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910年代到1936年,太平山伐木的中心位於"舊太平山"。第一代加羅山神社的遺址,駁坎、石階、水泥構造,仍然存在。為了在現地講這個走讀故事,我們走了一天半,才抵達加羅山神社遺址。 故事開始囉!
-------------------------------------------------------
我是一位日本人,在台灣出生,童年都生活在太平山。我的爸爸跟哥哥都是山區第一線的警察,他們一邊要防範蕃人出草,一邊要在駐在所工作。我的爸爸跟媽媽是從奄美大島(位於九州與沖繩之間的島嶼)來到台灣打拼的。為什麼我們會進入台灣山區呢?因為在山地工作的津貼和薪水比較高。
我最害怕的是,電話不通的時候。那時候,這裡的電話線是鍍鉛的鐵絲,從這一棵樹綁到另一棵樹,一段接著一段。如果電話線被切斷,日本人就會聯想是蕃人做的。我爸爸在駐在所工作的時候,只要時間一到,媽媽或我們小孩,就會撥打電話到駐在所,確認爸爸平安。
「平安吧?」
「平安,爸爸今天去維修道路,剛剛回來。」
電話沒人接的時候,我會覺得很恐怖,我會猜想著該不會發生什麼事情了吧?
以前在宜蘭濁水溪(蘭陽溪的舊稱)的上游,都是泰雅族的領域,直到他們投降繳出槍枝,日本警察才能全面進入這個區域。也因為警察進來了,林業開發的腳步也跟進來了。太平山一帶,以前泰雅族語稱ビンノフ(bin-n-no-fu),意思是指森林茂密,森林資源豐富的地方。多望溪的沿岸都是森林覆蓋,沒有開發的山徑,偶爾可以看見動物的足跡和糞便。這片山林,本來是蕃人狩獵的獵場,所以伐木工人、警察還是很擔心會被獵人頭。
「右邊要倒了!」
遠方傳來伐木工高聲一呼。忽然一陣劈哩啪啦的聲響,大樹猛然地倒下,最後墜入懸崖,引起轟然巨響。那個回音,迴盪整片山林。那個時候,太平山的原始林樹徑,超過一公尺、樹高超過30公尺的,到處都是。
有一次,老師帶我們去參觀伐木工作。我看到一棵約八百年樹齡的檜木,五個大人張開雙手環抱都抱不起來。高聳的巨大紅檜,被人類手中渺小的鋸子一點一滴地削去它古老的生命…...
在傳統習慣上,伐木工作是不讓人接近參觀的,非常神秘。不過,為了觀摩,仍然可以破例參觀。在伐木前也有一些宗教儀式,就是對即將結束生命的大樹,獻上「御神酒」(おみき) (向神明供奉的日本酒)。伐木師傅們,將準備好的清酒、魚、白米等,供奉在樹前。然後虔誠地對樹膜拜一段時間後,才開始伐木工作。
你們現在說的太平山森林遊樂區,跟我小時候的太平山可不一樣!我應該沒辦法再回到我小時候,那個充滿美好回憶的地方了。小時候,我記得曾經遇到一個從台北來的大哥哥。他告訴我:「在太平山俱樂部跟神代谷之間的森林看到曙鳳蝶時,我以為是在作夢。一片綠林之中,曙鳳蝶以桃色之夢的身影飛出時,那真是台灣昆蟲景觀中絕對不能錯過的一幕。」
圖片來源:(CC BY-SA 4.0) Atrophaneura horishana female - 曙鳳蝶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wikipedia.org)
我想想,也是啦!在一片綠中,看到桃紅色的閃現,的確很驚艷!我不知道這位哥哥為什麼這麼震撼。但是這是我們太平山小孩的日常。
另一位從台北來的16歲哥哥。他說他本來患有腳氣病,因為連續三年暑假都來太平山採集昆蟲,結果腳氣病竟然不藥而癒,這實在是件不錯的事。
我進太平山小學校的那一年,有許多植物、動物、昆蟲採集者,聚集在太平山俱樂部聊天、分享經驗。他們也會和伐木工人在森林小徑簡單寒暄、詢問路況。看著他們使用最新式的採集裝備,這讓山裡頭的大人與小孩都開了眼界。
有一天晚,在太平俱樂部,我聽土場車站的站長說到,太平山有不少珍貴罕見的蝴蝶。其中一種一旦捕獲時,尾巴末端還會開成兩朵花。這個種類的雌性體上有發香總毛,所以用「開花」來形容是最巧妙不過了。
我們學校也有一位老師常常在揮舞捕蟲網,採集各種昆蟲。也許是受到各地來訪昆蟲採集家們的影響,太平山上的孩子們也都拼命地在追逐蝴蝶,可能是在尋找那種號稱八百圓的蝴蝶吧! 因為有一次,昆蟲學家在太平山為了採集非常稀罕的寬尾鳳蝶,採集的旅費高達八百圓(當時相當於190美元)
圖片來源:(CC BY-SA 4.0)Papilio maraho - 台灣寬尾鳳蝶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wikipedia.org)
你們現在所在的地方,就是我小時候山上最熱鬧的地方---加羅山神社,也稱作太平山神社。神社的下面,曾經有寺廟、營林事務所(伐木單位的辦公室)、警察駐在所、小學校、郵便局、醫務室、製材所、修理工廠、購買部(可以買酒、買魚買菜)、還有飯館兼旅店。
你們看不到加羅山神社嗎? 讓我來幫幫你們。
我小學四年級那一年(1936年),舊太平山神社舉行最後的例祭,表彰功勞者,還有殉職者30餘名之慰靈祭,餘興節目有活動寫真、日本戲劇、相撲等等。在那一天我們學校也舉行運動會。在那之後,我們全部就搬到「新太平山」,因為林業開發要轉往那邊發展了。
我進太平山小學那一年(1932年),在太平山神社的拜殿兩側,我看著大人種下兩棵樹齡約八年的台灣杉,右側樹高二米七零,左側樹二米九五。我想,它們應該還在吧?
結語:這是一個"非虛構寫作"的走讀故事。故事主角的模板是喜久四郎先生,後半段,我虛構情節讓他在舊太平山遇到採集昆蟲的日本人。2023年的7月,我們從四季林道柵欄口開始走,走了一天半,才抵達加羅山神社。
-----------------------------------------------------
對於本創作有任何提問,歡迎email給我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