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寫於2022年9月18日)
作為產品觀察,這次聽的是Audible的Plus裡面的一門課程《The Art of Storytelling: From Parents to Professionals》。查了一下,這門課程是線上課程平臺The Great Courses開發的課程,在他們自己的平臺上可以付費收看完整影音。但是,這門課,我在Audible用聽的,也幾乎沒有任何阻礙(的確曾經有過一兩個阻礙,但真的就那麼一兩個),而且講師在講課時,使用了「如果你正在收聽有聲書」這樣的說法,可見在課程開發初期,製作團隊就同時把這門課設計成「可以賣影音課,也可以賣聲音課」的一個產品。這種一魚二吃的模式必定對課程平臺是利多、對出版公司是利空「嗎」?還要再想想。
也因為講師是對著攝影機講話,麥克風不可能湊到講師的面前,那麼製作團隊的收音方式就令我好奇。看了課程平臺的宣傳影片,發現他們是利用舞臺劇或電影劇組經常使用的隱藏式麥克風,掛在講師的耳朵上收音。這的確也符合我收聽的感覺。在Audible上聽起來,這門課的音質有一點空間殘響,彷彿坐在一個stand-up comedy的現場聽他演說。一開始我還一度以為是對外開放的講課現場直接收音呢。整體錄音與後製都還不錯,有殘響反而帶出一種聆聽講座的氣氛。(有些國內同業,真的就把講師的現場演講錄下來賣。但拜託,注重一下錄音工程。我連試聽都聽得很痛苦,根本不想聽完好幾小時這種音質的東西。)
再來進到內容的層次。曾聽聞有前輩批評:明明故事本身就是最好的教材,但現在的新人創作者卻不直接去讀故事,只想聽人家告訴你該怎麼說故事。我個人認為這個批評不是完全沒有道理,但The Art of Storytelling這門課的規劃,或許可以抵消一部份這樣的質疑。講師本身的博士學位就是在研究storytelling;他在講解某個觀念或技巧時,自己就會講一段故事,或是引用一段影音素材來示範。所以在這門課中,聽者確實是「透過聽故事來學習怎麼講故事」。當然,12小時的課程,連一門大學通識課的上課時數都不到,不可能真的講到多透徹,不過我認為講師與企畫團隊還是相當有誠意的。他們確實提供了一些框架、概念與工具,讓我以後在聽/看別人的故事時,更有一些分析的架構可以使用。
然而我也想針對課程全長碎唸一下。我必須強調,這個團隊已經是非常有誠意,講師本身也是非常有料,但是12個小時的課,用聽的真的太累了。我每天上班通勤時間聽完1堂到1.5堂lecture(一堂差不多是半小時),前面幾天可能還沒什麼感覺,也覺得很有收穫;但到了第5、第6個小時(大概是收聽的第二週),就覺得好累,已經迷失了,到底還有多久,好想趕快聽到這禮拜的呱吉podcast。我初步整理一下我的感受:課程畢竟是課程,它是有料的、是紮實的、是需要心神去吸收的。課程很難像是小說一樣有什麼爆點、超展開。雖然app很方便,可以讓聽者分段收聽,但同樣一個主題聽久了還是會累。不曉得如果將課程全長設定在6到8小時,會不會對聽者來說更為友善。12小時真的是略累了一點。
最後,講師在課程結語中所提及的語言哲學倒是非常值得玩味:口語能傳達的訊息比文字多得太多了!這門課是一門關於orality的課,所以講師推崇口語多於文字,自然是可以理解。人類史上,也確實是先有口語而後才有文字;有口語而無文字的情況通常更多。不過這是否代表口語的價值絕對高於文字?我認為兩者的價值還是有所不同。最大的不同在於:文字極度容易被記錄、複製與傳播,因此我們可以用不高的成本寫文章、寫書、寫動態,而你也可以用不高的成本就讀完我的這則分享。但口語卻不是!正因為口語可以承載比文字還要更多的資訊,因此記錄口語(錄音)與聆聽口語(播放)的成本,才會比起記錄文字還要高得那麼多。若要講求有品質的記錄與播放,就更是不容易了。這或許也反映在有聲書的發展上。有聲書的成本與定價一直都不比文字書sexy;導致明明口語的發展在歷史上比文字還要更早,但有聲書的發展與普及程度卻硬是比文字書落後不知道多久(不管是「塑膠載具有聲書」還是「數位串流有聲書」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