,從一開始的ABDF包圍網到太平洋戰爭爆發的ABCD包圍網。A就是美國,B是英國,D是荷蘭,F是法國,C是中國。美國想稱霸太平洋,日本成為必須排除的對象
這個時期,太平洋另一端的美國,以一八九八年美西戰爭為分界點,從門羅主義轉換成所謂的帝國主義。藉由這場勝利,美國取得加勒比海的控制權,並一躍成為太平洋強國,開始規劃積極進入中國市場。如此一來,美國為了維護跨越兩大洋的利益,推動海軍的大擴軍。
日美冷戰從明治三十八年(一九〇五年)八月二十九日開始,之後美國的對日政策、支那門戶開放要求、不斷召開裁軍會議、強迫日本限制陸海軍軍力、幣原外交的痛苦與混亂、軍方的抵抗、右翼的活動、滿洲事變以及日支事變(強制設定防衛日本用的「自衛線」、「生命線」的行動)──這些全都不是太平洋戰爭的原因,而是隨著日俄戰爭的結束、事實上已開始的日美戰爭的結果。強調日本「帝國主義式侵略說」的各位馬克思主義者,與進步學者的意見,很明顯是倒果為因。
同時在日俄戰爭後,美國國內已經開始出現日美必戰論的言論,當時美國人已經在評估戰爭的可能方式:
概略來說,戰爭的舞台是在太平洋,戰鬥區域則會在菲律賓群島、夏威夷、阿拉斯加、華盛頓州、奧勒岡州以及加州吧。
問題在於太平洋的支配權,爭奪橫跨太平洋兩岸的大量資源必定會肇生日美戰爭。因為日本已經將清國與俄國逐出太平洋,並與英國結盟,所以強敵只剩下美國。
書中引得很多文獻,都充分顯示美國在日俄戰爭後已經把日本當成霸權最大威脅者,開始積極整軍經武,準備與日本開戰。其實到了珍珠港事變前夕,美國政府早已知道日美戰爭已近在眼前,隨時會發爆發,只是不知道那個具體時間點。那時候美國對於日本的經濟封鎖比現在對中共的貿易制裁更為嚴峻。所以很多日本右翼會認為珍珠港事變爆發是美國的陷阱,透過經濟制裁逼著日本人對美宣戰,讓美國取得大義。
結語
本書雖然叫大東亞戰爭肯定論,並不是說這場戰爭就是完全對的,正義的,而是在反駁當時日本主流與左翼歷史觀對這場戰爭的完全否定,認為日本人發動的這場戰爭完全沒有一絲可原諒的地方。
林房雄認為這種完全否定心態是因為日本戰敗了,日本作的事情與當時西方帝國主義在亞洲的侵略殖民作為沒有兩樣,但因為美俄英法荷戰勝了,就無罪了。他也認為日本大東亞戰爭的動力並非德義的法西斯主義,而是民族主義。而日本的帝國主義也並非馬克思主義所認為的資本主義的發展結果,而是來自於民族主義抵禦外敵求生存所導致的擴張主義。
而他把東方抵禦西方當成東亞大國博奕的解釋架構,很合理的解釋了日本當時的所作所為,也準確地預測現在東亞局勢。詳細看完書中的日本包圍網的章節,真得很有熟悉即視感,根本就是現在的美中對抗局勢。中國的一帶一路根本就是當時日本提倡東亞聯盟的經濟複刻版。
雖然是一部右翼歷史觀的書,對於日本右翼人士的描述有點過於美化理想化,但這本書其實滿值得一看。尤其是面對目前的國際局勢,我們要從歷史記取經驗,當美國與其他國家發生霸權對抗時,我們要站對邊,不要站在歷史錯誤的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