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浪漫主義時期的名作家席勒(Schiller)曾經對詩人這個職業做過分類:感傷的,以及天真的。感傷型詩人需要多愁善感地為賦新詞強說愁並從中榨淬出靈感來,天真的則是全然原廠設定、靠天吃飯的天賦型創作者。
「柏林學派」三傑之一的德國名導克里斯汀佩佐(Christian Petzold)的最新作品,為其「元素精靈三部曲」中聚焦「火」元素的第二部《野火蔓延時》(Afire, 2023)(註1),本片榮獲了去(2023)年柏林影展評審團大獎銀熊獎,片中的男作家主人公 Leon 便活脫脫十足演繹了感傷型創作者所有的盲點與致命症頭。
2020 年《水漾的女人》在柏林影展推出後,其時佩佐與女主角寶拉貝爾來到法國為片宣傳。他們在法國的分銷商是侯麥所創立的 Les Films du Losange,製片 Margaret Menegoz 送給他們一人一組侯麥的全系列作品集,沒想到轉眼間疫情就來了,他們像逃難一樣地趕緊從法國返抵德國國門。其實那時佩佐已購下 Georges Simenon 所著的一本書的版權,關於在法西斯壓迫下年輕人喪失道德文化的反烏托邦故事。然而佩佐當時一點也不想要拍反烏托邦電影。當時他讀著契訶夫的短篇小說《帶閣樓的房子》(The House with the Mezzanine),又回看著侯麥的作品集,勾起了他對「夏日電影」題材的渴望。在夏天這整整兩個月時間,父母都不在身邊,你亟欲尋找自我的身分認同;待你長大成人後,你可能會記得這些傷痕,一些傷害過你的人事物,向你臨摹了這個世界的樣貌。
《野火蔓延時》便是這類侯麥式(Rohmer-esque)體裁的延伸。片中男主角 Leon 在美好的夏日與友人 Felix 各自帶著必須完成的工作來到郊外的避暑小屋──Leon 需打破「第二部作品」的魔咒,完成具有可看性的初稿完稿;Felix 則需準備好申請學校的攝影作品集,但沒想到屋中已住有一位謎樣的紅衣女子 Nadja。她在附近的冰淇淋店打工,雖然神龍見首不見尾,但每晚 Nadja 與在附近海灘工作的消防員喧鬧的「夜間活動」卻十分「切身」,搞得 Leon 近趨理智斷線。相較友人 Felix 勞逸結合的態度,Leon 簡直如刺蝟般地以創作者自苦的神經質為傲,還無限上綱──但其實最關鍵的問題是,他無法自拔地深深受到 Nadja 吸引。
當 Nadja 主動說要閱讀他的初稿,卻又毫不留情面地全面否定後,Leon 怒不可抑地咒罵「這該死的冰淇淋女!妳懂什麼?」,但當他的出版商編輯遠道而來度假小屋一起討論他的作品時,Leon 偷翻了編輯手邊塗鴉的稿件充斥著滿滿的刪改,而且對方看似對 Felix 在海灘拍攝的攝影作品與對 Nadja 都感興趣多了;至終,編輯問 Nadja 最喜歡海涅(Heinrich Heine)的哪一首詩,她回道《阿斯拉少年》(Der Asra)並娓娓吟誦,原來她是文學系的博班生,因為沒申請到競爭激烈的獎學金而前來打工。寶拉貝爾在片中重複吟誦了兩次這首詩,說佩佐是為了這首詩而拍了本片,以探討德國浪漫主義的詩歌分析,都不為過:
每天在日暮時分,
美麗的蘇丹的女兒
徘迴在噴水池邊,
那裡濺著雪白的水花。
年輕的奴隸
站在水花四濺的噴水池旁發呆,
他的面色一天比一天蒼白。
一晚公主走向他,忽然問:
「我想知道你的姓名、故鄉和家族!」
奴隸說:「在下穆罕默德,
葉門是我的故鄉,
我的部落是因愛而滅亡的阿斯拉。(Who die, when they love.)
這首詩的最後一句是畫龍點睛的重點,德國浪漫主義的特點即是詩句伴隨著愛情與死亡間不止歇的雙生糾纏,彷彿坐實了法國哲學家喬治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所說「詩的不可能性」(註2)。
同理,為了理解愛,奔向覆滅、視死如歸的愛情才是硬蕊。隨著濃郁的死亡氣息在本片中四處流竄,Leon 已逐漸化身海涅詩歌愛情結構中日漸瘦削的葉門奴隸了。森林大火的楔子至終像拉回撒出去的漁網般,聚合了所有的蔓燒野火夷平了全地,佩佐亦借用了龐貝古城裡被火山吞噬相擁赴死的情侶意象,愛情燃燒殆盡後的灰燼從天而降,Leon 才因此覺醒重生,寫下親身經歷的刻骨生命故事。
最後一幕,站立的 Nadja 坐上了輪椅,毫不顧忌地在安寧療養院的走廊上向前滑行,這幕宛若是 Leon 將自已的作品獻給逝者一樣,同時也是佩佐在向海涅致敬。(註3)Nadja 如同繆思一般地向 Leon 施展了愛 ╳ 死 ╳ 詩的強烈震撼,觀眾亦像是並肩幾位主角們站在屋頂上、遠眺見證災難奇景的「火灼天空」(《野火蔓延時》的德文片名直譯),經歷一場向著愛、置之死地而重生的不思議旅程。
1. 本系列的第一部作品則是將同一女主角寶拉貝爾(Paula Beer)成功推上柏林影展影后寶座、聚焦「水」元素的《水漾的女人》(Undine, 2020)。
2. 與其說巴塔耶寫詩,不如說他寫詩是為了破壞詩,必須破壞美麗的、美好的詩句,這樣的暴力如死亡於內在敞開,最終會導向真正的詩。
3.《阿斯拉少年》是收錄在海涅著作《羅曼採羅》(Romanzero, 1851)的一首詩,是海涅 1848 年 5 月完全癱瘓後用口授方式所完成的詩集。
劇照提供/光年映畫
責任編輯/張硯拓