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是接續
台日文化差異觀察後的文章;有點像是內心的反思,原本只打算放進私人筆記,但覺得蠻有趣的,因此也分享給大家參考看看。
在沖繩度過愉快的一週回到台灣後,並沒有任何的「好想永遠待在日本喔」這種想法,或是收假症候群。取而代之的,是旅行後所調整的生活節奏,準備帶給接下來的生活全新的感受跟體驗,把「沖繩經驗」延續到日常生活。至於能維持多久...我也不知道,畢竟人是很容易受環境影響的。
「感覺」會變,但「記憶」這件事,並不會這麼容易改變的。要是真的忘記了,那就再來一趟旅行吧,反正已經有經驗了(笑),在遺忘之前,就善用這個新思維來好好過生活!
✽✽✽✽✽
曾經問過友人一個問題:假如無須擔心生計,且有錢有閒的時候,最想要做什麼?大部分的人都會回答,想要出國度假。似乎出國度假這件事,就是人生遊戲破關後的最後獎品;是真的很棒,除了放鬆還能增廣見聞。但反過來想,如果無法「出國」,是否就代表要日復一日過著平凡無奇的生活呢 ? 當然不是。
考量經濟條件跟時間,一年如果能出國一次就很棒了,但想要不出國也能夠有同樣體驗的話,我的想法是,保有「旅者心態」,不確定是否有人發明過這個名詞,但我就先使用了。
什麼是「旅者心態」? 我的定義是,不論身在何處,都可以用一期一會的態度,打開感官來用心體會所有事物。如果能抱持著這樣的心態生活,相信乏味的日子也會變得有趣許多。
這麼說可能還是有點抽象,接下來想針對旅者心態,用一些實例來說明。
在開始前,必須讚美一下飛機,人類史上最大的發明,沒有之一。透過飛行讓人類能夠取得有別於日常的不同視角與體驗,產生新的思維,探索更多可能性。
透過旅行,培養好奇心
人是慣性的動物,在一個地方待久了,很容易會把週遭事物視為理所當然。然後就開始對生活感到麻木,日復一日的機械式生存,不時產生「無聊」的念頭。但人類其實還有一個本能機制,就是「反無聊」,透過克服無聊的狀態來產生創造力;因為無聊所以發明遊戲跟各種娛樂,工作賺錢除了維持生計更多的是為了購買快樂。所以漫漫人生路,在盡完家庭社會責任之餘,需要透過涉略有趣的事物,對大腦輸入新的資訊;像是看電影、追劇、閱讀、聽音樂等,刺激感官活絡身心,度過人類式生活;旅行也是一種激活大腦的方式之一。隨著生命強度的不同,更有人會透過從事極限運動,例如攀岩、溯溪、跳傘...等,來餵養大腦更多的刺激,獲得更大的創造力與滿足感。
生命的原動力來自於「好奇心」,促使我們追尋新的刺激。
同樣的場景,讓100個人經歷可能就會有100種以上的想法;無論已知未知的資訊有多少,好奇心能幫助我們放大感官,並且產生排除萬難的力量,主動想了解更多。舉例,同樣一幅畫、一條路、一棟建築...,有的人可能只看見被設計好的畫面,但有的人卻能看到歷史造就的痕跡與細節,甚至更多其他的故事。
用「好奇心」置換掉「理所當然」,世界會遠比想像中還要更大。
善用有限的資源
關於旅者心態,還能創造另一個有價值的事情,就是善用資源,資源包括時間、金錢、體力...等。人在外地,遇到不方便的事通常都可以靠錢解決,但你能帶的現金有限,就連信用卡額度也不是無上限的(好啦,我知道是貧窮限制我的想像)。這邊想討論的是,如何運用有限的資源,創造如同在家一樣的自在感;在跳脫舒適圈之後創造新的舒適圈,也是一種學習,並且可以為旅程增加不少趣味。
時間是不可逆的稀缺資源,要最謹慎的使用。時間用的好,行程內容才會更豐富一點,滿足感更提升一點。不過關於時間資源,每個人運用的方式都不同,就不贅述太多,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
底層邏輯這本書,書中使用「時間顆粒」這個觀點來說明時間管理,清楚且容易理解。
金錢方面,我是採每日預算制的方式來運用,避免旅費暴增太多且保有一定的金錢使用彈性。今天少花一點;明天就可以多花一些,如此,既可以有效控制預算,又不至於每天過得太艱辛。體力也是,今天多走了幾步,明天就放慢腳步,來維持一定的平衡。
妥善運用資源堅守一個原則—當用則用,但不要浪費。
除了上述的大方向之外,資源還包括很多小事情。我的經驗是,一張濕紙巾,一個購物袋,都可能為之後的旅程,創造意想不到的方便。有點像是打電動,蒐集道具跟寶物那樣;不到那個關卡,不會注意到道具有多好用(笑)
放大一萬步來看,生活也是如此。我們不會擁有無限的資源,來滿足無限的慾望。比較合理的做法,就是把手上有限的資源運用得淋漓盡致,並產生槓桿及複利效果。練就把資源用到極致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學習。
經營生活的儀式感
接續在運用資源後,來討論儀式感蠻適合的。身為直男,我對於儀式感的定義是:把平凡無奇的小事,經營成充滿質感的好事。善用資源,不等於要節儉度日,「
窮遊」不是我會推崇的旅行方式,反而覺得會有點失去旅行的意義。
每個人因生長背景、成長經歷,會造就不同的價值觀,在生活當中滿足這些價值觀所帶來的幸福感,我認為才是人生真正的意義。
馬斯洛需求理論提到人類有五個需求層次——分別是生理(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safety needs)、愛與歸屬(love and belonging)、自尊(esteem)、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滿足初階需求之後會進展到高階需求。
身處台灣,大部分的人不太需要擔心「生理」跟「安全」需求。照理是要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才會感到幸福與快樂,但很多人是知道卻做不到的。可能關鍵在於心態吧,除了日常所需的柴米油鹽,也別忘了對未來產生期待感。
透過生活儀式感的累積,享受當下並期待未來
廣義來說,人生也是一趟旅行,在有限的資源中盡可能累積多種體驗,把生活過好一點,不需要只限定在某些時刻(像是旅行或是節日),越是能放肆的享受人類社會獨有的儀式感(假掰行為XD),或許就越能感受到自己是真正的活著吧。
以感恩的心看待一切
每一趟旅程,儘管事前規劃再詳盡,仍會有很多無法預期的狀況;可能會搭錯車、走錯路、做錯事等...,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可能會有點小緊張,但也不用因此而過於焦慮或是自責;畢竟旅行這件事,不只是從一個景點到另一個景點的兩點一線而已,沿途的風景有時也很值得欣賞,保留一點犯錯的空間,甚至會有意外的收穫。像是在
沖繩的第一天晚上;遍尋不著晚餐,最後在燈火闌珊處找到美味的定食,受到老闆夫妻純樸的款待;身為旅者,能夠在異鄉獲得協助,暖心程度應該是倍數成長,必定會產生感恩之心(會吧)
旅途中,除了怡人的風景;感受當地的風土民情與生活節奏,也是一種享受。當我們不再把所經歷的一切視為理所當然,並且透過善用資源來獲得自信,跳脫原有的生活習慣創造生活的儀式感後,會更珍惜人生這趟旅程所經歷的人、事、物。有了這樣的心態後,即便生活中還是很多煩人的瑣事,還是會覺得生而為人,真是太好了,把有限的心力跟精神放在體驗自在的生活。
在寫這段感恩的心,盡可能想用文字來闡述這一切心境的變化,但千言萬語可能還是不如親自走一趟,來得更真實深刻吧,我盡力了(笑)
拿回遺失已久的專注力
旅行是累積生活體驗與激發新的思維,然而透過獨自旅行,還能獲得另外一個重要的體悟,那就是...
把人生的主導權,拿回自己手上很重要!
隨著科技、網路、手機的普及與便利性,資訊越多,常常我們的內心越混亂,究竟是我們在篩選這些資訊,還是這些資訊在影響我們的生活?試想我們有多久沒有好好吃頓飯,品嚐食物的美味了;多久沒有好好追一部史詩大劇,跟著劇中角色南征北討冒險成長?甚至可能連花個10分鐘好好看本書都有困難,不斷學習卻總是感到不足與焦慮。可能的原因就是有限的時間跟專注力,被大量且無法判斷好壞的資訊給剝奪了,加上我們可能也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好好認識自己,想要的太多,卻不明白哪些是我們真正需要的。
如果你也跟我一樣,是個30多歲的社會人士,接下來的這段文字應該也會有感。在社會打滾久了,經常是身不由己,為了生存要考慮很多拐彎抹角的事情;例如做了這件事會不會影響他人,以致於破壞人際關係;或是為了達成績效某個目的,被他人要求做一些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或是其他惱人的事情(以下自由填空),導致在人生路上的迷茫與失落,每天都很忙碌卻不知道在忙什麼。
如果遇到了這個狀況,有可能是你的身體在告訴你,需要多重視自己的想法了。不妨把自己放到一個沒有人認識的地方,或是給自己半天、一天的時間(或是更長的時間),創造與世隔絕的環境並把手機關機,把有限的專注力還給自己。
請相信你就是自己最好的導師,因為沒有人會比你更了解自己的需求。
你的本國,也是別人的外國
如果能抱持著「旅者心態」生活,可能出不出國就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了(開玩笑,我還是喜歡出國XD),而且別忘了,我們的「本國」也是別人的「外國」啊。
我認為旅者心態,「體驗」是最重要的。畢竟沒有真正出走,很多腦中的想法只會是未經證實的理論,然而似是而非的觀念,可能會有點危險且有所偏差,以致於找不到真正的答案。
早期有些人會嚮往遊牧生活的自由,推崇給自己一段時間流浪四海為家。但我認為「旅者」跟「流浪者」還是有所不同;旅者是有歸屬的。我們也許能透過旅行找到第二個家;但第一個原生家庭,是任何環境都無法取代的。無論是好是壞,「家」就是家,而且也只有透過旅行體驗後所產生的落差感,你才能夠明白自己在過程中成長多少。如果可以,請勿否定原本的你,而是在原有的生命當中,疊加新的元素與可能性。
呼應文章開頭提到的,儘管出國體驗不一樣的生活很棒,但這些都只是為了給大腦輸入新的刺激與養分,在延長生命長度的同時,增加生命體驗的厚度。
以上是這次旅行的心得總結,如果能感動到你,我會感到很榮幸;如果不能,那也沒關係。重要的是,讓我們用「旅者心態」,好好體會僅此一次的人生旅程,細細品嚐人生的每一個時刻片段吧。畢竟人生,也是一場時間不明的長途旅行。願我們都能用更開闊的心態,來看待有界限的生活。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
❤️按愛心表示喜歡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追踪表示關注
🔗轉發表示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