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 米歇爾・傅柯《生命政治的誕生》: 法蘭西演講系列1978-1979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前言

終於將《生命政治的誕生》給完整地讀完了。雖然不能說讀完一遍傅柯的演講稿,就能夠非常清楚完整地抓住傅柯的思考脈絡,但對於初踏上學術之途的研究新手來說,的確是了解「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與「生命政治」(Biopolitics)的概念有很大的幫助。

中文簡體翻譯版本《生命政治的誕生》法蘭西演講稿,上海人民出版,2018。

中文簡體翻譯版本《生命政治的誕生》法蘭西演講稿,上海人民出版,2018。

雖然有許多問題可能連許多資深的研究者也不見得有一個明確的答案,比方說:新自由主義的未來?這太過弔詭的問題,便回頭質疑是否新自由主義本身能否比做一種「後資本恐怖主義」的變形?作者在讀傅柯的講稿同時,也一併在讀他的其他著作;如《必須保衛社會》、《性史》、《規訓與懲罰》、《古典時代瘋狂史》⋯另外還有行人出版的《外邊思維》。主觀認為傅柯是一個十分跳躍性思考的人。這樣說不是一種挑釁,也並非惡意批評。受過學術訓練的人,大部分會希望能夠井然有序,以具邏輯性的處理可得的文獻、甚至是關於思想史的史料。但傅柯很顯然就不是一個這樣的作者。在閱讀進行當中,就常常被他講稿所列舉的諸多例子給拉離核心議題。

中文繁體翻譯版本《外邊思維》由行人文化出版,2003。

中文繁體翻譯版本《外邊思維》由行人文化出版,2003。

反思何謂「離心」(centrifugal)何謂「邊緣」(Borderline)

在閱讀筆記中,筆者認為,於傅柯書中多次提出有關於被忽略的歷史,其細微的觀察與說服性的論述,包含他講稿裡所列舉出無數看似插科打諢的例證,都是作為對主流歷史論證中關聯性的質疑。必須很坦誠地說,自己對於西方歷史的文明進程,並不是了解的非常透徹,更別說是傅柯在講稿裡天女散花似的無數小例證,用以支撐他的論述主軸。每當在講稿裡發現傅柯所提及有關西方遺忘的歷史的記憶,尤其是他「特別」關注邊緣的歷史,字字如招魂召喚記憶,替讀者揭開散亂不全的遺忘歷史。

建構一種反大敘事的邊緣史

我當然同意傅柯的論述方式,某程度上在西方當代思潮演化史中,扮演足夠份量的「啟蒙者」,同時必須承認自己對於「思考歷史」的能力上,還不夠應付「非官方/正統」的敘事邏輯。「歷史」到底是什麼?這一直都是不易回答的問題。筆者年輕時期曾對於歷史教科書上八股流水帳似的敘事方法有著嚴重的反感與排斥,舉例來說,我們都曾背誦過官方版本的大敘事,如哪個國家打敗哪個國家,哪位元首做了甚麼事情,年代、發生地點,諸如此類。這樣說並不表示了解官方版本的年代演化史不重要;相反,透過重新去追問官方版本灌輸的「記憶」,是否遺忘或忽略了甚麼?
傅柯對於邊緣史的興趣,在筆者看來是對於歷史進程的反感、是對強人政治底下不斷念經的暈眩。個體相對於整個大歷史進程中作為一個無能為力的接受者、老鼠滾輪似的時間巨輪,我們置身其間卻與時代脫節,就好比那群被遺忘的邊緣者、被放逐的殘廢。討論傅柯的語言,無關乎「理性」及「非理性」的二元對立,而是「超理性」。

何謂「知識」與「真理」?

尼采寫了一本書名《反基督》宣布「上帝已死」,這裡的上帝指著象徵神學上被壟斷的主旋律,一段被掩蓋的歷史遮蔽是那些被壓抑的背景雜訊。教堂講授聖經的神父,正義凜然地向他的教徒們說:尼采是瘋子!他看不見上帝!到底誰是瘋子,誰不是瘋子?該問的根本不是誰瘋誰沒瘋的問題,而是該問在生命政治的框架中,是誰說了算?在尼采宣布上帝退位時,「人」才進入到生命本質存有的終極鬥爭。若說這世上眾人貪生怕死的佔多數比例,那麼某種程度上,極端主義的人肉炸彈更令人興奮。

是什麼樣的世界會逐漸讓人渴望死亡?或者說,「厭倦生存」?
是太過激烈而沒有實質意義的競爭,還是出生就註定好的階級不平等?

傅柯藉由開啟生命政治的鬥爭歷史、解構被權力話語所復述的主流論述,點出當代社會新自由主義的實質問題,文中處處可見龐大的野心。從十七-十九世紀末西方政治哲學歷史的梳理、再現那些被主流歷史給排斥的話語,被遺忘收編的喃喃瘋狂。
在此我們反思,「東方」該如何在西方論述架構中,回返自身,反省自己的狀態?
這會是某種普世性的考察嗎?還是生命政治鬥爭下某種共通的情境?「社會結構」?

要愛你的敵人,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馬太福音五:44)

在新自由主義的時代裡思考何謂「自由」  

在新自由主義的世界裡,我們看多了慈善的貪婪、看到世人的盲目與徬徨。讀傅柯理論,某程度上已經不再是前衛的事情了,因為當人人都讀傅柯或人人都讀德勒茲的時候,也代表人人都不讀傅柯/德勒茲了。可以大膽的說,這就是後現代主義式的悲歌,尤其是當異質性不斷被開闊,擴延而無止盡的繁衍後,人類的腦細胞大概就會死去一半。在當代思索突破思考重圍的方式有多麼困難?人類的腦袋傾向於安逸,人是安逸的動物,這是不可否認的。如果討論新自由主義有另外一種繞道的可能性,那麼有可能以末日審判(The Bible,The Apocalypse)的說法,萬物趨向終結,死亡將帶給人性最終的安詳。這裡不談論宗教,而是談論信仰,所謂不信上帝的,也不一定是無神論者。更精確地說法不可知論者(Agnosticism)表示某些人類感官經驗上所無法歸類的神祕經驗、不能屈服於單一的邏各斯(λόγος)。

寧願相信世界上有許多事情是知識無法拆解的,即使言語論述無法被滿足,也無法指涉。引莊子「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宋·莊周《莊子》)。

知識及語言的徒勞

  試圖再多說一點閱讀《生命政治的誕生》所領悟到的東西。傅柯試圖以散亂的事件卻尚未被官方完整收編的版本,來連結過去與未來,揭示主流敘事史於廿一世紀初期及廿世紀末千年的歷史斷層:在夾縫中求生存,這是當代社會眾多人口真實的寫照,以「跳脫邏輯」、「跳脫理性」的敘事方法,闡明歷史上存在著更多的偶然、隨機、與未知。回到現代觀點來看,我們可以反思應用在多變難以預測的商業環境裡,最愛探討的「風險管理」、眾人朗朗上口的「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經濟人」(Homo oeconomicus)、「理性決策」⋯,更別忘高階經理人腦袋被荼毒與不斷被轟炸的商業理性。與其老實地運用穩紮穩打的投資概念,不如說當今社會的經濟理性更傾向於亂度/熵(entropy) 般的投機取巧;價格與價值的錯亂,已不再能夠套用數據理性:成本-資本的概念去思考,更多的是這類型觀念的解體與重新組構。

結語

礙於篇幅,在此簡短地做個結論。我們透過法蘭西講稿的文本,作為歷史性回溯的異端史檢閱,讀者可以看到的是歷史軸線光譜的兩端,一端是正統敘事的國家歷史;另外一端則是教科書以外的,需另外挖掘與仔細考察常被遺忘的逸史。這使我們看見,當代社會的正統歷史,如何發展出變形怪獸【1】,不斷將我們給吞噬遺忘。 哲學家的頭腦,正如同實驗室裡不斷反覆操作、實驗、操作、實驗⋯,才能演算出歷史必然性的一種未來觀。這完全異於大數據時代底下,電腦機器運用刻板的套用統計學的演算法。感謝傅柯把歷史-政治經濟-社會結構三者做一個爬梳、讓可感知卻不可見的現象給顯現出來,並透過論述實踐的方法,將之傳遞給後代學人。我想不只是傅柯,就連其讀者也勢必面臨有關「共時性」 (Synchronizität)的問題【2】。可能我們嘴巴所述所言與大腦所想所思,相當程度上的「各司其職」偶爾相連,偶爾斷裂。
雖然沒有辦法確定自己對於生命的本質、權力之間的連結,是否完全理解傅柯在演講稿上的想法,但這也許得在傅柯晚期,往後的講稿裡才能夠繼續挖掘答案。

raw-image

關於生命,我們懂得還太少,更別說是死亡甚至是瘋狂。

備註:

1.關於上述所提到怪獸的隱喻,王德威教授在其《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有更精彩的描寫,有興趣可以參閱。麥田出版,2011。
2.瑞士心理學家榮格1920年代所提出的一個概念,「有意義的巧合」用於表示在沒有因果關係的情況下,出現的事件之間看似有意義的關聯。1952年,榮格發表了一篇論文,題為《共時性——一種非因果性原理》(Synchronizität als ein Prinzip akausaler Zusammenhänge)。榮格認為當事件除了因果關系之間的關聯性,它們也有可能可以通過意義關聯,由意義所關聯的事件之間,不需要因果關係上的解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斯瑪特之不斯瑪特的沙龍
27會員
21內容數
2021/10/06
你知道,生無分文的人與家財萬貫的人的共通點是什麼嗎?就是人生毫無樂趣可言。 片頭字幕設計將韓國字型融入符號元素,以象徵劇中人物離散幾何學似的生存樣態。 前情提要(本篇文長,且含嚴重分析劇透、不喜暴雷者勿入!!)   「絕望死與資本主義的未來」為主標題,所欲傳達劇中角色在參與本片遊戲時「遊戲已經不遊戲
Thumbnail
2021/10/06
你知道,生無分文的人與家財萬貫的人的共通點是什麼嗎?就是人生毫無樂趣可言。 片頭字幕設計將韓國字型融入符號元素,以象徵劇中人物離散幾何學似的生存樣態。 前情提要(本篇文長,且含嚴重分析劇透、不喜暴雷者勿入!!)   「絕望死與資本主義的未來」為主標題,所欲傳達劇中角色在參與本片遊戲時「遊戲已經不遊戲
Thumbnail
2020/08/26
雖然說電影台灣於2009年上映,至今也已過十年半載。但提香奈兒的傳奇,就算沒讀過香奈兒傳記的觀眾,但至少對這個品牌多有耳聞,女性大眾對其趨之若鶩的熱愛,更可以說是看見可可香奈兒,作為巴黎時尚界代言教母及女性身份地位的象徵。
Thumbnail
2020/08/26
雖然說電影台灣於2009年上映,至今也已過十年半載。但提香奈兒的傳奇,就算沒讀過香奈兒傳記的觀眾,但至少對這個品牌多有耳聞,女性大眾對其趨之若鶩的熱愛,更可以說是看見可可香奈兒,作為巴黎時尚界代言教母及女性身份地位的象徵。
Thumbnail
2020/06/28
如果說渴望被愛是人的天性,那麼不斷地不斷地渴望自己值得被愛則是一種妄想。這部台灣於2018年出版的小說《性感槍手》與其說是作者陶曉嫚作為一種報導文學式對八大行業的考察與紀錄,不如說正反映出台女文化中,典型的「被愛妄想症候群」與愛慕虛榮。
Thumbnail
2020/06/28
如果說渴望被愛是人的天性,那麼不斷地不斷地渴望自己值得被愛則是一種妄想。這部台灣於2018年出版的小說《性感槍手》與其說是作者陶曉嫚作為一種報導文學式對八大行業的考察與紀錄,不如說正反映出台女文化中,典型的「被愛妄想症候群」與愛慕虛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福山的《歷史的終結》將世界分成“後歷史”的自由民主國家與仍陷在“歷史“泥沼”中的專制獨裁國家,兩者之間的互動唯有依循後者的法則--戰爭。此說類康有為的從“據亂世”至“太平世”之說,但更似“伊斯蘭之居”針對“戰爭之居”的二元對立。西方藉“捍衛人權”亂人之政、滅人之國創始自18世紀的三強瓜分波蘭。
Thumbnail
福山的《歷史的終結》將世界分成“後歷史”的自由民主國家與仍陷在“歷史“泥沼”中的專制獨裁國家,兩者之間的互動唯有依循後者的法則--戰爭。此說類康有為的從“據亂世”至“太平世”之說,但更似“伊斯蘭之居”針對“戰爭之居”的二元對立。西方藉“捍衛人權”亂人之政、滅人之國創始自18世紀的三強瓜分波蘭。
Thumbnail
生存在於一個宣稱民主終結,由民粹主導輿論戰火,中國崛起,歐盟體系日漸崩解的紛雜時代,我們的世界被形述地動蕩不安,更別提讓人類無所遁逃的疫情虎視眈眈著。然而,正因位處於紛亂,我們不應被恐懼主導,保持思考,認識世界局勢是我們可以做的。
Thumbnail
生存在於一個宣稱民主終結,由民粹主導輿論戰火,中國崛起,歐盟體系日漸崩解的紛雜時代,我們的世界被形述地動蕩不安,更別提讓人類無所遁逃的疫情虎視眈眈著。然而,正因位處於紛亂,我們不應被恐懼主導,保持思考,認識世界局勢是我們可以做的。
Thumbnail
從文藝復興開始,在啟蒙時代被發揚光大的個體精神,打破了封建階級,摧毀了宗教與君王無上的權威,給人們帶來了自由。 「我作為一個獨立個體,擁有自由意志,不被任何權威宰制」這種獨立而自由的理性之光照亮了整個西方世界。人們看似迎向了啟蒙的光明,但隨後幾百年來,各種災難也一一爆發,納粹與共產極權的崛起,逼得
Thumbnail
從文藝復興開始,在啟蒙時代被發揚光大的個體精神,打破了封建階級,摧毀了宗教與君王無上的權威,給人們帶來了自由。 「我作為一個獨立個體,擁有自由意志,不被任何權威宰制」這種獨立而自由的理性之光照亮了整個西方世界。人們看似迎向了啟蒙的光明,但隨後幾百年來,各種災難也一一爆發,納粹與共產極權的崛起,逼得
Thumbnail
基於最近剛好有個機會接觸到討論愛國教育的哲學,所以就把手邊這本書拿來翻一翻,作為理解愛國教育的其中一個理論基礎,所以就趁跨年假期的時間邊玩樂邊看這本書。 首先必須要說翻譯的品質真的不是太通順,有一些句子挺明顯的不是中文的語法。但或許譯者也盡力了,只是發表一下個人的想法,就是這本並非通順好讀。作者則是
Thumbnail
基於最近剛好有個機會接觸到討論愛國教育的哲學,所以就把手邊這本書拿來翻一翻,作為理解愛國教育的其中一個理論基礎,所以就趁跨年假期的時間邊玩樂邊看這本書。 首先必須要說翻譯的品質真的不是太通順,有一些句子挺明顯的不是中文的語法。但或許譯者也盡力了,只是發表一下個人的想法,就是這本並非通順好讀。作者則是
Thumbnail
這次分享的書《政治秩序的起源》,是日裔美籍政治學家法蘭西斯·福山在《信任》之後的另一部代表作。說到福山最知名的事蹟就是在1989年提出了“歷史終結論”,這麼武斷的話引起了學術界非常大的討論,但這句話的意思被許多人誤解,福山的意思是,自由民主制是人類歷史發展的終點,因為....
Thumbnail
這次分享的書《政治秩序的起源》,是日裔美籍政治學家法蘭西斯·福山在《信任》之後的另一部代表作。說到福山最知名的事蹟就是在1989年提出了“歷史終結論”,這麼武斷的話引起了學術界非常大的討論,但這句話的意思被許多人誤解,福山的意思是,自由民主制是人類歷史發展的終點,因為....
Thumbnail
前言                終於將《生命政治的誕生》給完整地讀完了。雖然不能說讀完一遍傅柯的演講稿,就能夠非常清楚完整地抓住傅柯的思考脈絡,但對於初踏上學術之途的研究新手來說,的確是了解「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與「生命政治」(Biopolitics)的概念有很大的幫助。
Thumbnail
前言                終於將《生命政治的誕生》給完整地讀完了。雖然不能說讀完一遍傅柯的演講稿,就能夠非常清楚完整地抓住傅柯的思考脈絡,但對於初踏上學術之途的研究新手來說,的確是了解「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與「生命政治」(Biopolitics)的概念有很大的幫助。
Thumbnail
公民教育所為何事?當然是培育良好公民,但如何量度良好卻會南轅北轍,可以是「聽黨話跟黨走」,亦可以是這套《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倡導的公民質素。
Thumbnail
公民教育所為何事?當然是培育良好公民,但如何量度良好卻會南轅北轍,可以是「聽黨話跟黨走」,亦可以是這套《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倡導的公民質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