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篇是為說明為何蝸蝸講不聽要從 Potato Media (以下簡稱P平台) 移動到方格子,順便比較一下差異。
在資訊氾濫、注意力成為稀缺資源的今天,如何將時間有效轉換成金錢已經變成最熱門的顯學之一了。
首先,如果以為P平台掛了一個 「Media」 就是媒體,未免太直觀。P平台常被拿來和 Medium、方格子、馬特市等互相比較,不是沒有原因的。最主要的原因是,這些社群/平台都在嘗試透過「讓使用者覺得自己的時間可以有效轉換成金錢」這個策略,以金錢作為誘因來吸引使用者投入時間,創造社群/平台想要的內容、流量或聲量。
不同的是,P平台不是以創作為導向的創作平台。P平台的特色在於標榜社交挖礦。使用者在 FB、IG、YouTube等社群/平台的社交行爲,原本沒有明顯的經濟價值,但是在P平台可以轉化爲虛擬貨幣,而且轉換方式(看起來)非常易懂,就是可以「出金」—變成現金。P平台以此作為誘因,吸引了使用者的注意力,從而投入「社交挖礦」。
P平台大部分使用者已經被預設為來花時間,想要的就是錢(出金變現),平台要設計成「讓使用者覺得有賺到錢」,遊戲才玩得下去,實際上有沒有賺到還未必,無論如何使用者已經投資時間了。當然,平台投入開發、營運軟硬體成本是更早的投資,又不是做功德,平台當然也想要錢,只是方式和使用者不一樣。
因此,從平台的設計者角度來說,使用者行為最好是可以透過遊戲規則的設計來導引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反過來說,如果不能從遊戲規則的設計去推測出設計者的意圖,使用者就不可能取得選擇要不要照著遊戲規則玩的力量。
有些之前在P平台大量創作、發表的朋友,在搬移作品到方格子時,感受到巨大的氛圍落差,而悵然若失,這是有原因的。P平台標榜「社交挖礦」,那是一個挖礦平台,在P平台,很尋常的社交行為都有利益作為誘因。點個愛心表示支持、留言回應、發文、分享自己拍的照片......在平台上所有的行為,都會被轉化爲一種能夠賺取虛擬貨幣、有價值的經濟行為。
每個人基本上每天就只有24小時。當使用者受到誘因的吸引與激勵,開始將時間投入P平台,一定有其目的;或許使用者不一定會認真思考「我在P平台到底做什麼才能達到我的目的」這個問題,不過從實際上使用者的行為,多少可以反向推測出目的。
使用者通常會很天真地認為自己的行為是自己決定的,直到當有一天誘因忽然被抽走,開始不想做了,這時才會察覺,自己在乎的原來其實不止是錢。
事實上,錢雖然在表面上看起來是最重要的誘因,但在這個複雜的交換過程中,我一直認為錢不是起點也不是終點。
再以P平台為例來說明,假設大部分使用者的確重視出金,那麼在短時間內可以累積到足夠額度的虛擬幣出金,就是誘因。為此,許多使用者不斷發文、按愛心、留言,因為這些都可以轉換成其他價值。但不要忘了,這終究還是一個挖礦機制,一旦時間成本不符效益,很多使用者就紛紛離開了。人變少了,你日發十文當然沒用,因為沒有人來看;你想要像過去一樣去看看別人的文,卻發現很多人都不發表了。整體活躍度下降,造成更多人想趕快出金棄坑,形成負面循環。
在這個負面循環當中,錢雖然扮演重要角色,但造成系統崩壞的原因並不是錢。如果你暫時擱置金錢這個誘因,就會看到 P平台實際上還有很多重要的影響因素在支撐這個平台的運作,像是社交黏著度、決策透明度、安全性、匿名、隱私、言論自由的維持、多元觀點的平衡等。
如果這些實質支撐著注意力經濟的基底沒能維持,不重視全體使用者,僅是一味誇耀自己改善硬體、改善操作介面這些,可以合理推測這個系統終將崩壞。
P平台的經驗,最值得方格子參考的可能是人們對於「被關注」的渴望值得重視;由於使用者是人類,不是機器,不是AI,這個情感上的需求甚至有可能強過金錢。最初透過「出金」這個金錢誘因而建立起來的社交經濟網絡,就是因此而展現了意外的生命力,即使歷經錯誤策略一波又一波的摧殘,還是有為數不少的使用者不離不棄。有些人即使利益微薄,也還是想留在老地方和老朋友們每天聊聊,分享一些日常生活感受;有些人覺得搬家很麻煩,不想換新地方;有些人覺得只要還有利可圖,就算再少也願意留著......各種理由,表面的也好,深層的也好,這些完全不被P平台重視的使用者,卻意外地支撐著P平台的實質運作。很遺憾的是,能體認到「人」是優勢並善加運用資源的人,可能並不是很多。
本文改寫自2022年6月舊文〈關於馬鈴薯你可能已經知道的幾個 points 〉。在一年多之後,P平台終於走上增加大量廣告欄位之路,並且不斷修改站規,限縮言論自由,執法多重標準,以「保護隱私」為由迴避使用者的質疑......其中有不少手段都是已經曾經在其餘社群平台上演過的戲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