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辛苦工作、勤儉過日子,在我五歲左右,存夠錢在彰化市買了我們的第一間房子。
新房子距離外婆家不到2公里。外婆家在農村裡,四周都是稻田。我們家離彰南路比較近,是新蓋的兩層樓透天厝社區。那時期,建商紛紛在農田附近蓋起這類型的社區,長長的兩排房子,肩並肩,面對面,中間的巷子,大約只有四、五米寬。
我們家在巷子的盡頭,側面有個兩米寬的庭院,從門口和窗戶望出去,是一望無際的農田。
新家好舒適啊!走在巷子裡,不必像在農村那樣隨時得避開雞鴨的糞便,有自來水,有電,有馬桶,有紗窗。幾個月之後,甚至還裝了電話呢!
開開心心搬進新家後,我也差不多準備要上國小了,媽媽在春天幫我報名了彰化市的惠幼幼稚園。想到每天早上要到巷子口坐娃娃車上學,我好興奮啊!
正對面鄰居家的女兒跟我同年,幼稚園就是她媽媽介紹的。對面媽媽跟我媽媽同名不同姓,個性熱情,常常主動照顧街坊鄰居。即使自己家經濟也沒有很好,但她總是有什麼都拿出來跟我們分享。後來,兩位媽媽變成了一輩子最要好的朋友。整天聽她們叫對方自己的名字,蠻有趣的。
出生以來,家裡所有的人都講台語,我也只會講台語。對面媽媽特地交代她女兒,到了學校要帶我認識環境、要好好照顧我。到了幼稚園,老師和同學都說國語,很多事我都似懂非懂。或許,老師和同學眼中,我看起來又呆又笨吧。
我開始學寫字,還有回家功課,一天寫本子一面,兩個國字各寫10次左右。像是:上,也。我很認真地寫,也很開心自己學了新知識。
現實的世界總是如此殘酷。沒兩天,對面女兒在幼稚園裡的幾個好朋友,偷偷咬耳朵叫她不要跟我玩。對面女兒是個聰明善良的女孩,她在回家路上跟我說,她在學校只是假裝不跟我玩的,但回到家會繼續跟我當朋友。
幾年之後,聽媽媽的描述,我才知道當年自己被排擠時,其實很難過。
有天晚上就寢時間到了,媽媽說:「好去睏矣。」我回答:「我無愛去睏啦,較早睏就會較早明仔載。」媽媽聽懂了,猜出我在學校過得不快樂。
每個星期有一天,「養樂多媽媽」會到幼稚園送養樂多,要額外付費訂購。本來媽媽沒有讓我訂,後來可能希望吸引我喜歡上學,或讓我覺得自己跟同學們一樣,就幫我訂了。可是,有次「養樂多媽媽」遲到,要放學了,我們已經擠在娃娃車裡,她才終於趕到,只好從小小的車窗將養樂多遞給我們。車上站著的小孩太多太擠了,我怎麼用力都沒辦法擠到窗口,也就沒拿到那瓶珍貴的養樂多。
回到家很難過地跟媽媽說。媽媽一直是個凡事忍讓的女性,但那回媽媽不忍了,寫了紙條請老師退費。
轉眼間,幼稚園快畢業了。老師要找上台致詞的畢業生代表,她先示範說了一串話,大意是「我們要畢業了,在這裡有許多美好的回憶,謝謝老師們的照顧和教導,祝福在學校的弟弟妹妹們,繼續努力學習...」之類的。
然後,老師點了幾個小朋友,輪流上台練習說,看看誰的台風最穩、咬字最清晰。我在台下,即使聽過好幾個小朋友練習,還是沒辦法記住那幾句話,一直瑟瑟發抖,非常擔心。其實,老師根本不可能叫到我,她只點了班上最聰明優秀的小朋友。我連國語都不會說啊!但是,那畫面、那害怕,深深烙印在腦海裡。
就這樣,糊裡糊塗的,從幼稚園畢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