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住在這裡以後,我才慢慢知曉土耳其人與阿拉伯人之間,那難以言喻而不能明說的微妙關係。
某個週末,為了散心而前往伊斯坦堡東邊伊茲密特省(Izmit)與薩卡里亞省(Sakarya)交界的薩潘賈湖(Sapanca Lake),一個足以用「風光明媚」四字形容的地方,停車後走至湖畔的一路上也圍繞著悠閒和靜謐的氣氛。我沒察覺出這個環境裡有何異狀,只是開心地在湖邊拍起照片來。
拍完,我便停留在湖邊的路上欣賞一張張照片,看著,不經意地聽見了一個與我擦身而過的土耳其男人的話語,他對走在他身邊的土耳其女人說:「這裡到處都是阿拉伯人,薩潘賈變得好糟糕!」
我抬起頭,環顧著四周,才發現路人的臉孔⋯⋯沒錯,都是阿拉伯人的五官,商店的招牌和路上的指標,除了本地的土耳其文,下行也都標示著阿拉伯文。但是,我找不到任何「糟糕」的地方,湖邊的一切太美好了!
回家後上網找了些關於薩潘賈湖的相關資料,原來近幾年,薩潘賈湖一帶深受富裕的阿拉伯人喜愛,並且成為他們在土耳其購屋的首選地帶,因此,這裡逐漸形成了所謂的「阿拉伯社區」。
而一些來到薩潘賈湖遊玩的土耳其人,看見這裡四處都是阿拉伯人,對此便是一陣氣憤不平且難以容忍,有些更在薩潘賈湖的Google地圖上,留下「這個地方與土耳其土地無關,到處都是阿拉伯人」、「裡面全是敘利亞人,幾乎所有的經營者都是敘利亞人,我一點也不喜歡」等評論。
再深入仔細研究,也發現這並不完全是土地被阿拉伯人佔有、房價大幅上漲所惹的禍,看過一些「土耳其人對阿拉伯人有何觀感?」的街訪影片,才明白了這之間的一些事——土耳其人對阿拉伯人帶有嚴重的刻板印象,但卻忘了一隻手指指向別人時,另外幾隻正指著自己。
「他們說話很難聽」、「他們很骯髒」、「他們很有錢」、「他們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與英法聯手殺死我們的士兵」、「他們不幫助其它穆斯林國家」、「他們皮膚黑」、「他們沒禮貌」、「我有一些阿拉伯朋友,人很好,但一般來說⋯⋯」
土耳其人對阿拉伯人有著複雜的情緒,某種我們也似曾相似的情感,其中有歧視也有仇視,然而,對於說出這些話的人,他們不太自覺自己說出了多麽令人難以置信的言語。雖然我非其中一份子,無法完全理解「這裡到處都是阿拉伯人,薩潘賈變得好糟糕!」那種感覺,但以前在台灣確實也見過人們對東南亞新住民言語上、觀念上的歧視,以及對中國觀光客難以明說的特殊情感。
直至今日,人們多少還是會在私下講、在網路上公開說,偏見、歧視與仇恨從未減少過,可其實,當我們踏出了自己的國家,去到更遠的地方以後,在遠方的外國人眼中,你與你歧視、仇恨的那些人並無二致,外人分不清你們的不同之處,也不會有太大興趣了解你們之間複雜的愛恨情仇,儘管你費盡心力用力解釋,你們看起來還是特別相像。
如同十多年前尚未接觸過任何西亞人,仍是一名高中生的我,也是分不太清楚土耳其人、阿拉伯人之間究竟哪裡不同⋯⋯儘管現在的土耳其人,認為自己與阿拉伯人也很大的區別。
有意思的是,在一篇談論薩潘賈地區轉變的專欄文章下,有一位土耳其網友留下了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留言,他說:「如果來這裡定居的不是阿拉伯人,而是德國人,相信這些負面評論將不復存在。這是種族歧視的問題。」
感謝他秉持著良心,說出了實話。
萊拉著作《情旅土耳其:從一抹鵝黃到一片靛藍,那些你未曾知曉的美與愁》
讀墨:https://readmoo.com/book/2101599200001
Kobo:https://www.kobo.com/tw/zh/ebook/Ops8d83VbjOa0qGj-ndhuA
誠品:https://www.eslite.com/product/1001143472681928813002
金石堂:https://www.kingstone.com.tw/basic/2017350024370/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3343
🌙 若您喜愛這篇文章,歡迎於文章上方按下追蹤,下方按下愛心🤍或者留言交流您的想法。如想進一步支持萊拉,可點擊文末「贊助」選項,以小額贊助鼓勵作者書寫,或點擊下方「付費閱讀」選項,即可閱讀所有上鎖文章,與作者一同遊歷在文字世界中。
☁️ 感謝每月付費訂閱《伊斯坦堡情旅日記》專題的讀者們,也歡迎您前往《疫吻安納托利亞》專題,一起在啃食書頁的平凡日子裡,回顧那段驚心動魄的疫亂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