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星期天的課程來到了第三週,表定的課程名稱是:小說投稿實戰。如果老師按表操課的話,這一堂課程可以說是最精采也最實用的一個主題了吧?不過老師有老師的進度和想法,所以只能把小說投稿實戰這個主題擱置一旁。
我因故遲到了十分鐘,進入教室時老師已經開始講課了。
前面的螢幕上秀出的PPT文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小說要寫到意料之外,很容易,但那個意料之外要保持在情理邏輯之中,又是不太容易。
在詮釋意料之外的境界時,謝文賢老師竟然說到了古希臘神話的「機械大神」結局手法,剛好是我從前讀外語系的時候,修現代戲劇課程時,學到過的戲劇理論,相當親切。可參考維基百科「天外救星」也就是Deus ex machina (god from the machine)。不知道有多少學員能夠體會,我們當初在外語系讀到Medea的神話時,那種母親為了復仇殺死自己的稚子的憤怒與絕望,最後駕龍而去。畢業公演的時候,我們的確為了要如何呈現最後忽然有龍把Medea接走的場景而傷了腦筋。
緊接著老師又談起「連結」在文學當中的重要。要描寫一樣物品,不能只單寫物品本身,而是要寫出那樣物品與生命的連結,寫出連結的普世價值,讓物品成為文學的「符碼」,要有「意象」:用一個實體可感的東西,來描述一個抽象的情感。
「世上萬物都是其他事物的隱喻。」
世上沒有任何一個故事是完全獨立的,總是可以看到別的故事的影子。沒有完全原創的故事。好比《哈利波特》中,可以看得到《魔戒》或《納尼亞傳奇》的元素,一個文學作品可以奠基在許多文學作品之上。
緊接著螢幕上出現了三個交會的圓圈。老師是想要講「主題」、「內容」、「形式」的關聯與其交接之處產生的「連結」。
老師說:「你為什麼想要寫一篇文學作品?你一定是有想要表達的主題。」主題一定要有,是主幹,沒有主題的話,就會垮掉。主題跟形式、內容成為一個架構。
好多好多的字句推砌成〈安靜‧肥滿〉,三張雙面A4,共六頁。
大意是一個在7-11便利商店工作的女店員,獨居,被人因為打棒球而打破了窗戶,高中男生進入了女店員的生活,讓女店員想起自己的原生家庭和逃離原生家庭的過程。
我們安靜地默默閱讀這篇短篇小說,同時也進行了「安靜的」「討論」。是的,我們這一桌,由於都在閱讀,沒有太多發言或交流,當老師將麥克風遞過來的時候,我們只能夠勉強說一下「同上(一桌的發言)」。幸好前幾桌的發言都相當精彩,幾乎把可以看到的細節都講了,甚麼叫做安靜,甚麼叫做肥滿。作者運用大量情境畫面的描述去呈現人生的況味。諸如此云。
接著是一個影片。老師說影片可能會對我們理解這篇短篇小說有幫助。
是Anete Melece的《the kiosk 小報亭》(按此觀看1) (按此觀看2)(繪本)。胖胖的女人在小報亭裡面販賣著報章雜誌飲料糖果零食,撫慰了許多過路人的心和胃腸,直到有天她因為太胖拿不到報亭外的雜誌,又遇到小偷偷竊,她赫然發現她竟然可以將小報亭卡著站起來走路!她改變了心態遊山玩水的一番,也因為小狗的狗鍊將她絆倒進入河中,她又發現自己可以帶著小報亭漂浮在河上游水,甚至抵達了原本她在旅遊雜誌上看到的風景。最後在海邊她開啟了新的事業:賣冰淇淋!而且隨心所欲的移動報亭。
我個人是覺得被這部影片娛樂到了。
但只有老師在講解的時候,將所有童話元素都揭露出來,身為學員的我們才恍然大悟。
包括〈安靜‧肥滿〉當中有用到「好久好久以前」這句話,以及,小說中出現的「玻璃」「鞋」「高樓」「小矮人」「床邊故事」,這是一篇女性主義的小說,以同情女店員的視角 (在小說中女店員用第一人稱我自稱)書寫。動畫中的「掉到水中」(小美人魚還有腳,更大的自由)、「掉了一隻鞋子」(灰姑娘)等等。
老師說到「或許是悲劇性的女性主義」:不論是〈安靜‧肥滿〉或是動畫〈小報亭〉,當中的女人都是被動的接受救贖或者改變。
我只是想著,如果我們整個教室的學員都看不出來小說和動畫裡面的童話元素,那麼,小說作者或動畫導演的用心,還會有意義嗎?
也許會吧,總是會有像老師這樣的高手看出其中的隱喻及價值吧!
但是,當個凡人被動畫給娛樂,沒有想太多,不是比較快樂嗎?
下一週,據說會根據我們繳交的小說作業進行同儕互評,真是緊張刺激。
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