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25篇文章,我們已先介紹過不同特別股的種類,並且透過實際案例(台新己特、國喬特&中鋼特、新光金甲特/乙特、開發金乙特),跟各位讀者分享如何評估特別股的股價。在這篇文章中,將會分享投資實務中,在台灣交易所發行的特別股,是否實際上潛藏著流動性的問題。
接下來,我們會分幾個不同面向,分析投資特別股是否需要注意流動性的狀況。
或許過去進行過股票投資的投資人,不曾關注過特別股的交易,且2016年之前,特別股發行也相較不盛行,在市場上未有太多討論的情況下,一部分的人也許最多的印象,還停留在好一陣子股價不太動,成交量也不太多的狀態。但在2016-2019年,開始陸續有一些金融股開始發行特別股,且非金融股也逐步加入行列,使目前發行的特別股達到現有的水平。(但截至目前約1,800檔上市櫃股票,其中僅29檔為特別股,數量有增加,卻也稱不上多)
2016年至2022年中旬,台灣的利率位於歷史的低點水平,發行特別股所約定的股息率也相應較低,故以發行人籌資的角度,募集的資金成本較低(或換句話說,需要分配給特別股的金額較少),以當時發行特別股成本低,又可擴充公司資本的角度來看,是個合理的選擇。
2023年發行特別股的檔數,為2016年以來新低,僅和潤企業乙特(6592B)一檔,其股息率達到4.5%,推估也考量到利率上升的因素。另外,發行人在選擇籌資工具時,勢必也會比較各種工具(普通公司債、可轉換公司債、特別股等)的籌資成本,綜合比較之後選擇一個適合的方式發行。
例如,以今年(2023年)為例,和潤企業發行乙種特別股,股息率為4.5%。然而,以當前金融市場情況,儘管台灣利率稍有調升,企業(大型、非金融業)發行之債券,其票面利率仍落在2%以下。所以,在資金成本不同的情況下,企業可能會選擇發行債券,因需要給付的利息較少,也因此企業在減少發行特別股的情況下,讓投資人未有新的標的供選擇,可能進而使特別股的關注度及交易活絡度(交易量)下滑。
近期(2022-2023年)利率上移,對企業來說,儘管發行特別股不一定有利,仍然會納入籌資途徑的考量,作者我分幾項原因討論。
在上述的討論中,可以發現儘管因市場利率上升,使企業的借貸成本提高,但企業仍有可能因其他考量,而選擇發行特別股,使市場上的發行檔數增加;不過以發行人之體質較健全,財務狀況無太大疑慮的狀況下,單以籌措資金的角度,確實以發行普通股新股及債券的情況更為普遍。
不過,對於特別股股東或潛在投資人,這些情況可能不足以擔心,特別股是否買不到也賣不掉。但提到特別股流通性最大的疑慮,應在於特別股的持股有較大比重為法人持有,並做為長期固定收益的投資工具。若法人沒有誘因出脫手中的特別股,則在市場上剩餘出現在股市交易的股數,也就更為稀少。
以國泰金發行的兩檔特別股為例(甲種、乙種),截至2022年底,國內外法人合計持股比例分別為94.2%及94.7%。若國內外法人以長期持有特別股為目的,則超過9成以上的持股將不會在股市中流通,而一般自然人也有持有目的相同(長期持有收息)之族群,故交易的活絡度亦更少。
以國泰特(甲特, 2882A)來說,國內自然人之股東人數23,207人,合計48,518,703股,平均每人持股2,090股(僅約2張)。若一般散戶在市場上有買賣需求,則將在股市交易,但通常交易量不太高。
然而,儘管特別股的交易量看起來不高,但實際若有買賣交易需求,通常也不至於造成買賣價差很大的狀況。例如國泰特(2882A)在2023年12月19日收盤時,觀察其買賣五檔交易情形,上下一檔買賣價分別為59.6元及59.8元,且掛量分別為20張及109張;全日成交量為134張。
若短期有較大量的買進或賣出需求(例如:超過百張),以當前交易情況,仍須待買/賣量逐步消化,才有機會在不偏離現價過高的情況下完全成交;但是,若一般散戶僅以10張以下之交易為基礎,則尚不至於有太大問題。
若以2023年12月13日至19日一週平均成交量排名來看,前三大分別為開發金乙特(2,347)、台新己特(447)、中信金丙特(187);而倒數三位分別為國喬特(3)、堤維西甲特(6)、中租-KY甲特(12)。
其中,我們可以觀察到開發金乙特的成交量位居台股特別股的首位,在近一週的日均量為2,347張。相信最大的原因,正如前面文章(EP3、EP18)提及,是因開發金2021年併購中國人壽時,將中國人壽普通股換發為開發金普通股、開發金乙特並退還11.5元現金條件完成交易。
故參照開發金2023年股東會年報,可以觀察到國內自然人持有之比例,合計達54.7%,主要因為過去持有開發金乙特的投資人,有一大部分為過去中國人壽的普通股股東。
另外,開發金2023年並未發放2022年度特別股股利,故對於法人來說,較不具備長期持有並領取固定配息的意義。儘管在過去我們介紹開發金乙特配息可能性的文章中(EP18、EP22-25),初步評估可以期待2024年之後穩定配息,但仍有壽險業接軌會計新規及清償能力新制的不確定性,需要到2026年才能更明確知道影響的程度。因此,以長期穩定收息為目標的投資人(尤其是預計投入一大筆資金的法人),可能會傾向選擇其他風險更小之標的,而使自然人持股之比例仍高,流通性較佳。
國喬特在台股特別股的交易活絡度,則處在另一個極端。不僅2023年12月日均量僅約2張,展開過去10年紀錄,也僅有在2021年的低利率環境中,帶動國喬特股價上漲時有較高的成交量,但最高之單月(2021年6月)日均量僅約40張,仍稱不上有較好的活絡度。
一部分原因,也因為國喬特具有較優渥的條件,讓原先持有的股東選擇長期持有,故儘管國內自然人之持股比例達64.9%,仍未見該特別股有較大量的出售。具體條件,詳列如下:
然而,儘管是成交量最低的國喬特,其買賣價仍未有相當大額的落差,故實際有買賣需求時,可能不至於較現價有明顯偏離。但是,若股東持股張數較高,可能較難立即找到相對應的買方;或是,若潛在股東希望大舉買進,則透過交易所可能較難一時找到對應的賣方,在此容易出現交易不活絡(流動性)的問題。
在上述的討論中,投資人對特別股交易量較小的疑慮,在目前特別股發行檔數有提升的狀況下,該情形依然存在;但觀察特別股交易現況,除了本身就具交易活絡度的幾檔標的(如開發金乙特、台新己特)之外,儘管是交易量小之標的(如國喬特、堤維西甲特),觀察其買賣五檔報價,除非買賣張數較多,否則應不至於落入「買不到,也賣不掉」的情況。
若投資人有所擔憂,也建議可以選擇交易量較高的幾檔標的,可避免臨時有資金需求時,較難立即在買賣上下一檔附近成交,造成非必要的股價折損。
下一篇文章,我們將來探討,當普通股股價上漲,是否有利於特別股之股價。
針對上面的問題,也歡迎在留言區給作者或各位讀者一些反饋。
如果對這篇文章或主題有興趣的話,不妨追蹤我的方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