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 LED是什麼 Mini LED 是指「次毫米發光二極體」,意指晶粒尺寸約在 100 微米 的LED,最早是由台灣晶電(富采投控 3714)所提出。由於 Mini LED 介於傳統 LED 與 Micro LED 之間,簡單來就說是傳統 LED 背光基礎上的改良版本,在製造技術相對成熟下,也算是 Mini LED 發展過程最佳替代產品。
至於 Mini LED 比起傳統 LED ,顆粒也比 LED 更小,如以相同 LCD 螢幕 Mini LED 能塞入更多晶片,並且讓顯示器變得更細緻、亮度更高,也會比 OLED 更省電,並允許精確調光,也不會產生 LED 背光問題(光暈),同時也強化 OLED 面板競爭力。
可以直接將 Mini LED 視為 LED 到 Micro LED 過渡方案,主要是因為 Micro LED 關鍵技術良率一直無法起來,導致改由 Mini LED 算是取代傳統 LED 的新一代新型顯示技術,製程良率相對也比起 Micro LED 更高,相對量產也會更容易,大量用於液晶顯示背光市場也更容易。
【Micro LED】
簡單來說 Micro LED 就是將微發光二極體全部焊接至 TFT 基板上,每顆超微 LED 晶體的體積小於30納米,如以1080p螢幕像素點數量高達207萬,4K螢幕就要高達829萬顆,業界採用巨量轉移技術解決銲接與失敗率,不過當前 Micro LED 良率依舊很低,就算生產成功,成本價格過於昂貴,也並非是廠商和消費者負擔得起,外界預計最快在 2027 年才有可能讓 Micro LED 技術普及、提高良率和降低成本。
巨量轉移技術指在1cm²或者其他大小的TFT基板上焊接一定數量的超微LED晶粒。
Micro LED 優點有高亮度、高對比、高解析度、高可靠度及反應時間快、更節能、成本更低動溫更廣等特性,在功耗上比起 LCD 和 OLED 更低,亮度也是採用自發光顯示,Micro LED 亮度也會比 OLED 高出 30%,比較適合用於車用、工業與軍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