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重奏】內容述說四位主角「因不期而遇而組成業餘弦樂四重奏後,共同追求夢想,共同彼此暗(單)戀,但卻發現沒有人的過去是圓滿的...」,劇中以帶有一點推理的故事線,道出了四個中年人不同的愛情和人生觀,此外劇組也巧妙的運用了多樣的音樂素材,透過精心安排及帶有隱喻的音樂及插曲,娓娓道來這四位主角上半場不太成功的人生劇本。本文將一一介紹劇中的樂曲,讓您看劇時也「聽出」劇中人物的心境及隱含意義,將更能把自己帶入劇中的情境,讓內心深處更有共嗚(建議您戴上耳機或接上喇叭,一面閱讀本文、一面欣賞以下所介紹的劇中原曲或全曲,將能有更深刻的體會)。,
馬克樂透客推薦指數:★★☆★★4.5/5(指標:劇情、演技、特效、音樂、創新)
短片的背景音樂-椙山浩一〈勇者鬥惡龍 序曲〉
短片的背景音樂-史麥塔納 (Bedřich Smetana)〈莫爾道河(Vltava)〉
此劇已有很多人對劇情、人物設定及人生金句有各種看法,這部分就由各位自行解讀和體會,就不在此多說了,本文主要是針對劇中安排的樂曲作賞析,並從這些音樂意象中暗藏的線索裡,細細推敲這部戲要告訴我們的事...
弦樂四重奏是由2把小提琴,1把中提琴和1把大提琴組成,通常有三種座法:
1、歐式(European):由左至右為「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第一小提琴與大提琴面對著彼此,這是最標準、也最傳統的排法。2、美式(American):將大提琴移至內部,改為中提琴與第一小提琴對坐,可使大提琴低沈的琴音能夠直直(而非側對)地打入聽眾席,中提琴在距離及音量上更貼近聽眾。3、對唱(Antiphonal):兩把小提琴於最外側對坐,中提琴在第二小提琴旁, 而大提琴在第一小提琴旁。
而此劇使用美式座法,剛好可以把四個人個別「暗戀」(或單戀)的對象排成逆時鐘方向,即是:第二小提琴手別府司(松田龍平)暗戀第一小提琴手卷真紀 (松隆子),大提琴手世吹雀(滿島光)暗戀第二小提琴手別府司,中提琴手家森諭高(高橋一生)暗戀大提琴手世吹雀,而剛好大提琴手坐在第二小提琴手跟中提琴手中間,所以兩個男生又被大提琴手隔開(暗戀和被暗戀對象),而第一小提琴手在劇中則沒有暗戀任何人。由於四位主角的演技(包括琴技表演)都很到位,劇組對選角及座位的安排也很有用意,所以只要四個人一起演奏時,觀眾就可以注意每個人從演奏開始到結束,彼此之間的眉眼和頭手動作的細膩演出和互動。
第一集主要是敘述四個人在東京的卡拉OK包廂外,有意與無意的相會後,相約前往輕井澤別墅共住及團練,並在餐廳演奏後正式組成甜甜圈洞四重奏樂團,繼而開啟了一場全新的夢想樂章...
這部戲一開始第36秒,世吹雀就在廣場即興演奏加斯帕爾·卡薩多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前奏),這首曲子在這裡及第三集都會出現,這應該是世吹雀最愛的曲子,因為每當要演奏時她都會先親一下大提琴,然後忘情地演奏,雖然演奏不到30秒,但對不會大提琴的滿島光而言,演技真的是無可挑剔(會讓人以為她是真的會拉大提琴)。卡薩多此名曲是繼巴哈(J. S. Bach)之後第一部將組曲(suite)一字用於大提琴獨奏上的作品,且不加任何標題,他這首組曲將巴哈組曲中的形式和原素與西班牙舞蹈中的音樂結合,充滿了純真的西班牙風情,樂曲一開始是一段莊嚴沉穩的宣敘調,仿佛午夜夢醒時分的喃喃自語,卻又帶一點悲情的色彩,很適合充滿笑臉卻又暗藏憂傷的世吹雀,而卡薩多1958 年以來也經常訪日,並娶日籍鋼琴家原智惠子為妻,跟日本有著相當深厚的感情。
Yoon-Kyung Cho演奏卡薩多〈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前奏)
劇情進行到8:18的時候四人第一次在別府司家中進行合奏練習椙山浩一的〈勇者鬥惡龍 序曲〉,接著鏡頭轉到四個人在購物商場繼續演奏此曲...,「勇者鬥惡龍」系列從1986年上市至今已經發行了11代的作品,被譽為日本國民電玩遊戲,此遊戲由椙山浩一負責音樂製作,其中的標題音樂「序曲」,乃以管弦樂融入遊戲,並曾為東奧進場音樂,是日本家喻戶曉及所有電玩迷中的永恆經典,椙山浩一可謂是替系列創造經典的大功臣,而伴隨著此曲的音樂聲,第一集也正式開演,宛如此劇如東奧登場般的拉開序幕...所以演奏此曲不僅是向椙山浩一致敬,也預告著這個二流的四重奏樂團將開始扮演勇者,展開一場奇妙的音樂冒險。
PS4『勇者鬥惡龍XI 尋覓逝去的時光』開場動畫
接著劇中23:40時在餐廳的班傑明瀧田用鋼琴演奏了皮雅芙所演唱的〈玫瑰人生〉,法國著名女歌手皮雅芙的母親是街頭歌手,但卻拋棄了她(卷真紀母親也是歌手,但卻意外過世),而她雖以曼妙的歌喉擄獲廣大歌迷的心,但人生與愛情卻很坎坷,愛人總是因故分開,或因空難、交通意外等而失去,所以對愛的極度渴求和無法獲得愛的絕望,就只能在歌唱中發光發熱,47歲時因肝癌離世前仍在台上唱歌(可參考〈玫瑰人生〉電影),而相對於劇中逃避人生的班傑明,卻以"自己剩9個月就要死了"的謊言得到餐廳演奏機會,兩者形成諷刺的對比,所以當其他三個人對卷真紀因揭穿謊言而接到餐廳演奏邀約時有點在意時,曾經也是活在謊言下的卷真紀則對大家說「因為你們是在他身上看到未來的自己,班傑明是深陷夢想泥沼的蟋蟀,所以他只能說謊,這麼說的話,那我們也只能從他手上把夢想搶過來」,然後三人聽完也就妥協了,劇情則轉向對自己婚姻及先生失蹤的自述...所以劇組使用這首〈玫瑰人生〉來暗喻,「班傑明和皮雅芙演出同一首歌,但兩人卻活出不同的故事」,順便也引出「卷真紀對愛的極度渴求和無法獲得愛的絕望」,用一首歌講三個人的故事,真是Bravo ! C'est parfait.
Édith Piaf〈玫瑰人生〉的現場演唱版本
接著在劇中48:46四個人第一次在餐廳表演,演奏了《莫爾道河》,這是史麥塔納的交響詩作品〈我的祖國(Má vlast)〉的第二樂章,全曲共分八個段落,一開頭先是兩支長笛輪奏(代表一條溫和而急促的支流),而後加入兩支豎笛輪奏(代表另一條冷靜平緩的支流),之後匯流成為莫爾道河主流(敲出三角鐵後管弦樂加入主旋律),之後河流便穿過森林(以法國號演奏)及農夫婚禮(以管弦樂齊奏),然後流入聖約翰峽谷再進入聖約翰急流(以弦樂群表現),之後流入布拉格(第一章主旋律再次出現),經過雄偉的高堡(樂團群奏第一章主旋律),最後流進易北河。一開始演奏的兩支長笛、兩支豎笛(共四個人)分別呈現兩個支流,劇中則以四重奏來改編頗具意義,從一開始大提琴演奏,然後接著中提琴、小提琴上場,一首改編後的莫爾道河四重奏就這樣如同兩條分支小河流進了聽眾心底,接下來鏡頭轉向了他們四個人在卡拉OK包廂分別練習的畫面(不過其中三個人算是有目的的練習),當卷真紀(第一條支流)一走出來時,其他三個人(第二條支流)也陸續開門走出來,就在一起走出去之時,搭配清脆的開門聲,可以感受到這這兩條支流真的「匯流」成「莫爾道河」了,待餐廳演奏結束、全場鼓掌後,別府司也在場正式宣布:我們是「甜甜圈洞樂團」,而此樂團的形成經過則以跳接鏡頭搭配此樂曲的旋律來表現,實在是令人拍案叫絕,一首旋律優美的莫爾道河也就這麼自然的被用來詮釋了這段重要的情節,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把此段劇情的進行,配合聽著下面管弦樂團的演奏,感受一下兩條「支流」在「開門」後「匯流」成主流「莫爾道河」(甜甜圈洞樂團)時的衝擊(開門聲)吧!
Smetana: Vltava (The Moldau) - veliki simfonični orkester gimnazije kranj
接著51:15的時候卷真紀一個人在客廳拉小提琴,演奏了舒伯特的〈聖母頌〉,這是舒伯特在1825年根據詩人瓦爾特·斯科特(Walter Scott)的敘事長詩〈湖上夫人(The Lady of the Lake)〉中的第六段〈艾蓮娜之歌III(Ellens Gesang III)〉譜成的歌曲,〈湖上夫人〉是描述十六世紀蘇格蘭國王詹姆斯五世統治時期,反叛軍領袖道格拉斯(Douglas)的女兒艾蓮娜(Elena)與其將領馬爾孔(Malcolm)相愛,但父親卻將她許配給另一個叛軍領袖,後來詹姆斯五世擊敗反叛軍,讓艾蓮娜如願與馬爾孔成婚,並且釋放了艾蓮娜的父親的故事。其中〈艾蓮娜之歌〉原詩的內容是:一個名叫艾蓮娜的姑娘,因為她父親犯了罪而感到悲傷,於是在一天傍晚,她來到湖邊,對著岩石上的聖母像虔誠的祈禱,請求聖母寬恕父親...,因此這首歌是描述父女之間的真摯情感流露,若還原演奏這首曲子的鏡頭:「世吹雀走下樓,看見卷真紀演奏時獨自潸然落淚,而自己內心深處也顫動了一下...」,因為〈聖母頌〉讓卷真紀內心憶起過往與繼父相處的痛苦和悲傷,並渴望能得到心寧上的平靜和慰籍,而對這兩個有類似過往的人自然是感傷,所以在演奏此曲時,卷真紀才會在當下哭了。這個拉小提琴的劇段運用音樂說故事,不用說太多、演太多,就能讓人體會、感動人心了。
日劇「四重奏」三篇文章中裡的15首配樂也已放置於我的「聽歌賞曲🎧」專題,讓大家一首接一首的回味其經典配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