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共讀】三浦太郎-坐交通工具及回家系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書籍分析

  • 整 體 評 分:★★★☆☆
  • 實用性評分:★★★☆☆
  • 回看率評分:★★★☆☆
  • 成人講解等級:★★★☆☆
  • 適讀年齡:
    1.巴士出發囉/公共汽车来啦:0~3歲
    2.手拉手回家去:0~1歲
    3.電車來囉:0~6歲親子共讀;7歲以上自己閱讀
  • 語言:繁體中文、簡體中文、日文
  • 注音:是○ 否●
三浦太郎-手拉手回家去、去巴士出發囉、電車來囉

三浦太郎-手拉手回家去、去巴士出發囉、電車來囉

※書本基本介紹

  • 作者: 三浦太郎
  • 譯者:劉握瑜, 周姚萍
  • 繪者:
    1.巴士出發囉/公共汽车来啦:劉握瑜
    2.手拉手回家去:
    3.電車來囉:鄭明進
  • 出版日期:
    1.巴士出發囉/公共汽车来啦:2020/12/01(繁體)(二版);2007/10/20(日文)
    2.手拉手回家去:2015/11/01(簡體);2008/9/15(日文)
    3.電車來囉:2023/06/01(繁體)(二版);2017/2/25(日文)
  • 商品規格:
    1.巴士出發囉/公共汽车来啦:
    繁體:32頁 / 18.1 x 20.4 x 1 cm / 全彩印刷
    日文: 24頁 / 18.7 × 21 × 0.7 cm
    2.手拉手回家去:
    簡體:24頁 / 18.7 x 21 x 1 cm / 全彩印刷
    日文:24頁 / 18.7 × 21 × 0.7 cm
    3.電車來囉:
    繁體:40頁 / 18.5 x 26 x 1 cm / 全彩印刷
    日文:32頁 / 19.1 × 26.6 × 0.8 cm
  • ISBN
    1.巴士出發囉/公共汽车来啦:9789865513900(繁體);9784494003952(日文)
    2.手拉手回家去:9787556803682(簡體);9784494015382(日文)
    3.電車來囉:9786267237700(簡體);9784494003976(日文)
  • 出版者 : 小魯文化、童心社、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書本系列介紹

  1. 巴士出發囉/公共汽车来啦(バスがきました)
  2. 手拉手回家去(おうちへかえろ)
  3. 電車來囉(でんしゃがきました)

※書本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三浦太郎
三浦太郎1968年出生在日本愛知縣,並於大阪藝術大學美術系主修絹印版畫。當他還是個學生時,作品就多次被選進國內圖畫展。畢業後,也很迅速的展開他的插畫生涯,而且表現優異,不僅首部繪本《親一親》在日本得到廣泛迴響,往後更六度獲波隆那國際兒童書插畫展入選、兩度獲布拉迪斯國際插畫雙年展入選、及獲日本產經兒童出版文化賞等諸多國內外大獎(繪本作品《小小國王》曾獲日本產經兒童出版文化獎美術獎);甚至在2014年受邀至波隆那國際兒童書插畫「特別展」中展覽。 至今,他已是一位獲獎作品超過三十部的插畫家,作品被翻譯為義大利、法國、瑞士、西班牙、韓國等多國語言,在世界各地都有廣大的讀者群。目前的繪本有《親一親》、《排好了唷》、《交給我吧!》、《小小國王》、及近期創新作品Workman Stencil……等等。 其中,Workman Stencil,也在2014年日本板橋區立美術館盛大舉辦的「義大利波隆納國際繪本原畫展」裡,被選為宣傳的主題。

◎譯者簡介

1.劉握瑜
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語言學系畢業。最喜歡說故事給貓咪聽,再抱著牠一起睡個香甜的午覺。譯有《小雞逛遊樂園》、《小雞過生日》等書。

2.鄭明進
臺灣知名兒童美術教育家及圖畫書創作者,素有「臺灣兒童圖畫書教父」之稱。臺北師範藝術科畢業後,曾任國小美術教師二十五年,之後身兼圖畫書編寫、翻譯、編輯、推廣的多重角色,是兒童圖畫書推廣的重要啟蒙者及推手,並榮獲「信誼幼兒文學獎」特別貢獻獎。繪本作品有《請到我的家鄉來》、《我的家鄉真美麗》、《十兄弟》、《烏龜娶親》(皆為小魯文化出版)。

※書本內容介紹

1.巴士出發囉/公共汽车来啦(バスがきました)

巴士出發囉/公共汽车来啦(バスがきました)

巴士出發囉/公共汽车来啦(バスがきました)

「尾巴站」來的是老鼠巴士,「耳朵站」來的會是誰呢?這次三浦太郎以車子為主題,用一貫的溫暖柔和色調,畫出各式各樣讓人也想一起搭乘的可愛動物巴士。隨著一個個不同形狀的站牌出現,不論大小讀者都能盡情發揮想像,享受翻頁後的驚喜畫面。加上每種動物巴士登場時都搭配專屬的狀聲詞,讓寶貝閱讀時能自然地進行聲音模仿,進而認識更多動物。是一本擁有許多互動方式的可愛繪本!

2.手拉手回家去(おうちへかえろ)

手拉手回家去(おうちへかえろ)

手拉手回家去(おうちへかえろ)

回家啦!手拉手,往家走,小老鼠的家……像小靴子一樣的家。回家啦!手拉手,往家走,小兔子的家……豎著兩根煙筒的家。回家啦!手拉手,往家走,小獅子的家,這本書是说天黑了大家都要回家了,他们的家長什麼樣子呢?小老鼠住在像靴子一样的家,大象住在長長的滑梯的家。


3.電車來囉(でんしゃがきました)

電車來囉(でんしゃがきました)

電車來囉(でんしゃがきました)

以電車為主題,用一貫的溫暖柔和色調,畫出各式各樣讓人也想一起搭乘的可愛食物電車。載著不同食物的電車一一到站,不論大小讀者都能盡情發揮想像,享受翻頁後的驚喜畫面。加上每種電車登場時都搭配專屬的狀聲詞,讓寶貝閱讀時能自然的進行聲音模仿,進而認識更多動物和相對應的食物。是一本擁有許多互動方式的食育繪本!

※結論

有2本都是搭乘交通工具為主題的內容,1本是就由一同回家認識動物的家,「電車來囉」是根據搭乘的動物,所搭配的電車也有所不同(老鼠是起士、兔子是蔬菜、老虎是肉),每一個車站的標示都透漏出電車的主題,最後再來一個大集合,做一個回憶之前看到的電車

「巴士出發囉」開頭就是一個造型的站牌,讓你猜看看出現的動物和巴士是什麼形狀,每一個造型都滿好猜(大概是給幼童看,所以都很明顯),最後大家在車站排隊等上車,結果是爸爸媽媽開著巴士來接,結局很令人意想不到,閱讀後可以問孩童最喜歡哪一個車站,如果自己要設計車站,想要用什麼圖案

「手拉手回家去」是一本簡體版的書籍,好像已經絕版找不太到販售的地方,內容是小朋友跟動物手拉手一同回家去,路上陸陸續續看到動物的家,最後小朋友牽著月亮的手回到爸爸媽媽的家,每一個動物的家設計的可愛風趣,最後剩下一個人的時候,有月亮陪伴他回家,故事情節滿溫馨的

※參考資料(書籍及圖片)

(一)出版社

  1. 小魯文化
  2. 童心社
  3.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小伙伴系列

(二)書籍

  1. 巴士出發囉
    中文網站:誠品博客來小魯文化
    外文網站:日文(Amazon童心社
  2. 電車來囉
    中文網站:誠品博客來小魯文化
    外文網站:日文(Amazon童心社
  3. 手拉手回家去
    中文網站:簡體中文(Amazon
    外文網站:日文(Amozon童心社
主要是以童書可以親子共讀書籍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童書, 禾流文創,適合5~7歲以上,是USBORNE的Questions and Answers(4-7 Years)(01),整體評分:★★★☆☆ 1.天氣你想知道什麼、2.塑膠你想做什麼、3.感覺你想知道什麼、4.錢你想做什麼、5.藝術你想知道什麼、6.音樂你想知道什麼、7.長大你想問什麼
童書,台灣麥克,適合4歲以上,是USBORNE的First Questions and Answers(01),整體評分:★★★☆☆ 1.寶寶從哪裡來、2.天空為什麼會下雨、3.為什麼我們需要蜜蜂、4.植物為什麼要開花、5. 為什麼太陽會發光、6.感覺是什麼
童書,台灣麥克,適合2~3歲以上,是USBORNE的Very First Questions and Answers(01),整體評分:★★★☆☆ 1.為什麼我需要小馬桶、2.認識便便大發現、3.認識病菌大發現、4.為什麼要上床睡覺、5. 為什麼要睡覺
童書,禾流文創、閣林優兒 ,適合4~7歲以上,是USBORNE的Questions and Answers(4-7 Years),整體評分:★★★☆☆
童書,小天下、采實文化,適合4歲以上,是【親子共讀】USBORNE的First Questions and Answers(4 Years),整體評分:★★★☆☆
童書,台灣麥克,適合2~3歲以上,是USBORNE的Very First Questions and Answers(2-3 Years),整體評分:★★★☆☆
童書, 禾流文創,適合5~7歲以上,是USBORNE的Questions and Answers(4-7 Years)(01),整體評分:★★★☆☆ 1.天氣你想知道什麼、2.塑膠你想做什麼、3.感覺你想知道什麼、4.錢你想做什麼、5.藝術你想知道什麼、6.音樂你想知道什麼、7.長大你想問什麼
童書,台灣麥克,適合4歲以上,是USBORNE的First Questions and Answers(01),整體評分:★★★☆☆ 1.寶寶從哪裡來、2.天空為什麼會下雨、3.為什麼我們需要蜜蜂、4.植物為什麼要開花、5. 為什麼太陽會發光、6.感覺是什麼
童書,台灣麥克,適合2~3歲以上,是USBORNE的Very First Questions and Answers(01),整體評分:★★★☆☆ 1.為什麼我需要小馬桶、2.認識便便大發現、3.認識病菌大發現、4.為什麼要上床睡覺、5. 為什麼要睡覺
童書,禾流文創、閣林優兒 ,適合4~7歲以上,是USBORNE的Questions and Answers(4-7 Years),整體評分:★★★☆☆
童書,小天下、采實文化,適合4歲以上,是【親子共讀】USBORNE的First Questions and Answers(4 Years),整體評分:★★★☆☆
童書,台灣麥克,適合2~3歲以上,是USBORNE的Very First Questions and Answers(2-3 Years),整體評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彼得·提爾是誰 彼得·提爾畢業於史丹佛大學,是矽谷最耀眼的柯基和思想領袖之一,創辦Paypal、Palantir,且是臉書的第一位外部投資人。自詡為逆向思考者的提爾,提出不少與時下思維截然不同的理念,讓人對他印象深刻。 逆向思考 競爭是留給失敗者的 創業 總結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故事,不管你的故事夠不夠精彩、美不美好,它都是獨一無二的。它是你過去點點滴滴的積累,也是成就你如今樣貌的推手。而《請你找到我》是美國作家瑞尼.丹菲爾的懸疑犯罪小說。雖然是虛構故事,但她說:「我寫的小說,只談真實人生」。
Thumbnail
懸疑小說、恐怖小說、偵探小說,舉凡血肉模糊、肢解遍地、鬼怪奇談之類的,都是不看的 在搜尋某位作家時,意外發現這個文學網站點進去首頁時,瞧見這本書拿下點擊、收藏兩個排行榜的首位。 對於兇手作案的過程,血肉模糊的描述並不害怕到足以讓人快轉 行兇的方式稍有提到,但不至於細微到會讓人頭皮發毛
Thumbnail
前陣子,一場意外帶走我伯父的生命。雖然和伯父不是特別熟,平常見面也僅是寒暄問暖個幾句,但家住附近,時不時來家中串門子的他,也成了我回憶中一個熟悉的身影。在聽聞他驟然離世的噩耗後,低潮了一陣子,想起上一次見到他時,他坐在我們家中客廳,說著怎麼幫我們驅趕跑來我們家偷採水果的「小偷」。更令我傷心的是看見伯
Thumbnail
經濟學對我們來說,或許是個陌生的領域,但應該不難想像,我們所有的行為舉止都和經濟學有莫大的關係,包括你為什麼願意花多點錢購買價格較高的星巴克咖啡、都市綠帶化或是行業綠帶化所帶來的衝擊等。 「但其實,他告訴我們的,正是經濟學的功能:讓我們更了解『人』。」—p.22 原本對數字、數學這類需要數理邏輯的
Thumbnail
《成為一個新人》 我們不可否認,這個社會對精神病患是不友善的。在面對精神疾病衍伸出種種的社會事件下,我們選擇以恐懼、憤怒來面對這群被社會邊緣化的人群。當然,我不認為一味的包容是對的,過度包容滋長灰色地帶,但抗拒理解何嘗不是加劇問題的關鍵之一呢? 《成為一個新人》是報導者張子午深度追蹤、集結各方觀點,
Thumbnail
你厭惡你的工作嗎?朝九晚五、時不時被迫加班的工作型態和繁冗重複的工作內容壓得你喘不過氣;你對你做的工作一點興趣也沒有,一切只是為了糊口。死氣沉沉的生活中,或許只有周末值得期待,這種生活很累吧,但你不是一個人。 「輿觀調查網站YouGov報導,2015年時有百分之三十七的英國勞動者認為自己的工作毫無
Thumbnail
Hi~我是卡蘿,4個月前,因為公司方向調整的不適應,讓我的情緒陷入以前都沒有過的低潮,可能心情會影響身體吧,當時就是下班後非常的疲累,休假也不知道要幹嘛,每天渾渾噩噩。 那個時候覺得生活好像沒有其他的樂趣了,在狀況很低迷之際,突然腦中有一不能再這樣下去的想法,必須改變點甚麼,於是我開始每天6:30起
Thumbnail
此書推薦給所有現在或過去罹患憂鬱症或擁有憂鬱症朋友家人的人。 作者是曾罹患憂鬱症的大學生,大約從高二確診憂鬱症,因為生在病中的泥沼,在許多因緣下大二時轉系進入心理學系,用心理學的知識來認識憂鬱症,並且緩緩地與之相處,把心理狀況、自己的私密日記、家人的無知或無法同理等真實情況完整公開,讓更多人能“進入
Thumbnail
看了幾本跟改變現狀有關的書,包含「斜槓青年」、「知識變現」、「把不了了之的代辦項目變成已實現的有效練習」、「花得錢都會自己留回來」、「離開公司我過得還不錯成為自由工作者的理想生活提案」,透過每位作者的十年有成的實際案例分享, 找到自己一直堅持的方法與脈絡,覺得這幾年的個人經驗分享書籍都有些相似處,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彼得·提爾是誰 彼得·提爾畢業於史丹佛大學,是矽谷最耀眼的柯基和思想領袖之一,創辦Paypal、Palantir,且是臉書的第一位外部投資人。自詡為逆向思考者的提爾,提出不少與時下思維截然不同的理念,讓人對他印象深刻。 逆向思考 競爭是留給失敗者的 創業 總結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故事,不管你的故事夠不夠精彩、美不美好,它都是獨一無二的。它是你過去點點滴滴的積累,也是成就你如今樣貌的推手。而《請你找到我》是美國作家瑞尼.丹菲爾的懸疑犯罪小說。雖然是虛構故事,但她說:「我寫的小說,只談真實人生」。
Thumbnail
懸疑小說、恐怖小說、偵探小說,舉凡血肉模糊、肢解遍地、鬼怪奇談之類的,都是不看的 在搜尋某位作家時,意外發現這個文學網站點進去首頁時,瞧見這本書拿下點擊、收藏兩個排行榜的首位。 對於兇手作案的過程,血肉模糊的描述並不害怕到足以讓人快轉 行兇的方式稍有提到,但不至於細微到會讓人頭皮發毛
Thumbnail
前陣子,一場意外帶走我伯父的生命。雖然和伯父不是特別熟,平常見面也僅是寒暄問暖個幾句,但家住附近,時不時來家中串門子的他,也成了我回憶中一個熟悉的身影。在聽聞他驟然離世的噩耗後,低潮了一陣子,想起上一次見到他時,他坐在我們家中客廳,說著怎麼幫我們驅趕跑來我們家偷採水果的「小偷」。更令我傷心的是看見伯
Thumbnail
經濟學對我們來說,或許是個陌生的領域,但應該不難想像,我們所有的行為舉止都和經濟學有莫大的關係,包括你為什麼願意花多點錢購買價格較高的星巴克咖啡、都市綠帶化或是行業綠帶化所帶來的衝擊等。 「但其實,他告訴我們的,正是經濟學的功能:讓我們更了解『人』。」—p.22 原本對數字、數學這類需要數理邏輯的
Thumbnail
《成為一個新人》 我們不可否認,這個社會對精神病患是不友善的。在面對精神疾病衍伸出種種的社會事件下,我們選擇以恐懼、憤怒來面對這群被社會邊緣化的人群。當然,我不認為一味的包容是對的,過度包容滋長灰色地帶,但抗拒理解何嘗不是加劇問題的關鍵之一呢? 《成為一個新人》是報導者張子午深度追蹤、集結各方觀點,
Thumbnail
你厭惡你的工作嗎?朝九晚五、時不時被迫加班的工作型態和繁冗重複的工作內容壓得你喘不過氣;你對你做的工作一點興趣也沒有,一切只是為了糊口。死氣沉沉的生活中,或許只有周末值得期待,這種生活很累吧,但你不是一個人。 「輿觀調查網站YouGov報導,2015年時有百分之三十七的英國勞動者認為自己的工作毫無
Thumbnail
Hi~我是卡蘿,4個月前,因為公司方向調整的不適應,讓我的情緒陷入以前都沒有過的低潮,可能心情會影響身體吧,當時就是下班後非常的疲累,休假也不知道要幹嘛,每天渾渾噩噩。 那個時候覺得生活好像沒有其他的樂趣了,在狀況很低迷之際,突然腦中有一不能再這樣下去的想法,必須改變點甚麼,於是我開始每天6:30起
Thumbnail
此書推薦給所有現在或過去罹患憂鬱症或擁有憂鬱症朋友家人的人。 作者是曾罹患憂鬱症的大學生,大約從高二確診憂鬱症,因為生在病中的泥沼,在許多因緣下大二時轉系進入心理學系,用心理學的知識來認識憂鬱症,並且緩緩地與之相處,把心理狀況、自己的私密日記、家人的無知或無法同理等真實情況完整公開,讓更多人能“進入
Thumbnail
看了幾本跟改變現狀有關的書,包含「斜槓青年」、「知識變現」、「把不了了之的代辦項目變成已實現的有效練習」、「花得錢都會自己留回來」、「離開公司我過得還不錯成為自由工作者的理想生活提案」,透過每位作者的十年有成的實際案例分享, 找到自己一直堅持的方法與脈絡,覺得這幾年的個人經驗分享書籍都有些相似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